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娛樂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娛樂稅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為什麼漢字是方塊字,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確的考證,但從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窺見一斑。《淮南子·覽冥訓[1]》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這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着的柱子。

名詞解釋

娛樂稅全稱「文化娛樂稅」,是對經營文化娛樂的企業及組織舉辦文娛演出單位,就其售票收入或收費金額徵收的一種稅。電影、戲劇及娛樂,原是特種消費行為稅的一個稅目。1953年修正稅制時取消了特種消費行為稅,這個稅目改為文化娛樂稅。

文化娛樂稅指按照《文化娛樂稅條例》、《文化娛樂稅條例施行細則》的規定,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經營電影、戲曲、話劇、歌劇、舞蹈、音樂、曲藝、雜技等文化娛樂的企業、文化娛樂的組織和舉辦文化娛樂演出的單位所課徵的一項稅收。

隨着我國稅制結構的優化,目前已經取消了對文化娛樂稅的課徵,且與文化娛樂稅相關的一切政策條例都已經廢止。

娛樂稅的納稅人

娛樂稅的納稅人為以經營電影、戲劇、歌劇、舞蹈、音樂、曲藝、雜技等文化娛樂的企業、文化娛樂的組織舉辦文化娛樂演出的單位。消費者為稅的實際負擔者。

娛樂稅的計稅依據

娛樂稅的計稅依據是以經營企業和演出單位所得的售票收入或收費金額。

娛樂稅的稅率

稅率是按城鎮人口多寡和電影、戲曲等不同娛樂種類分級確定,共分甲、乙、丙、丁、戊5個等級。甲級適用於1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稅率是電影為25%,戲曲為10%;乙級適用於30萬以上不滿100萬人口的城市,稅率是電影為20%,戲曲為8%;丙級適用於10萬以上不滿30萬人口的城市,稅率是電影為15%,戲曲為6%;丁級適用於2萬以上不滿10萬人口的城鎮,稅率是電影為10%,戲曲等4%;戊級適用於2萬人口以下的城鎮及農村,稅率是電影為5%,戲曲等為2%。另外條例還規定,不適宜按照規定稅率執行的地區可按照規定提高或降低稅率。

娛樂稅的減免稅

《文化娛樂稅條例》還規定了減稅免稅的內容。其中有:(1)為慰勞人民解放軍、烈士家屬、軍人家屬或者為籌募教育、救濟基金所舉辦的義務演出,經市、縣人民委員會批准,全部免稅;(2)專場放映新聞紀錄、科學影片全部免稅;(3)收費低廉的街頭演藝全部免稅;(4)為兒童專場演出的文化娛樂項目全部免稅;(5)小型文化娛樂的企業、小型文化娛樂的組織,經市、縣人民委員會批准,可以減稅或者免稅;(6)其他演出,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委員會批准,可以減稅或者免稅。

娛樂稅的發展

1956年5月3日,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35次會議通過,由毛澤東主席簽置令公布了《文化娛樂稅條例》,5月4日,財政部公布了《文化娛樂稅條例施行細則》,文化娛樂稅在全國施行。根據城鎮人口的多少,規定了分類分級稅率共五個等級。

1966年9月19日,國務院批轉財政部報送的《關於停止徵收文化娛樂稅的請示報告》。該報告提出,為了支持「文化大革命」,決定對電影、戲劇(包括話劇、戲曲、歌劇、舞蹈、音樂、曲藝、雜技)全部停止徵收文化娛樂稅。

1993年12月13日國務院頒布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規定,對文化娛樂業改徵營業稅,按比例稅率計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