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婺源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婺源茶

江西婺源盛產綠茶。婺源綠茶具有「顏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濃郁,水葉清而潤厚」三大特點,

曾長久享譽歐、美、日和東歐諸國。美國學者威廉·烏克斯在其1935年出版的《茶葉全書》

中稱:「婺源茶不獨為路茶之上品,且為中國綠茶品質之最優者。」

中文名婺源茶

地 區江西婺源

隸 屬綠茶

特 點口味香而濃郁,水葉清而潤厚」

含義

因產於江西婺源,故名婺源茶。

產地

婺源境內群山高聳,山澗汩流,氣候溫潤,雨量充沛,四季雲霧繚繞,寒署溫度分明,加上土層較厚,

土壤肥沃,特別適合茶樹生長喜溫、耐濕、好霧的氣候環境和土壤條件。早在唐代以前,人們就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發展茶葉生產。

婺源茶樹大多生長在高山深谷中,飽受霧露的滋潤,萌發的芽葉厚嫩柔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氨基酸等營養成分,製成的綠茶香氣馥郁,滋味醇厚,具有「葉綠、湯清、香濃、味醇」等優點。

茶史

婺源產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成為著名茶區。唐朝陸羽所著《茶經》,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記載。

《宋史·食貨》載:婺源之謝源茶為全國六大絕品之一。

明清時,號稱婺源「四大名家」的溪頭梨園茶、硯山桂花樹底茶、大畈靈山茶和濟溪上坦源茶被列為貢品。

濟溪上坦源茶葉脈潔白,香馥味醇,曾獲嘉靖皇帝賞賜匾額。

唐代陸羽所著《茶經》中,有歙州(當時婺源屬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記載。唐大中十年,朝廷膳夫楊

華撰《膳夫經手錄》中記載:「婺源方茶,置制精好,不雜木葉,自梁、宋、燕、並間,人皆尚之,......」。

南唐都置制使劉津撰《婺源諸縣都不得置制新城記》中,稱「婺源茶貨實多」。

宋朝,婺源產制的茶葉已出類拔萃。《宋史·食貨》中對茶葉有毗陵之陽羨,紹興之日鑄,婺源之謝源,

隆興之黃龍、雙井,皆絕品也「的記載。明朝,婺源茶葉受到朝廷讚賞,被列為貢品。

至清乾隆間,婺源茶葉被列為中國外貿出口的主要物資之一,並開始精製外銷獲得了國際茶界的讚譽。美國威廉烏克斯

在所著《茶葉全書》中,稱讚」婺源茶不獨為路莊綠茶中之上品1976年年產茶葉5萬擔,跨入全國茶葉出口基地縣行列。

1986年年產茶葉8.7萬擔,超過了歷史上最高年產量。

品種

婺源茶葉品種繁多。建國前,外銷茶有珍眉、針眉、抽貢、鳳眉、貢熙、窨花茶、三角片、綠茶粉、壽眉、 白毫、銀針、炒青等。建國後,1981年「雨茶一級」和「貢熙一級」獲國家優質產品獎; 1982年「婺源茗眉」被評為全國名茶;1985年「特針特級」、「特珍一級」和「雨茶一級」三個產品獲國家銀質獎;

1988年 「特珍特級」、「特珍一級」和「雨茶一級」三個產品,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1989年「靈岩劍峰」在

