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書·向靖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宋書·向靖傳出自於《宋書》,此書是一部記述南朝劉宋一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沈約撰,含本紀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六十卷、共一百卷。《宋書》收錄當時的詔令奏議、書札、文章等各種文獻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於後代的研究。[1]

原文

向靖,字奉仁,小字彌,河內山陽人也。名與高祖祖諱同,改稱小字。世居京口,與高祖少舊。從平京城,參建武軍事。進平京邑,加寧遠將軍。京邑雖平,而群寇互起,彌征桓石康於白茅,攻壽陽克之。義熙三年,遷建式將軍、秦郡太守,北陳留內史,成堂邑。以平京城功,封山陽縣五等侯。

從征鮮卑大戰於臨朐累月不決彌與檀韶等分軍自間道攻臨朐城彌擐甲先登即時潰陷斬其牙旗賊遂奔走攻拔廣固,彌又先登。盧循屯據蔡洲,以親黨阮賜為豫州刺史,攻逼姑孰。彌率譙國內史趙恢討之。時輔國將軍毛修之戌姑孰,告急續至,彌兼行進討,破賜,收其輜重。除中咨議參軍,將軍如故。盧循退走,高祖南征,彌為前鋒,於南陵、雷池,左里三戰,並大捷。軍還,除太尉咨議參軍、下邳太守,將軍如故。

八年,轉游擊將軍,尋督馬頭淮西諸郡軍事、龍驤將軍,鎮蠻護軍、安豐汝陰二郡太守、梁國內史, 戌壽陽,以平廣固、盧循功,封安南縣男,食邑五百戶。十年,遷冠軍將軍、高陽內史,臨淮太守,領石頭戌事。高祖西伐司馬休之,以彌為吳興太守。明年,高祖北伐,彌以本號侍從,留戌確磝,進屯石門、柏谷。遷督北青州諸軍事、北青州制史,將軍如故。高祖受命,以佐命功,封曲江縣侯,食邑千戶。遷太子左衛率,加散騎常侍。二年,卒官,時年五十九。追贈前將軍。彌治身儉約,不營室宇,無園田商貨之業,時人稱之。

於植嗣,多過失,不受母訓,奪爵。更以植次弟楨紹封,又坐何殺人,國除。

譯文

向靖,字奉仁,小字彌,是河內山陽人。他的名和高祖劉裕的祖父的名相同,為了避諱,就用他的小字稱呼他。世代居住在京口,和高祖劉裕從小交情好。跟從高祖劉裕平定京城,參與建武軍事。進而又平定京邑,加封為寧遠將軍。京邑雖然平定了,可是許多賊寇爭相興起,向靖在白茅征討桓石康,攻打壽陽並且取得勝利。義熙三年,升遷為建武將軍、秦郡太守,北陳留內史,成堂邑。因為平定京城有功,被封為山陽縣五等侯。

跟從高祖劉裕征討鮮卑,在臨朐交鋒,接連好幾個月對決沒有分出勝負。向靖和檀韶等人分兵從小道偷襲進攻臨朐城。向靖穿上甲冑率先登上城池,敵軍當時就馬上潰散。向靖砍倒了他們的旗幟,賊人於是就四散逃走。攻打廣固時,向靖又率先登上城池。盧循駐紮據守蔡洲,任命親信黨羽阮賜做豫州刺史,攻打逼近姑孰。向靖率領譙國內史趙恢討伐他們。當時輔國將軍毛修之戌守姑孰,告急的文書連續送到,向靖邊行進邊征討,打敗阮賜,沒收了他的軍用物資。授予中咨議參軍,將軍的職位還像原來一樣。盧循後退逃跑,高祖劉裕向南征討,向靖做前鋒,在南陵、雷池,左里打了三次戰役,全都大獲全勝。軍隊班師回朝時,授予太尉咨議參軍、下邳太守的官職,將軍的職位還像原來一樣。

義熙八年,調職擔任游擊將軍,不久監管馬頭淮西各郡的軍事、龍驤將軍,鎮蠻護軍、安豐汝陰二郡太守、梁國內史,戌守壽陽,憑藉平定廣固、盧循的功勞,被封為安南縣男,俸祿土地答五百戶。義熙十年,調職擔任冠軍將軍、高陽內史,臨淮太守,管理石頭軍事。高祖向西討伐司馬休之,任命向靖做吳興太守。第二年,高祖向北討伐,向靖以原來的身份服侍跟從,留下來戌手確磝,進軍駐紮在石門、柏谷。又調任掌管北青州各地軍事、任北青州制史,將軍的職位還像原來一樣。高祖劉裕登上皇位,按照大臣們的輔佐確定功勞,向靖被封為曲江縣侯,俸祿領地有一千戶。後來又升遷做太子左衛率,加授散騎常侍。皇帝登基後的第二年,死在官任上,當時五十九歲。追贈前將軍。向靖修身勤儉,不經營房屋地產,也沒有園林田產商鋪貨物的副業,當時的人非常敬佩稱讚他。

他的兒子向植繼承他的爵位,犯了很多過錯,不聽從母親的教導,被奪去爵位。變成分封向植的弟弟向楨、向紹,又因為犯了殺人罪,封地被廢除。 [2]

作者簡介

沈約(441年-513年),字休文,吳興郡武康縣(今浙江省德清縣)人。是南朝梁開國功臣,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劉宋建威將軍沈林子之孫、劉宋淮南太守沈璞之子。

沈約學問淵博,精通音律,作為南朝文壇領袖,其詩與王融諸人的詩皆注重聲律、對仗,時號「永明體」,是從比較自由的古體詩走向格律嚴整的近體詩的一個重要過渡階段。著有《晉書》《宋書》《齊紀》《梁武帝本紀》等史書,其中《宋書》入二十四史。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