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海報)原圖鏈接來自 豆瓣網 的圖片

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是香港歌手張學友在2007年及2008年期間於世界各地開展的一次巡迴演出活動,這次演唱會在內地稱為「張學友好久不見中國巡迴演唱會[1]」。2007年2月18日於美國的拉斯維加斯開演,途經世界多個國家,著名城市,演唱會均引起搶票熱潮,且在多地出現門票供不應求的情況。演出共進行105場,是華人歌手舉辦演唱會規模最大的一次,超過他1995年進行的100場世界巡迴演唱會的記錄。此演唱會記錄在亞洲範圍內史無前列。

名稱簡介

演唱會首先於2007年2月18日於美國的拉斯維加斯進行2場,之後在加拿大的多倫多以及美國的大西洋城分別進行2場,場場爆滿。張學友隨即回到中國內地,以廣州站作為整個內地巡演的序幕,場面極其火爆。隨後在內地不同地方的演出亦大獲好評,其中於4月在上海八萬人體育場連續上演的兩場更成為焦點。張學友在內地不同地方的巡演期間,也在日本、中國台北、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演出,均受到當地歌迷的熱烈追捧,不斷要求加場。

2007年8月,演唱會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48場後回到香港,準備在香港體育館連續舉行18場個人演唱會。在首場開始前,門票兩小時內被搶購一空,以場次數目來看,為近些年來不景氣的香港流行音樂前所罕見。後因身體原因,共在香港連續舉行了16場。完成香港站後,他回到中國內地繼續巡演歷程,期間亦到達馬來西亞澳洲演出。

因各地歌迷的反應十分熱烈,演唱會又完成在中國內地、加拿大美國、新加坡、中國台北和馬來西亞的特別增加演出。演唱會尾站於2008年1月25日--2月3日在香港西九龍區的中天地舉行最後6場露天的大型演唱會,繼而結束整個世界巡演[2]

個人成就

張學友,1961年7月10日生於香港,是一位在亞洲地區和整個華人社會具有影響力的實力派音樂巨星和著名電影演員,香港樂壇「四大天王」之一,在華語地區享有「歌神」的美譽。90年代中期為張學友事業巔峰時期,根據IFPI國際唱片協會統計,1995年他的唱片銷量僅次於當時如日中天的美國歌手邁克爾·傑克遜,當時排名世界第二。截至2000年,其全球正版唱片銷量超過6千萬張之多。影視方面,張學友在1989年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以及1990年的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獎,2002年獲得印度新德里電影節的最佳男演員獎。

視頻

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 相關視頻

張學友2007年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香港站全程
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版07香港站 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