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宏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宏鄉隸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地處松潘縣南部,東接大姓鄉,東南依岷江鄉,南鄰小姓鄉,西南與紅土鄉接壤,西與進安鎮相連,北靠青雲鄉, 行政區域面積123.07平方千米。

北周天和元年(566年),置江源縣,駐安宏地;1983年,公社改安宏鄉。 截至2019年末,安宏鄉戶籍人口為4253人。 截至2020年6月,安宏鄉轄9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安宏村。

2011年,安宏鄉實現農業總產值733萬元。[1]

建置沿革

北周天和元年(566年),置江源縣,駐安宏地。

明代時期,設安順關。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置安順鄉,屬第一區。

1951年,更名安宏鄉。

1957年,鄉改初級農業合作社。

1958年,改高級農業合作社。

1973年,改安宏公社。

1983年,公社改安宏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安宏鄉轄10個行政村:安宏、安關、德勝、下寺、肖包寺、格機、雲屯、納坡、西寧關、煙囪;下設2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安宏鄉轄9個行政村:安宏村、德勝堡村、下寺村肖包村、雲屯堡村、西寧關村、納坡村、安關村、煙囪村, 鄉人民政府駐安宏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安宏鄉地處松潘縣南部,東接大姓鄉,東南依岷江鄉,南鄰小姓鄉,西南與紅土鄉接壤,西與進安鎮相連,北靠青雲鄉, 行政區域面積123.0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安宏鄉地勢西高東低。地形主要為高山。

氣候

安宏鄉屬青藏高原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早晚溫差較大。

水文

安宏鄉岷江境內流長22千米。

自然災害

安宏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低溫、強降雪等。

土地資源

2011年,安宏鄉有耕地面積12056畝。

人口

2011年末,安宏鄉總人口434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2人,城鎮化率2.8%。總人口中,男性2261人,占52%;女性2079人,占48%。總人口中,以藏族為主,達1856人,占42.7%;漢族1435人,占33.1%;回族925人,占21.3%;羌族124人,占2.9%。2011年,人口出生率13.8‰,人口死亡率2.5‰,人口自然增長率11.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5人。

2017年末,安宏鄉常住人口為4352人。

截至2019年末,安宏鄉戶籍人口為4253人。[3]

經濟

2011年,安宏鄉實現農業總產值733萬元。

安宏鄉糧食作物以小麥、青稞、馬鈴薯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367噸,其中小麥716噸,青稞758噸,玉米177噸;蔬菜種植面積800畝,產量1600噸。

安宏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064頭,牛年末存欄4004頭,羊年末存欄2854隻。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安宏鄉有小學1所,在校生388人,教職工2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97%。

科學技術

2011年末,安宏鄉有農技科技推廣站1個。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安宏鄉有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8個;各類圖書室8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安宏鄉有衛生院1個;病床5個,醫務人員6人。

社會保障

2011年,安宏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5人,支出5萬元,月人均167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98人,支出16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人,支出1萬元;農村臨時救濟支出9400元。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325人,參合率44.7%。[4]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安宏鄉因鄉人民政府駐地位於安宏村而得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