全國名茶評比中獲「國家級名茶」稱號;1999年,「AA級大鄣山茶」獲99昆明世博會金獎。

江西省的婺源﹐是個出產名茶的地方﹐所產婺源茗眉茶﹐多次評為全國、江西省優質名茶 。

婺源茗眉由於茶樹生長條件好﹐品種優良﹐加工精細﹐故品質上乘.茗眉茶形彎曲似眉﹐

翠綠緊結﹐銀毫披露﹐內質香 高﹐滋味鮮爽甘醇﹐因而享譽。

近年來,婺源也開始生產紅茶,優秀的鮮葉,使其生產的紅茶也很有一番滋味,受到茶人的好評。

婺源也產花茶,主要是黃菊,較有名的有曉起皇菊和篁嶺皇菊。此茶濃香撲鼻,入口甘甜,湯色金黃,

韻味無窮。當年光緒皇帝看了婺源帶來的菊花後視為國家瑞兆,品評其特點為「香、清、甘、活」,而且此花體積大,花型好,能夠成球狀。

文化

婺源古代文化傳統深厚﹐普通民居建築﹐仍存古代雕塑工藝的遺風。他們有自己的一套茶俗,別具特色 。

婺源人喝茶﹐可分三類﹐這就是文士茶 ﹑富士茶和農家茶。

文士茶

招待的對象是文士。茶具清雅精緻﹐侍茶者穿中裝褶裙﹐富文化色彩 。

富士茶

茶具華麗精美。侍茶者穿綢子長衫﹐茶席氣派富貴豪華﹐招待對象是富人 。

農家茶

茶具粗糙古樸﹐侍茶者農婦衣裝﹐氣氛隨和親切﹐純粹農家的田園風味。當然,所用的都是很好的婺源茗眉茶 。

採摘工藝

婺源茗眉共設四個級別,鮮葉採摘的具體標準如下表:級別鮮葉採摘標準一級(貢品)單芽100%二級(珍品)一芽一葉初展

占80%(芽葉長2cm—2.5cm)三級(精品)一芽一葉開展占80%(芽葉長2.5cm—3cm)四級(特級)一芽二葉初展占60%(芽葉長3cm—3.5cm)。

製作工藝

鮮葉攤放→殺青→攤晾→揉捻→理條→攤晾→二次理條或精揉→烘乾。

鮮葉攤放

鮮葉送到茶廠後,應按標準劃分等級,分級攤放。

攤放工具:用竹匾或竹墊。

攤葉厚度:極品茶原料要求芽葉攤放厚度不超過2cm,特一至一級茶鮮葉攤放厚度不超過3.5cm。

攤放時間:一般攤放4h~10h,中途輕翻一次,雨水葉和露水葉可用風扇吹或鮮葉脫水機進行脫水。

攤放程度:以減重(15~20)%為標準,葉質發軟、芽葉舒展、水分散發、清香透露。

殺青

採用30型或40型微型滾筒殺青機殺青。

進口滾筒壁溫達到200℃ ,或進口空氣溫度以觸手為適宜。

投葉量:30型滾筒殺青投葉量每小時30kg為適宜。

殺青時間:90s左右。

殺青程度:葉度柔軟、折梗不斷、葉色轉暗綠、無青氣、無焦邊、無紅梗紅葉、茶香透露。

攤晾

殺青葉出筒後,應立即在竹匾(墊)上均勻薄攤,使其儘快散發熱氣、冷卻、不產生悶氣,時間10min~15min。

揉捻

極品茶免揉,特一級用手工輕揉,特二、一級茶可用25型或30型揉捻機揉捻。

手工揉捻:將茶葉握於兩手掌間,順着一個方向揉搓,手勢要輕,然後抖散、再搓,至有濃烈茶香時即可。

揉捻機揉捻:採用不加壓輕揉,時間1min~2min。

理條

用名茶理條機理條,槽體溫度升至100℃時,即可投放揉捻葉1kg~1.5kg,理條2min~3min,茶條緊結挺直即可出槽攤晾。

攤晾

將茶葉薄攤於竹匾冷卻,再蓋上濕布回潮,使水分重新分布,時間15min~20min。

二次理條或精揉

把理條葉重新理條,槽體溫度80℃~100℃,時間2min~3min。特二級、一級茶應把理條葉放入精揉機整形理條,

槽體溫度為80℃~100℃,時間5min~7min。

烘乾

採用CHT6.0電提香機或名茶烘焙機烘乾。

溫度:80℃~130℃。

要求:每隔2min~3min翻動一次,直到足干,用手指捻最粗壯的芽頭能成粉末即可下烘,提香機可一次性烘乾,時間約為20min~25min。


篩分包裝

將烘乾茶葉倒入竹匾,待稍冷卻,篩去粉末,即可包裝儲藏。[1]

參考資料

  1. 婺源茶,搜狗, 2016-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