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代名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宋代名畫主要是指宋代繪畫作品。它是是中國美術史上的一座巔峰。宋朝是一個中國繪畫的黃金時代[1]經濟的繁榮、皇帝的重視,使得繪畫藝術空前繁盛,無論是山水畫、花鳥畫還是人物畫,都在這一時期獲得了重大發展。

所以法國漢學家謝和耐(JacqueGernet)稱宋代是「中國的第一次文藝復興[2]」。

中國宋朝延續300多年,北宋統一消除了封建割據造成的分裂和隔閡,在一段時期內社會保持着相對安定局面,商業手工業迅速發展,城市布局打破坊和市的嚴格界限,出現空前未有的繁榮,其繪畫在隋唐五代的基礎上繼續得到發展。民間繪畫、宮廷繪畫、士大夫繪畫各自形成體系,彼此間又互相影響、吸收、滲透,構成宋代繪畫豐富多彩的面貌[3]

歷史背景

宋代繪畫進入手工業商業行列,與更多的群眾建立較為密切的聯繫。一批技藝精湛的職業畫家,將作品作為商品在市場上出售,汴京及臨安都有紙畫行業。汴京大相國寺每月開放5次廟會,百貨雲集,其中就有售賣書籍和圖畫的攤店;南宋臨安夜市也有細畫扇面、梅竹扇面出售;汴京、臨安等地的酒樓也以懸掛字畫美化店堂,作為吸引顧客的手段。市民遇有喜慶宴會,所需要的屏風、畫帳、書畫陳設等都可以租賃。適應年節的需要,歲末時又有門神、鍾馗等節令畫售賣,為市甚盛[4]

北宋時,汴京善畫「照盆孩兒」的畫家劉宗道,每創新稿必畫出幾百幅在市場一次售出,以防別人仿製;專畫樓閣建築的趙樓台;畫嬰兒的杜孩兒,也在汴京享有盛名。吳興籍軍人燕文貴常到汴京州橋一帶賣畫。山西絳州楊威,善畫村田樂,每有汴京販畫商人買畫,他即囑其如到畫院門前去賣,可得高價。社會對繪畫的需求和民間職業畫家創作的活躍,是推動宋代繪畫發展的重要因素。宋代由於手工業的發達,促成了雕版印刷的發展與普及,出現了汴京、臨安、平陽、成都、建陽等雕版中心,不少書籍及佛經都附有版畫插圖,現存宋金雕印的彌勒像、陀羅尼經咒、《佛國禪師文殊指南圖贊》、《趙城藏》等,可見其繪刻之精美[5]

孝宗以後的南宋時期

特別是光宗、寧宗時期,山水畫繼李唐之後,出現了明顯的畫風變化,代表畫家為劉松年馬遠夏圭等人[6]。他們重視章法的剪裁,巧妙地利用畫面大片空白突出鮮明的形象,畫面效果含蓄凝練,簡潔而富有詩意,具有優美的意境,簡率而富有表現力的大斧劈皴則顯示了筆墨技巧的提高。歷史故事畫及風俗畫在整個南宋時期都比較發展,此時出現的李嵩是尤其值得注意的畫家,他曾作《宋江三十六人像》、《服田圖》、《四迷圖》、《觀潮圖》等,作品大都含有深刻的意義。梁楷牧溪溫日觀的水墨、減筆則開了元明寫意畫之風氣。

視頻

宋代名畫 相關視頻

宋代繪畫藝術048
理學精神,影響了宋代繪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