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孫丕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孫丕恕
浪潮集團董事長
出生 1962年
山東青島
國籍 中國
知名作品  

孫丕恕,男,漢族,1962年出生,山東青島人,中共黨員。1983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正高)。被譽為「中國服務器之父」。 [1]

原浪潮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2]

主要經歷

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在山東大學學習

1983年7月至1988年9月,山東計算機服務公司技術員、工程師、研發室副主任。

1988年10月至1992年,山東電子研究所六室主任。

1993年至1995年3月,山東電子研究所副所長。

1995年4月至1996年6月,浪潮集團系統公司總經理。

1996年7月至1997年6月,浪潮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1997年7月至2001年4月,浪潮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2001年5月2006年11月,浪潮集團改制為浪潮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

2006年12月至2020年12月,浪潮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首席執行官

2015年12月16日,出席了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擔任嘉賓。

2021年1月,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

榮譽事跡

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兩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兩次獲得山東省委、省政府重獎。

是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獲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1985年,他帶頭研發出中國第一代0520系列微機;

1993年,開發出中國第一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IA架構(10CPU)SMP2000小型機服務器,被有些媒體稱為"中國服務器之父";

2007年,經科技部批准,浪潮成為首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全國唯一一家承建"高效能服務器和存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企業,同時浪潮服務器安全加固系統通過國家鑑定;

迄今為止,浪潮服務器連續15年獲得國有品牌銷量第一,並在運算速度、性能、節能等方面連續三次打破世界記錄。

2000年8月在第十六屆世界計算機大會開幕式上,作為代表我國高端計算機技術領域廠商的唯一代表,孫丕恕受邀做了題為《Internet時代的高性能服務器》的主題演講,對新時期國產服務器產業發展進行了詳盡闡述,這表明中國的服務器產業已經得到全球同行的認可,與國際先進水平站在世界講壇上進行交流,並將進入一個發展的全新時期。

2011年1月,獲2010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創新獎[3]

2015年1月31日,孫丕恕獲得2014 CCF計算機企業家獎

企業業績

註冊資本:4.1億人民幣

總資產:36.5億人民幣

2010年度營業額:305億人民幣

企業情況與業績:浪潮集團是中國領先的行業IT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雲計算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擁有"浪潮信息"、"浪潮國際"和"浪潮軟件"三家上市公司,業務涵蓋以PC服務器、行業電腦、稅控與安全產品為主的嵌入式軟件系統、電子政務應用軟件、ERP、財務管理軟件與通訊產品,形成了包含計算機、軟件、移動通信、智能終端和半導體五大產業組群。

浪潮是信息產業部認證的一級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企業,已通過了ISO9000 2000版質量認證和CMM L3級認證,"浪潮軟件"和"浪潮通軟"同時被國家計委、信息產業部等認定為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

2002年中國管理軟件企業服務綜合競爭力第一名(CCID),獲國家質量監督檢查最高級(A級)。浪潮服務器系列產品銷量已經連續7年位居國內服務器廠商首位,浪潮的電子政務產品和ERP軟件的市場份額也位居國內廠商前列。

近三年來,浪潮集團的營業收入年增長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2002年,浪潮集團位居"中國電子行業百強"IT企業前三位。

改革成就

拿着錢和存摺,這個白淨瘦弱的小伙子激動不已。

因為實現這一筆通存通兌業務的,正是他的研發成果--第一台國產服務器"浪潮SMP2000"。

這個小伙子名叫孫丕恕,是中國服務器開拓者。

做得出來,賣得出去

中國民用服務器產業的起步,落後世界30年。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時的石油工業部為勘探石油,斥巨資買了一台美國服務器。對方的附加條件是,機器必須鎖在一個透明的玻璃屋子裡,中方人員不得進入,美方24小時監控。

一邊是按壟斷價格、花大把外匯買,還要被外方像防賊一樣防着;另一邊是孫丕恕領着研發團隊一根線一根線、一塊板一塊板研發組裝出來的第一代服務器,一台都賣不出去。

當時浪潮公司的主業是電腦,沒有銷售人員知道該怎麼賣服務器。一直埋頭搞研發的孫丕恕,硬着頭皮走到了市場第一線。

與進口服務器搶市場,"國產"標籤往往是讓客戶止步的第一因素,連價格低廉都成了"便宜沒好貨"的佐證。"當年只有銀行這類高端客戶有實力用服務器,可咱的服務器就是免費給人家人家都不用,怕國產的不可靠,寧可多花錢買進口的。"

書生模樣的孫丕恕帶着幾個人,扛着那台"黑不溜秋的"服務器天天跑銀行,聽"不要"聽得多了,都不敢輕易開口說"買一台吧",軟磨硬泡只求一個試用機會。

有家銀行的負責人被孫丕恕磨得無計可施,說你去弄兩台IBM服務器轉賣給我,我讓你能掙着錢不就得了麼?!

