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姚偉彬

圖片來自澳大人myum
國籍    中國

籍貫    廣東新會

出生    1957年

性質    教師

姚偉彬(1957年),男,廣東新會人,生於澳門,中國教育家,曾任澳門大學校長。現任澳門大學何鴻燊東亞書院院長。[1]

目錄

簡介

姚偉彬1999年被委任為澳門大學校長。曾在香港大學及加拿大卡加利大學從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面為非緣性結構振動及有限條法,亦曾參與一些香港高層建築物的有限無結構分析。

中小學受教育於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及聖馬可小學;香港浸會學院土木工程系畢業;英國修鹹頓大學結構工程碩士,並以第一名成績畢業而獲詹金斯(R.S.Jenkins)獎;香港大學結構力學博士,其博士導師乃國際有名的有限法專家及有限條法始創人張佑啓教授。姚偉彬1988年回澳,在澳門大學從事教學工作,姚偉彬1997年為澳門大學科技學院院長、副教授。[2]

生平

1979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學院。1981年獲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碩士學位。1991年獲香港大學博士學位。[3]1999年至2008年任澳門大學校長。2010年赴英國劍橋大學任訪問學者。

專訪

何鴻燊東亞書院的院徽上有一座象徵連接東西方文化的橋,海浪代表著書院位於東亞水域,古字「雧」是指群鳥聚集在木上的圖像,體現書院社群生活的理念。院訓「Fortiter in re, suaviter in modo」,喻意院生處事堅毅,待人溫良。院長姚偉彬教授更希望院生「以書院為巢,心繫世界,尊重和欣賞多元文化。」

認識世界

姚院長是結構力學專家,曾任澳大校長和科技學院院長。由2010年起任試行書院—東亞書院院長(現為何鴻燊東亞書院),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有限元法、非線性振動和計算力學,是澳門首位獲得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會士榮銜的學者。2008年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授予勞績獎章以表揚他對澳門高等教育的貢獻。

姚院長表示,書院的性格或氛圍都是由學生自己去慢慢形成,但會鼓勵學生勇於探索,認識自己和認識世界。他說:「世界上仍存在很多不公,例如財富、社會、教育、食物資源供分佈不均等,我們教育學生珍惜所有的同時,也要關心不同種族的弱勢群體,對這世界做有益和有貢獻的事。」該院學生已先後去過四川、雲南、香港等地,瞭解少數民族和東南亞裔人的生活,姚院長說:「學生透過義工服務認識世界,瞭解這世界還有人是處於那樣的生存狀態,並在過程中學會欣賞和包容多元文化。」


「書院不只是一個供學生居住的宿舍,而是一個學習社群,提供機會給他們去學習及探索自我。」

認識自己

姚院長認為書院提供環境給學生認識自己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他由2010年起至今每年親自主持道德哲學的講座及討論,跟學生探討不同的價值觀,「我希望學生對社會有更多的思考。」他最開心是看到學生的轉變和成長,「有些學生大一時比較自我,但經過一年的教育後,他們的心智都有所成長,變得更有責任心。」

開拓思維

姚院長強調書院不只是一個供學生居住的宿舍,而是一個學習社群,提供機會給他們去學習及探索自我,「學生應要好好利用書院提供的環境,參與多類型的活動,培養自己的興趣及能力,開拓思維和知識層面。」[4]

影片

澳門大學35週年校慶展覽--歷任校長展覽之訪問姚偉彬教授

參考文獻

  1. 從東亞大學到澳門大學的二十年. [2016-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3). 
  2. 姚偉彬,百度百科
  3. 簡歷. [2016-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4). 
  4. [https://e-myum.co.um.edu.mo/tellusyourstory_rcmaster_sheac/ 認識世界認識自己 專訪何鴻燊東亞書院院長姚偉彬教授],澳大人my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