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小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小慧,金庸武俠小說《碧血劍》中人物,是袁承志童年時兩小無猜的玩伴,後來嫁給了崔希敏。 1人物資料

童年

安小慧是袁承志童年時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玩伴,但後來袁承志長大了之後,和安小慧之間並沒有多少戲。

袁承志再次見到安小慧之時,安小慧已經有了自己的目標,那就是崔希敏。但是,安小慧的出現,也還是給溫青青和袁承志的關係中多生出了一些有趣風波。不過,幸好其中的糾葛並不複雜,書中馬上點明了安小慧和崔希敏的關係。 溫青青愛吃醋,但她卻確實比黃蓉要幸運得多,不像黃蓉和郭靖中間有了一個華箏公主這樣一個複雜的大障礙。溫青青若與黃蓉易地而處,她可能會受不了那樣大的刺激。

袁承志藝高人膽大,僅用了安小慧頭髮上戴的一枚普普通通的玉簪,便不費多少力氣,破解了溫家五老的「五行陣」,外加一個輔佐的八卦陣。溫青青卻怪袁承志破五行陣用的是安小慧的玉簪而不是用她自己的,恨得咬牙切齒,將石頭在地上亂砸得火星直迸,又將自己的玉簪摔成兩段,其無理取鬧,正表現出她本色的可愛來。

安小慧和袁承志之間朦朧情感糾葛,最終徹底了結。

家庭

外公:楚大刀 父親:安劍清 母親:安大娘。

安小慧的丈夫崔希敏粗魯急躁,有點缺心眼,但他本色耿直可愛,與同樣是質樸賢惠心思單純的安小慧相配正是適宜。這樣一來,人物關係理順,簡單明了,省去許多麻煩的筆墨官司。

容貌

袁承志初見安小慧時是在山中的茅屋:只聽得一個女孩的聲音在隔房應了一聲,提了一把粗茶壺和幾隻碗過來,怔怔的望着崔袁兩人,一對圓圓的眼珠骨溜溜的轉動,甚是靈活。第二次見到安小慧時:那少女大約十八九歲年紀,雙頰暈紅,容貌娟秀,攻守之間,法度嚴謹。

2熒屏形象

1958年香港粵語電影《碧血劍》陳好逑飾演(王愛明飾演童年安小慧)

1980年香港邵氏電影《情俠追風劍》惠英紅飾演(改編自原著,角色名改為管小梅)

1985年香港無線電視劇《碧血劍》何碧笙飾演

2000年香港無線電視劇《碧血劍》楊明娜飾演

2007年內地電視劇《碧血劍》馬蘇飾演

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 書中描述

【1】這一來袁承志登感吃力,正危急間,忽見安小慧拿了一柄長劍,一劍「仙人指路」,向大漢身上刺去。大漢罵道:「呸!你這小妞也來找死。」單刀橫砍過去。他不欲傷她,只想震去她手中長劍。

【2】袁承志道:「我與闖王曾有一面之緣,倒也不錯,可說不上臥底。這位姑娘是我世交。不知兩位因何交手,兄弟斗膽,替兩位說和如何?」安小慧道:「承志大哥,他們既是你朋友,只要把金子交出,那就一切不提。」溫青冷冷的道:「有這麼容易?」

【3】袁承志道:「兄弟,我給你引見,這位是安小慧安姑娘,我們小時在一塊兒玩,已整整十年不見啦。」溫青冷冷的瞅了安小慧一眼,並不施禮,也不答話。

【4】袁承志很感尷尬,問安小慧道:「你怎麼還認得我?」安小慧道:「你眉毛上的傷疤,我怎會忘記?小時候那個壞人來捉我,你拚命相救,給人家砍的,你忘記了麼?」袁承志笑道:「那一天我們還用小碗小鍋煮飯吃呢。」

【5】袁承志忙道:「等一下,小慧,你怎麼跟這位大哥打了起來?」安小慧道:「我和……和崔師兄……」袁承志搶着問:「崔師兄?是崔秋山叔叔吧?」安小慧道:「不,他是崔秋山叔叔的侄兒。我們護送闖王一筆軍餉到浙東來,哪知這人真壞,半路上來卻搶了去。」說着向溫青一指。