不同於一般的拒絕、輕慢,客戶對自己的研發成果表現出如此徹底的不信任,令孫丕恕這個技術理想主義者在自尊心的刺痛中真正見識了市場的六親不認。

作為電腦工程師,孫丕恕以能啃技術硬骨頭著稱。1988年,浪潮電腦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20%,是我國向美國出口電腦主板的唯一廠商。作為浪潮電腦的核心研發人員,1992年孫丕恕獲評"山東省科技興魯先進工作者",受到省里重獎,獎品是一輛轎車、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和15萬元。

個人電腦大繁榮的時代里,技術員孫丕恕發展順風順水;研發服務器並成功後,銷售員孫丕恕四處推銷碰壁。

技術成果不是研發的最終目的,轉化為生產力才是。因為那段經歷,他從此不敢輕視"市場"。專注"中國創造"的浪潮凡有新研發項目要上馬,決策者孫丕恕都會問兩個問題:

做得出來嗎?

賣得出去嗎?

跟上浪潮,引領浪潮

浪潮自主研發服務器是在孫丕恕的強烈建議下開始的。

他1990年給浪潮高層寫了一封信,並預測:個人計算時代將逐漸向網絡計算時代轉變,服務器作為網絡的核心,將是21世紀網絡信息技術的關鍵所在。

這是一個前沿技術員對IT產業走勢的敏銳捕捉,他堅信這是大勢,堅信時代浪潮會如期朝這個方向而來。

1994年,山東德州中行買了第一台浪潮服務器;1996年,浪潮服務器年銷售量近2000台;2003年,浪潮建成生產能力為30萬台的全國最大規模生產基地。

與此同時,中國IT廠商紛紛涉足服務器產業,國產服務器在國內市場已逐漸能與進口服務器抗衡。

"人光想活着是活不下去的。"孫丕恕說,"企業得靠主動變化才能活着。"

IT行業里,人人都有危機感,孫丕恕也一樣。眼睜睜看着有的企業突然紅火得很,"再過一陣子就找不着了"。若抓準時機,就能乘勢瞬間衝上巔峰,而跌落也發生在一夜之間,這行業的新陳代謝就這麼快。

孫丕恕說自己樂見變化,更希望能像IBM等國際一流IT企業一樣引領變化。"你也可以等等看別人怎麼幹的,再跟着。但這不是我們要的模式。"

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提前一步進行技術儲備,然後迎上去告訴市場:你需要我。這是孫丕恕的努力方向,環環相扣,每環節都對企業提出極高的要求。

靠什麼?

靠創新,靠敢做別人沒做過的事。

在後金融危機時代,雲計算、物聯網等戰略新興產業迅速崛起,孫丕恕看到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推動產業鏈和產業力量分化重組的巨大力量。

浪潮在全國率先向雲計算全面轉型,通過自主研發雲計算核心技術、構建國內最大的雲專利標準池等占領了技術制高點。

價值表現

孫丕恕本是一位對國家有着卓著貢獻的科學家,浪潮0520的大部分研製工作是由他負責的,他主持開發的浪潮0540使二級緩存達到128KB,在89年COMDEX展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1993年,他主持了中國第一台基於IA架構的小型機SMP2000的開發。正是因為這些貢獻,孫丕恕贏得了"全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等殊榮,並從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的政府特殊津貼。

孫丕恕作為一位才華出眾的工程師的經歷,使得浪潮集團高層管理團隊擁有國內大多數IT企業所不具備的科研管理能力,這種能力是中國IT企業突破核心技術"天花板"的寶貴資源。

在孫丕恕和他的團隊的帶領下,浪潮一直致力於高性能、高技術含量、高投入的信息技術產品的研發和市場開拓。

浪潮是國內最早進行服務器產品研發和規模化生產的IT企業,這一產品線為浪潮的"二次創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正是在孫丕恕的帶領下,浪潮打破了國外服務器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長期壟斷,使中國各大IT企業有機會紛紛涉足這一市場領域。

