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孫權為什麼一直在猶豫立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孫權

來自網絡的圖片

孫權為什麼一直在猶豫立嗣冊立太子對於一個皇帝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大事,人都有一死,尤其身為皇帝,自己死後偌大的江山該由誰來繼承,必須要慎重考慮。三國時期,我們知道,蜀國的繼承人是劉禪,魏國是曹丕,那麼吳國又是誰呢?不光是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便是在當時,孫權在這個問題上也是搖擺不定,他一直猶豫不決,究竟是出於什麼原因?[1]

在古代家天下的歷史狀況下,繼嗣問題往往直接關乎某一王朝的興衰,因此倍受歷代統治者和思想家的重視,早在先秦時期,儒家便根據商、周的歷史教訓,提出了一整套的繼嗣理論,其核心便是嫡長子繼承制。(嫡長子繼承制是指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項原則,即王位和財產必須由嫡長子繼承,嫡長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長子。嫡長子繼承制,是一個成功並成熟的繼承制度。這個繼承制保證了政權的平穩過渡,使人心穩定,政權穩固。它是符合封建社會實際的行之有效的繼承制。)

孫權作為江東的霸主,在立嗣這件事情上卻讓人捉摸不透。孫權是個聰明人,這是世人皆知的。可惜,再聰明的人也有糊塗的時候。晚年的孫權,在繼承人問題上舉棋不定,反覆無常。因此出現了重大的失誤,以致群下黨爭,朝局不穩。他有七個兒子,分別是孫登、孫慮、孫和、孫霸、孫奮、孫休、孫亮。

孫登,孫權的長子,孫登的生母地位卑賤。孫權讓正室徐夫人撫養之,所以孫登是嫡長子。公元221年,孫權向曹魏稱臣,被封為吳王,並且拜孫登為東中郎將,封萬戶侯,孫權以孫登年僅12歲辭去爵位不受。同年,孫權立孫登為王太子。早早確立了孫登繼承人的身份。公元229年孫權稱帝,立孫登為皇太子。

要不是孫登早逝,這個太子會做到孫權百年之後繼承皇位。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孫登沒有活過他的父親孫權,而是早早就病死了。孫登既死,次子孫慮又早亡,故得寵的三子孫和在公元242年便順利地獲得了太子位,並且完全合儒家長子繼承的學說。孫權既寵愛孫和,也很注意對他的培養,令名儒闞澤「教以書藝,好學下士,甚見稱述。」

但是,僅僅八個月後,孫權便自己製造了新的繼嗣鬥爭和危機。孫權最初立太子和魯王時,孫和和孫霸還是一樣受到寵愛,仍然居於同宮殿中,並沒有正式區分等第和品級。群臣諸如太常顧譚、太子太傅吾粲等表達了反對意見,認為太子和國王應該有嫡庶之分,禮制應該有所區別,甚至要求魯王出鎮地方。太子和魯王自此分宮別僚,這卻由此造成了矛盾的開端。魯王認為自己地位下降是太子及其黨羽所害。現在有了自己的侍御賓客後,便共同詆毀太子及相關支持者,欲除之後快,取而代之。

後來兩派鬥爭越來越激烈。朝廷內外的官員,爭相派遣子弟侍奉孫和或孫霸,因為這層家族關係的緣故,矛盾漸漸蔓延到了朝堂之上。朝中大臣亦分為兩派分別支持太子和魯王。據《殷基通語》記載,陸遜、顧譚、吾粲、朱據、諸葛恪、滕胤、施績、丁密(丁固)等都支持太子,而步騭、呂岱、全琮、呂據和孫弘等都支持魯王。

這兩派的鬥爭是出自寒門的皇權與儒學世族之間深刻的內在矛盾。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寒門軍閥乘亂崛起,並且與儒學世族展開了激烈的衝突和鬥爭。我們知道,自東漢以來,儒學世族勢力日益興起,漸成當時的主導力量,雖歷經漢末皇權及其依附力量——閹宦、外戚——的摧殘,其興盛之勢末衰。然而漢魏之際的軍閥混戰卻暫時中斷了他們的發展進程。在混戰中崛起的各軍閥政權大多出自寒門,而儒學世族的軍事代表如袁紹、劉虞、劉表、劉焉等皆相繼被滅。各地區的寒門軍閥在爭奪統治權及其統治過程中,都不同程度的與當地的儒學世族發生過衝突,推行了種種摧殘、壓制儒學大族的政策。

為扼制儒學大族勢力的上升,孫權主要依靠宗室、外戚人物,並提攜一些寒門才俊之士。在立嗣觀念上,儒學大族遵照儒家立嗣以嫡以長的原則,先後支持大子登、太子和,並希望通過他們來進一步推進孫吳政權儒家化的進程。對世家大族的用心,孫權當然是很清楚的。為不出現曹操之後曹魏政權中儒學世族抬頭的情況,他有意撫持魯王霸,培植新的政治力量,以對抗世族政治勢力。

與太子和集團成員主要為世族人物不同,魯王霸集團主要人物多出自寒門和宗室、外戚,如南人中的吳安、孫弘、全琮父子等皆非江東世族,北人中的呂岱、呂據為淮泗武將,楊竺乃寒士,孫峻、全公主為宗室,當然也是寒門,其中儒學之士只有步騭,但他是全公主母族人,屬外戚。因此,這是孫權精心培植的寒門政治集團,其幕後操縱者實際上是孫權本人。正因為如此,孫權在處理「二宮構爭」時,對太子和黨人物多加嚴懲,主要人物皆誅殺、流放;相反,魯王霸黨的主要人物步騭諸人多受重用,只殺了楊竺、吳安等幾個與皇室關係不密切的寒士以應景。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載,孫權在陸遜鬱憤而死後,重新安排了輔政人選:「以驃騎將軍步騭為丞相,車騎將軍朱據為大司馬,衛將軍全琮為右大司馬,鎮南將軍呂岱為上大將軍,威北將軍諸葛恪為大將軍。」顯然,魯王霸一派人物多據要津,一度分割了陸遜的權力。太子和一派人物僅有朱據、諸葛恪,據也為孫權女婿,故暫時得以保位,但據、恪二人最終仍為全公主、孫峻害死。 思索多年後,孫權擔心此事,認為兩黨內鬥的結果已經讓朝廷產生了裂痕,如果再讓二人即位,會造成朝廷更加不安,引發進一步內鬥,如同像袁紹死後,袁尚和袁譚完全分裂成兩派。下定決心在兒子中另立太子。公元250年,孫權正式廢太子孫和,賜死魯王孫霸,將其曾參與謀害太子的魯王黨羽全寄、吳安、孫奇誅殺。十一月,正式立孫亮為太子。 孫權雖然暫時以斷然之手段平息了「二宮之爭」,但其遺患則難根除,公元252年孫權病死,孫亮繼帝位,然亮僅十歲,年幼無知,只能成為權臣操縱的傀儡,以致孫吳政權終於在日益惡化的政治鬥爭中不斷陷於衰沒之境。[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