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子宮破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子宮破裂是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子宮體部或子宮下段發生破裂,是直接危及產婦及胎兒生命的嚴重併發症。該病易發生於經產婦,發展中國家胎兒死亡率高達50%~70%及以上。子宮手術史(瘢痕子宮)、胎先露下降受阻、子宮收縮藥物使用不當、產科手術受傷及子宮發育異常和多次宮腔操作史是子宮破裂發生的病因。子宮破裂病程發展通常是漸進性,多數由先兆子宮破裂進展為子宮破裂,先兆子宮破裂主要表現為下腹壓痛、病理性縮復環(腹部環狀凹陷)、血尿、胎心率不清。子宮破裂主要表現為突發下腹撕裂樣疼痛、休克、胎心率異常。子宮破裂未及時就診,易導致胎死宮內及產婦死亡,一旦發生應立即手術。手術治療措施為立即採取措施抑制子宮收縮、行剖宮產手術。

基本信息

就診科室:產科

是否醫保:是

英文名稱:Rupture of uterus

是否常見:否

是否遺傳:否

並發疾病:休克、出血、感染、胎死宮內

治療周期:短期治療

臨床症狀:病理性縮復環、下腹壓痛、血尿、胎兒窘迫

好發人群:難產、高齡多產和子宮曾經手術或有過產科手術損傷的產婦、子宮收縮藥物使用不當

常用藥物:乙醚、硫酸鎂、杜冷丁

常用檢查;胎心監測、陰道檢查、B型超聲檢查、核磁共振成像

病因

子宮手術史(瘢痕子宮):子宮手術史史導致子宮破裂的常見原因,如剖宮產術、子宮肌瘤剔除術、宮角切除術、子宮成形術後形成瘢痕,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由於子宮腔內壓力增高可使瘢痕破裂。

先露部下降受阻:骨盆狹窄、頭盆不稱、軟產道梗阻、胎位異常、巨大胎兒或胎兒畸形等均可導致胎先露下降受阻,子宮下段過分伸展變薄發生子宮破裂。

子宮收縮藥物使用不當:胎兒娩出前縮宮素或其他宮縮劑的劑量、使用方法或應用指征不當,或孕婦對藥物敏感性個體差異,導致子宮收縮過強所致。

產科手術損傷:宮頸口未開全行產鉗助產或牽引術可導致宮頸裂傷延及子宮下段。毀胎術、穿顱術可因器械、胎兒骨片損傷子宮導致破裂。肩先露行內轉胎術或強行剝離植入性胎盤或嚴重粘連性胎盤,可引起子宮破裂。

子宮發育異常或多次宮腔操作:子宮發育異常或多次宮腔操作等,局部肌層菲薄導致子宮自發性破裂。

臨床表現

1.先兆子宮破裂

臨產後當產程延長,胎先露下降受阻,強有力的陣縮使子宮下段逐漸拉長變薄而子宮體部更加增厚變短,兩者之間形成明顯環狀凹陷,隨產程進展,此凹陷可逐漸上升達臍平甚至臍上,稱病理性縮復壞。產婦自覺下腹劇痛難忍,煩躁不安、呼吸急促、排尿困難、脈搏增快。檢查腹部,在腹壁上可見一明顯的凹陷,子宮下段隆起,壓痛明顯,子宮圓韌帶極度緊張,可明顯觸及並有壓痛。胎兒缺氧,胎動頻繁,胎心率不規則。

2不完全性子宮破裂

子宮不完全破裂處有壓痛,產婦體徵不明顯。子宮肌層部分或者全層破裂。由於宮腔和腹腔不通,胎兒仍處於宮腔內。若破裂發生在子宮側壁闊韌帶兩葉之間,可形成闊韌帶內血腫,此時在宮體一側可觸及逐漸增大且有壓痛的包塊。胎心音多不規則。

3.完全性子宮破裂

產婦感到腹部疼痛難忍,隨着子宮的收縮突然停止,腹部疼痛會暫時得到緩解。胎兒、血液和羊水一旦進入腹腔,腹部疼痛又開始,產婦還會出現呼吸加快,血壓下降和面色蒼白等休克症狀。

診斷

典型的子宮破裂根據病史,伴有下腹疼痛和壓痛,胎兒窘迫,母體低血容量較易診斷。子官不完全破裂,由於症狀、體徵不明顯,診斷有一定困難。此時行陰道檢查發現宮口可較前縮小,已下降的胎先露部又上升,有時甚至可觸及子宮下段的破裂口。超聲檢查可顯示胎兒與子宮的關係.確定子官破裂的部位。