孫丕恕對於信息技術市場有着敏銳的戰略眼光,對於浪潮所具有的技術創新優勢也有着清楚的認識,因此,他提出了浪潮的"專注化、一體化、國際化"發展戰略,通過收縮浪潮原有的消費類信息技術產品業務,專注於高端信息技術的行業應用,利用浪潮在服務器產品和行業應用軟件方面的雙重優勢,向整體的IT行業解決方案供應商和IT服務供應商轉型,通過和跨國IT企業合作,借力邁向國際市場。

這一戰略的成功執行,使得浪潮實現了向IT解決方案提供商的過渡,浪潮已經成為IT行業應用領域內最具影響力的品牌之一。

2001年,在孫丕恕的大力推動下,浪潮改制為浪潮集團有限公司,進一步地完善了現代企業制度,為浪潮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3年,浪潮對於科技創新的持續投入和人才積累已經初現成果,浪潮TS20000高性能計算系統的面市為切入HPS市場再添一款利器,而這一占據高性能服務器市場60%份額的領域過去一直為國外廠商把持;

浪潮稅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將進一步鞏固自身在電子政務領域的強勢地位;

分行業ERP產品的成熟使得浪潮在這一領域取得了更為明顯的領先優勢。同時,和EDS、愛立信、LG等跨國企業的成功合作已經打開了浪潮走向國際市場的出口。

主要觀點

電子政務應從信息公開轉向服務

孫丕恕表示:"電子政務從根本上講是為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進政府工作、方便人民群眾,便民應該是電子政務建設的重點。

儘管當前政府網站服務內容不斷擴大,但服務內容還局限於'有什麼'就'供什麼'的狀況,行政辦事類的服務內容較多,而提供在公眾生活、學習、工作占較大比例的、聯繫緊密的實用性便民服務能力不足。

電子政務,其中'電子'是手段,'政務'才是核心。只有政府網站提供的'政務'(內容)豐富了,'電子'(手段)才會發揮出價值。"

孫丕恕表示,目前儘管在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較為成功的案例,但我國電子政務整體應用水平還比較低,沒有充分體現出電子政務的快速、便捷、公開、透明的優勢,還沒有實現電子政務的公共服務目標。

比如:不少基層政府部門和欠發達地區多很多地方網站建設不夠好,致使網上的服務內容或無法有效覆蓋各個政務部門,網站建設與政務工作'兩張皮'的現象仍然存在。

還有一些地方搞電子政務建設熱衷於政府形象工程,花錢多、投資大,建設有盲目性,面向社會的和百姓的少,沒有抓住"便民服務"這一核心。

三網融合

任理事長

山東三網融合產業聯盟2011年6月8日在濟南揭牌成立,包括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山東廣電網絡有限公司等在內的13家單位成為首批聯盟會員,浪潮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孫丕恕任聯盟理事長。

人物觀點

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兩會期間,就三網融合和"中國雲"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孫丕恕表示,三網融合由"看電視"變成"用電視"。

孫丕恕說:"實際上我們現在也在做三網融合。剛才我說到老百姓實實在在的感覺是原來由傳統模擬電視轉為數字電視,並且轉化為高清數字電視,現在很多老百姓家裡都是平板電視是高清的,原來機頂盒的時候都是標清的,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視覺上的改變。

還有一個變化就是由"看電視",變成"用電視",原來是電視台播什麼就得看什麼,現在變成互動了,我想看什麼我就調出來看什麼,變成互動的電視了。

現在不是你播什麼、推什麼就看什麼,實際上變為了我想看什麼就找什麼,這個意義對老百姓來說是巨大的。"

"從國家的角度來講一直倡導文化產業,實際上你播原來的一個大片。

比如咱們兩個人拍一個小片,你不可能在電視台播,但是如果咱倆拍得好,我就可以放在上面運營,有人感覺好就有人點播,就有人付費,那咱倆做這個事的回報就有了。

文化產業的業態就會帶動起來,從而也帶動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就像大家平常用得比較多的蘋果的手機,不光手機做得漂亮,後面平台大的運營做得比較好。

這個運營不是蘋果公司開發的,是第三者開發的,你有一個平台提供給你,你點一個就要付費,三方進行分成,這樣實際上就把文化產業帶動起來了。

我認為這對老百姓、對國家提倡文化產業都是具有很大的意義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