【6】袁承志心下恍然,原來溫青所劫黃金是闖王的軍餉,別說闖王對自己禮遇,師父又正全力輔佐於他,便衝着崔秋山、安大娘、安小慧這三人的故人之情,也無論如何要設法幫他找回來。何況闖王千里迢迢的送黃金到江南來,必定有重大用途。他所興的是仁義之師,救民於水火之中,如何不伸手相助?當下心意已決,向溫青道:「兄弟,瞧在我的臉上,你把金子還了這位姑娘吧!」溫青哼了一聲,道:「你先見過我兩位爺爺再說。」

【7】兩個老者本不知這批黃金有如此重大的牽連,只道是哪一個富商之物,此時聽安小慧、袁承志一說,心下也頗不安。

【8】安小慧走上一步,怒道:「你要怎樣才肯還?劃下道兒來吧?」溫青對袁承志道:「你到底是幫她,還是幫我?」

【9】袁承志見話已說僵,只得與安小慧兩人告辭出去,找到一家農舍借宿,問起失金經過。原來安小慧等護送金子的共有三人,中途因事分手,致為溫青所乘。

【10】安小慧說起別來情由,說她母親身子安健,也常牽記着他。袁承志從懷中摸出一隻小金絲鐲來,說道:「這是你媽從前給我的。你瞧,我那時的手腕只有這麼粗。」安小慧嗤的一笑,瞧着他手臂,問道:「承志大哥,你這些年來在幹甚麼?」

【11】袁承志道:「天天在練武,甚麼事也沒做。」安小慧道:「怪不得你武功這麼強,剛才你只把我的劍輕輕一推,我就一點勁也使不上來啦。」袁承志道:「你怎麼也會華山派劍法?誰教你的?」

【12】安小慧眼圈一紅,把頭轉了過去,過了一會才道:「就是那個崔師哥教的,他也是華山派的。」袁承志忙問:「他受了傷還是怎的?你為甚麼難過?」安小慧道:「他受甚麼傷啊?他不理人家,半路上先走了。」袁承志見其中似乎牽涉兒女私情,不便再問。

【13】安小慧一拉袁承志的衣裾,輕聲道:「他已知道咱們到了。」袁承志點點頭,只見溫青從桌底下取出兩個包裹,在桌上攤了開來,燭光下耀眼生輝,黃澄澄的全是一條條的金子。

【14】袁承志心想:「他們就這般守着,除非是硬奪,否則怎能盜取?」等了半個時辰,下面四人毫無走動之意,知道今晚已無法動手,和安小慧回到住宿之處。

【15】袁承志對安小慧道:「他們有高手守在隱蔽的地方,可要小心。」安小慧點點頭,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忽然縱身下去。

【16】兩人搶到前廳,廳中燭光仍明,坐着的四人卻已不見。安小慧大喜,叫道:「他們救火去啦!」縱身翻下屋頂,從窗中穿進廳內。袁承志跟了進去。

【17】兩人搶到桌旁,正要伸手去拿黃金,忽然足下一軟。袁承志暗叫不妙,陡然拔起身子,右手一挽想拉安小慧,卻沒拉着,原來腳底竟是個翻板機關。他身子騰起,左掌搭上廳中石柱,隨即溜下,右足踏在柱礎之上。這時翻板已經合攏,把安小慧關在底下。

【18】袁承志游目四顧,見一個六七歲男孩站在一旁,手中拿着一柄玩具木劍,漆得花花綠綠地,劍長只有尋常長劍的一半。他心念一動,走過去說道:「小兄弟,你這把劍借給我用一下,好不好?」那小孩笑嘻嘻的將劍遞了給他。袁承志接了過來,對溫方山道:「晚輩不敢與老前輩動真刀真槍,就以這把木劍討教幾招。」這幾句話說來似乎謙遜,實則是竟沒把對方放在眼裡。他想對方人多,不斷纏鬥下去,不知何時方決,安小慧又已遭困,須得顯示上乘武功,將對方儘快盡數懾服,方能取金救人,既免稽遲生變,又不傷了對溫青的金蘭義氣。

【19】袁承志空中抓刀的手法,確是得自《金蛇秘笈》,驀見五老神態兇惡,便似要同時撲上來咬噬一般,心下不禁驚慌,正要回答,一瞥之下,忽見廳外三個人走過,其中一人正是安小慧,被兩名大漢綁縛了押着,當是剛從翻板下面的地窖被擒了上來。他心急救人,一個「一鶴沖天」,縱出廳去。溫方達與溫方義各抽兵刃,隨後追到。

【20】袁承志不顧追敵,直向安小慧衝去。兩名大漢刀劍齊揚,摟頭砍下。只聽得噹噹兩聲,兩名大漢手中的刀劍脫手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