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官壩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官壩鎮隸屬於重慶市忠縣,地處忠縣北部,東與梁平縣紫照鄉、柏家鎮接壤,南與興峰鄉為鄰,西連三匯鎮,北接石黃鎮,距忠縣政府駐地32千米,距忠縣縣城42千米,區域總面積96平方千米。

民國十年(1921年),官壩鎮境域屬北區;1992年3月,由官壩鄉、碾盤鄉合併為官壩鎮。截至2018年末,官壩鎮戶籍人口為43392人。截至2020年6月,官壩鎮下轄2個社區、1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官壩社區333號。

官壩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肉兔為主;工業以大米加工、服裝加工為主。 2018年,官壩鎮有工業企業37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0個。[1]

沿革

民國十年(1921年),屬北區。民國十九年(1930年),屬四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崇德聯保。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官壩聯保。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改官壩聯保為官壩鄉。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官壩鄉改為官壩鎮。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撤官壩鎮設官壩鄉。

1953年,增設碾盤鄉、四友鄉、青龍鄉與官壩鄉。

1956年,碾盤、四友、青龍3鄉合併,保留官壩鄉。

1958年,官壩鄉改為官壩公社。

1984年,官壩公社改為官壩鄉。

1992年3月,官壩鄉、碾盤鄉合併為官壩鎮。

2006年3月,豐收鄉併入官壩鎮。

區劃

2011年,官壩鎮下轄官壩、萬全2個社區,高升、賽馬、固國、豐裕、碾盤、關心、三峰、四友、新華、翠柏、五里、龍泉12個行政村;下設13個居民小組、11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官壩鎮下轄2個社區、12個行政村:官壩社區、豐收社區、高升村、賽馬村、固國村、豐裕村、四友村、碾盤村、龍泉村、翠柏村、關心村、三峰村、新華村、五里村, 鎮人民政府駐官壩社區333號。[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官壩鎮地處忠縣北部,東與梁平縣紫照鄉、柏家鎮接壤,南與興峰鄉為鄰,西連三匯鎮,北接石黃鎮,距忠縣政府駐地32千米,距忠縣縣城42千米,區域總面積9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官壩鎮地處淺丘地帶,地勢為中間高、四周低;海拔高度在251-670米;境內最高峰黑林子松嶺位於官壩鎮新華村,海拔670米;最低點欄木溝位於官壩鎮五里村,海拔251米。

氣候

官壩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1月平均氣溫6℃,8月平均氣溫29.5℃,無霜期年平均311天;年總輻射83.7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326.2毫米。

水文

官壩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甘井河中支、東支流經境內,境內11條小溪河均匯入該2條河流。

自然災害

官壩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風災、低溫、雷擊等,旱澇災害年均發生4次,主要發生在6-7月。

人口

2011年,官壩鎮總人口4674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276人,城鎮化率28.4%;另有流動人口10382人。總人口中,男性24350人,占52.1%;女性22396人,占47.9%;14歲以下7297人,占15.6%;15-64歲32183人,占68.8%;65歲以上7266人,占15.6%;以漢族為主,達46700人,占99.9%。2011年,官壩鎮人口出生率6.2‰,人口死亡率8.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86.9人。

2017年末,官壩鎮常住人口為26033人。

截至2018年末,官壩鎮戶籍人口為43392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官壩鎮財政總收入1946萬元,比2010年增長11.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69萬元。2011年,官壩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767元。

2018年,官壩鎮有工業企業37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0個。

農業

2011年,官壩鎮有耕地面積4.3萬畝,人均0.9畝。官壩鎮是重慶市蠶桑、生豬、大米生產基地。2011年,官壩鎮農業總產值1.9億元,比2010年增長10.8%,農業增加值0.2億元。官壩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官壩鎮生產糧食2萬噸,人均421千克,其中水稻1.2萬噸,小麥1386噸,玉米2160噸。官壩鎮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官壩鎮蔬菜種植面積6794畝,產量9354噸。 2011年末,官壩鎮有桑園1.8萬畝,其中密植桑園1.2萬畝,全年養蠶1萬張,產繭6000多擔,實現收入近千萬元;養蠶量、產繭量已占據忠縣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蠶桑成為該鎮主導產業和增收骨幹項目之一。

官壩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肉兔為主。2011年,官壩鎮生豬出欄量4萬頭,年末存欄2.7萬頭;羊出欄量2664隻,年末存欄2361隻;肉兔出欄量32.7萬隻,年末存欄40.8萬隻家禽出欄量10.7萬羽,年末存欄9.2萬羽。2011年,官壩鎮生產肉類3501噸;畜牧業總產值1.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73.6%。2011年,官壩鎮水果種植面積1.1萬畝,產量8460噸;主要品種有柑橘,產量6687噸。官壩鎮漁業以養殖為主。2011年,官壩鎮漁業總產值166萬元。

工業

官壩鎮工業以大米加工、服裝加工為主。2011年,官壩鎮工業總產值達到2.1億元,比2010年增長11.8%,工業增加值2213萬元。2011年,官壩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職工86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807萬元,比2010年增長11.7%。

商貿

2011年末,官壩鎮有商業網點226個,職工287人。2011年,官壩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9億元,比2010年增長26.4%;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4億元,比2010年增長21.2%。

金融

2011年末,官壩鎮有3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6.2億元,比2010年增長4.6%;人均儲蓄1.4萬元。[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官壩鎮有幼兒園17所,在園幼兒900人,專任教師28人;小學3所,在校生1200人,專任教師11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000人,專任教師108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官壩鎮主要學校有官壩初級中學、官壩中心小學。2011年,官壩鎮教育經費達2406.8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2636.8萬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官壩鎮有各類科技人才29434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4940人,經營管理人才599人,技能人才9334人,農村實用人才14561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官壩鎮有文化藝術團體14個,會員106個,其中團體會員92個,個人會員14個,創作完成的文化藝術作品有52篇;各類藝術表演團體14個,演職人員92人,年演出250場次,觀眾達12.5萬人次;電影放映單位1個,年放映168場次,觀眾達8.4萬人次;有文化專業戶5個,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3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303平方米,藏書6000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95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3人。2011年末,官壩鎮有體育場地5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左右。2011年末,官壩鎮有廣播喇叭60隻,通響率100%,廣播綜合覆蓋率100%;有線電視用戶數為10539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官壩鎮有衛生院2所,村級衛生站34個;病床83張;專業衛生人員7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5人、執業(助理)醫師0.7人、註冊護士0.4人。2011年,官壩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6萬人次,住院手術215台次,出院病人0.2萬人次。官壩鎮重點醫院有官壩中心衛生院。2011年末,官壩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3/10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5萬人,參合率98%;孕產婦死亡率0.5/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末,官壩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51戶,人數86人,支出48.9萬元,比2010年增長24.85%,月人均475元,比2010年增長218.79%;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7戶,人數2593人,支出27萬元,比2010年增長103.58%,月人均87元,比2010年增長61.1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7人,支出7.8萬元,比2010年增長42.5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69人,支出43.2萬元,比2010年增長25.32%;農村醫療救助26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148人次,共支出84.3萬元,比2010年增長32%;農村臨時救濟597人次,支出33.6萬元,比2010年增長79.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0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61萬元,比2010年增長9.8%。[5]

交通

2011年末,官壩鎮有縣鄉(鎮)級公路13條,總長56.72千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