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姚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姚燧(1238—1313)字端甫,號牧庵,洛西(今屬河南洛陽)人,祖籍營州柳城(今屬遼寧朝陽)。他的祖先在遼金兩代做過高官,伯父姚樞,金亡後仕蒙,後來加入忽必烈幕府,是元初著名的漢族儒臣。姚燧三歲那年父親姚格亡故,伯父姚樞收養了他,並對幼年的他非常關切,要求也十分嚴格。在為姚樞撰寫的碑文中,姚燧曾云:「燧三歲而孤,公卵翼之,不知其蒙暗,教督而急。」這引起了有「關西夫子」之稱的河南課稅所長官兼廉訪使楊奐的關注。楊奐卒前,將其次女許醮與姚燧。這一段時期,在姚樞指導下,他主要學習了《小學》、《四書》。 十三歲,姚燧在蘇門山(今河南輝縣市境內)認識了前來拜訪姚樞的元代大儒、著名理學家許衡。十八歲時,他在長安正式拜許衡為老師,學習理學。史稱許衡善教,「其言煦煦,雖與童子語,如恐傷之」,又能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姚燧從許衡那裡學到了很多知識,再加上他學習刻苦,長進很快。可以說在許衡等的影響下,姚燧前期主要以理學者的面目出現,這對他後來成長為一個文學家有較為明顯的影響。姚燧文學思想中的理學因素和許衡有很大關係,這也影響到他的創作。 二十四歲,姚燧「始取韓文讀之」,深為其古奧硬朗、雄剛昂仰的風格所吸引,這使他對當時文壇承襲金文,宗宋尚蘇而流於滑易骫骳的文風更加不滿,決心通過自己的實踐走出一條變革文風的路子來。 至元八年(1271),許衡因與權臣阿合馬不合,辭去中書左丞,轉任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開國子學,擇蒙古弟子以教。他奏召十二弟子為伴讀,分置各齋,為齋長。姚燧為其中一人,遂應徵至大都。十二年,姚燧被任命為秦王府文學,從此走上了仕途。此後的五年中,他隨元軍到地方去安輯人民,興辦學校,致力於撫平元宋戰爭遺留下來的創傷。這五年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五年三人蜀,十病九歸秦。」詩句中流露出無限懷念之情。至元十七年,姚燧除陝西漢中道提刑按察副使,對無罪誤人和連累關押在獄者,「皆縱釋之」,「人服其明決」。後三年,轉任山南湖北道按察副使,於次年按部澧州,賑災濟民,興利除弊,「孜孜如弗及」。仕途經歷使他看到當時官僚的腐敗黑暗,也使他認識到戰爭給社會造成的百業凋零、滿目瘡痍的巨大破壞,他深深體味到當時民眾所處的苦難境地。 至元二十三年(1286)夏,朝廷以翰林直學士徵召他。此後他又斷斷續續地任過大司農丞、翰林學士、江東廉訪使和江西行省參政,都以盡職盡責著稱。大德十一年(1307)冬,姚燧迎來了他一生中最大也是最後一次轉機:元廷仿漢征四皓故事起用姚燧為榮祿大夫、集賢大學士、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修國史,主修《成宗實錄》《武宗實錄》。久於文壇,又至此高位,使當時的文人對他的修史為文多推崇有加,奉之為文壇盟主。姚氏館內名人出入(如閻復、胡祗遹、尚野、吳澄、袁桷、鄧文原、元明善等),跟隨他學習古文的也雲集影從(如張養浩、貫雲石、孛術魯翀、李泂、謝端、李之紹、劉自謙等),真可謂是門庭若市,象笏滿床,國內域外都以求得姚燧文章作為榮耀。至大四年(1311),武宗、成宗《實錄》終於修成,進之後不久,姚燧得告南歸。皇慶二年(1313)九月十六日,卒於家中,享年七十六歲,元廷諡之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