鑑別診斷

1.胎盤早剝[1]

胎盤早剝常伴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史或外傷史,子宮呈板狀硬,胎位不清,陰道流血與貧血程度不成正比。超聲檢查常有胎盤後血腫或胎盤明顯增厚,胎兒在子宮內。

2.難產並發宮內感染

有產程長、多次陰道檢查或胎膜早破等病史,患者表現為腹痛及子宮壓痛,常有體溫升高和血白細胞計數增多,陰道檢查胎先露部無明顯改變、宮頸口無回縮,超聲提示胎兒位於宮腔內、子宮無縮小。

3.妊娠臨產合併急性胰腺炎

B超提示胰腺炎性滲出、腫大,胎兒位於子宮內。

治療

1.一般治療

儘快穩定產婦生命體徵,給予輸血、輸液(至少建立兩條靜脈通道快速補充液體)、吸氧等,並大量給予廣譜抗生素抗感染。

2.藥物治療

發現先兆子宮破裂,必須立即採取有效措施抑制子宮收縮,如給乙醚全麻、肌肉注射杜冷丁等,以緩解子宮破裂的進程。
3.手術治療

先兆子宮破裂手術治療:發現先兆子宮破裂時立即給以抑子宮收縮的藥物,如給吸入或靜脈全身麻醉,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鎮靜劑,如哌替啶等,並儘快行剖宮產術。如果處理及時,可保證母兒安全,並避免發展到子宮破裂,有望獲得活嬰。手術時採用的硬膜外麻醉,本身也是一種制宮縮的有效方法。

子宮破裂的手術治療:在子宮破裂發生的30分內施行外科手術是降低圍生期永久性損傷以及胎兒死亡主要治療手段。根據情況判斷孕婦是否可以繼續妊娠,進而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最大限度的減少對母嬰的損害。

子宮破裂時間在12小時以內,裂口邊緣整齊,子宮動脈未受損傷,無明顯感染,需保留生育功能者,可考慮修補縫合破口。

破裂口較大或撕裂不整齊且有明顯感染者,考慮行子宮次全切術。

子宮裂口不僅在下段,且自下段延及宮頸口考慮行子宮全切術。子宮橫行破裂伴有膀胱損傷;子宮多處撕裂包括宮頸或陰道的撕裂;古典式瘢痕子宮,整個瘢痕全層破裂延及宮頸或伴有子宮內翻;子宮破裂伴嚴重的宮腔、盆腔感染者考慮行子宮全切術。

前次剖宮產瘢痕裂開,包括子宮體或子宮下段的,如產婦已有活嬰,應行裂口縫合術,同時行雙側輸卵管結紮術。

在闊韌帶內有巨大血腫存在時,為避免損傷周圍臟器,必須打開闊韌帶,游離子宮動脈的上行支及伴隨靜脈,將輸尿管與膀胱從將要鉗夾的組織推開,以避免損傷輸尿管或膀胱。如術中仍有活躍出血,可先行同側髂內動脈結紮術以控制出血。

開腹探查時除注意子宮破裂的部位外,還應仔細檢查膀胱、輸尿管、宮頸和陰道,如發現有損傷,應同付行這些臟器的修補術。

個別被忽略的、產程長、感染嚴重的病例,為搶救產婦生命,應儘量縮短手術時間,手術宜儘量簡單、迅速,達到止血目的。能做全子宮切除或次全子宮切除術或僅裂口縫合術加雙側輸卵管結紮術需視具體情況而定。術前後應用大劑量有效抗生素防治感染。

子宮破裂已發生休克者,儘可能就地搶救,應避免搬運而加重休克與出血。但如限於當地條件必須轉院時,也應在大量輸液、輸血抗休克條件下以及腹部包紮後再轉運。

併發症

1.產後出血

子宮破裂多發於生產時,嚴重時在分娩後兩小時左右會出現產後出血的症狀,且會出現血量過大無法阻止的情況。如果不及時搶救,極有可能造成失血過多導致死亡。

2.休克

由於子宮破裂會導致產婦下腹劇痛,加上生產時消耗的體能過大,劇痛難忍的情況下會導致產婦難以呼吸,這樣很容易導致產婦休克。長期休克會導致死亡。

3.胎兒死亡

造成子宮破裂的原因就是胎兒在生產中卡住導致子宮破裂,嚴重的很有可能引發難產,導致胎兒死亡率增高。

視頻


子宮為何會破裂?子宮破裂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危害、應該如何有效治療?


子宮破裂,妙手回春


參考來源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