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安送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評劇舞台藝術(劇照)原圖鏈接來自 蜂鳥網 的圖片

安安送米》,又名:《雷殛邱姑》、《愛女嫌媳》、《積米奉親》。故事源於《宣講拾遺》。評劇傳統劇目。改編:成兆才。由金菊花、張化龍、張來、張一根、陳君、張治廣首演於冀東農村。此目乃評戲起家戲之一。為著名演員金菊花、葡萄紅的代表劇目。劇本收入《成兆才劇本選集》。

劇目介紹

評劇《安安送米》劇情介紹:

漢代。四川進士姜文進,妻陳氏,字姜詩,女邱姑。姜詩娶妻龐三春,甚賢,生子安安。文進病危,囑妻、女善視三春。文進死後,陳氏患病,三春為其祈禱之,邱姑卻誣其咒母。母怒,令子責三春,三春屈忍之。邱姑欲圖三春妝奩,又唆母逼三春去江心取水,希其溺死,不料三春為龍王所助,安然取來江水。邱姑一計不成,又生二計,竟在茶內放毒,誣三春害母。陳氏遂命子逐岀三春。三春為老尼救入庵中。數年後,安安成人,知母受冤,積米三升,送至庵中,復為三春忍痛驅回。時邱姑已嫁,陳氏臥病不起,數次喚姑不至,陳氏恨極,後見姑,咬其一指,斷絕母女之情。此時,陳氏懷念三春,安安告之猶在,乃遣姜詩迎回三春。後安安得中狀元,邱姑遭惡報。

中國戲曲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1]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台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2]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

視頻

安安送米 相關視頻

天津評劇老藝人花翠仙演唱的傳統評劇《安安送米》選段
【紀錄片】中國戲曲瑰寶

參考文獻

  1. 【傳統戲劇】滑稽戲(無錫市),非遺網,2018-04-16
  2. 印度梵劇,豆瓣,201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