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寶峰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寶峰鎮處在永川區西南部,距離永川區(中山路街道)23.79km,東與紅爐鎮(永川區)毗鄰,南與來蘇鎮(永川區)臨界,西與永榮鎮(永川區)相連,北與毗盧鎮(瀘川區)接壤,幅員面積38.1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8700人(2017年),管轄1個社區(寶峰場社區)、5個行政村(瀘永橋村、龍鳳橋村、天星橋村、五家坡村、楊大口村)。[1]

中文名: 寶峰鎮

外文名: BaoFeng Town

行政區劃代碼: 500118112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永川區

面 積: 38.17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寶峰場社區

電話區號: 023

郵政區碼: 402176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18700人(2017年)

車牌代碼: 渝C

方言:西南官話-川黔片-成渝小片 西南官話-西蜀片-岷赤小片

歷史沿革

寶峰場建於清朝初年,因場側有古廟名寶峰寺,場以廟名。

1729年,清雍正七年,寶峰場屬四川瀘州直隸州里仁鄉

1933年,為寶峰鄉,屬瀘縣。

1958年,改寶峰公社。

1974年2月1日,因瀘縣三溪口水庫(現玉龍湖)建設淹沒永川縣永瀘公社部分土地,經兩地革委會協議調整區劃,將寶峰公社大部分土地人口劃歸永川縣。

1983年,復置寶峰鄉。

1992年10月,寶峰鄉與登東鄉合併,設立寶峰鎮,政府駐寶峰場社區。

地理位置

寶峰鎮位於重慶市永川區西南部。

地理環境

寶峰鎮位於永川陰山山脈南麓,年平均氣溫18℃,年降雨量800-1200毫米,屬於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冬暖夏涼,無霜期長,雨量充沛,空氣質量較好。地形大體由西向東傾斜,但起伏不大,平均海拔450米。地貌以中丘中谷為主,其次為淺丘寬谷,具有典型的丘陵紫色石骨子地理特徵。地質構造屬新華夏系第三沉降帶川東褶皺帶永川帚狀褶皺束,在鎮境內表現為一系列西北—東南走向展布,呈不對稱高幅度緊密褶皺,構成山丘(占80%)、平壩、河谷(合占20%)兼具的地形地貌。森林覆蓋率29%。煤炭資源豐富,境內有瀘永橋煤礦、老石壩煤礦、水家溝煤礦等6個煤礦,年開採量達15萬噸。水資源也較為豐富,永川城區水源之一的關門山水庫發源於寶峰,另有大溝水庫、雙河水庫、深溝水庫、三叉溝水庫以及與來蘇鎮共享的紅洞岩水庫、革命水庫等6座水庫。永頁岩氣開採項目5-1號鑽井平台已投產,5-2號鑽井平台正開展鑽探作業,10號鑽井平台已規劃選址。

民族宗教

寶峰鎮的民族,主要為漢族,有極少因婚姻遷移來的少數民族。2014年少數民族統計數據裡面,寶峰有壯族、苗族、彝族、瑤族、布依族等。宗教一共有兩個,佛教和基督教。寶峰的寺廟原有好幾個,除古廟寶峰寺外,還有兩個寺廟較為著名。一個是寶峰寺被毀後,在寶峰寺廟旁(即瀘永橋到龍井口的半坡上)選址另建寺廟,故名瀘龍寺。建成後,瀘龍寺供奉的菩薩較多,香火旺盛。每逢民間觀音菩薩生日,每年三次的廟會活動,前往燒香的人絡繹不絕。文化大革命期間,瀘龍寺被毀。另外一個著名的寺廟,是現存的本通寺,原名本尊寺,始建於大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四月。2007年,寶峰人謝應昌、謝應軍各捐資10.5萬元,當地其他人亦有少量捐資,重建本尊寺。2008年1月,本尊寺經永川區民宗局批准更名為本通寺。

文化自然遺址

寶峰鎮境內有不可移動文物43處,其中區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恐龍化石遺址:境內有恐龍化石遺址20處,發掘出土一具。寶峰恐龍是永川截至2020年發現的個體最大的恐龍化石,體長約15米、高約3米,生活在距今約1.5億年前的侏羅紀時期,恐龍化石除頭部以外,其餘部分保存完好,也是永川區發現的保存最為完整的蜥腳類、植食類恐龍化石,(屬馬門溪龍)。現存永川博物館,作為鎮館之寶。古代墓葬遺址:境內有多處漢代崖墓葬遺址(當地人稱「蠻子洞」)。崖居文化:川主洞,位於永川區寶峰鎮五家坡村棬(juàn)子樹村民小組,因石崖門上刻有「川主洞」三個字而得名,又因長期居住在此的人家姓殷,人稱殷家岩洞。

登東渡槽:渡槽位於寶峰鎮龍鳳橋村登東場側。因境內有山,且有鄧(繁體「登阝」)和陳兩大姓,各取名字的一半,命名為登東山。1953年建場,名登東場。登東渡槽,修建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1972年),由原永川縣農機水電局仿著名的趙州橋而設計。修建的目的,是為了將雙河水庫的水從登東引至五家坡村,用於農田灌溉。渡槽橋身為拱形設計,全部用條石卷拱,砌築,一共有5個主拱,6個引拱。全長180米,橋面寬2.8米,深1.6米,過水麵寬2米。橋身上鐫刻着「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字樣。負責渡槽施工的,是當地一名叫周陳和的石匠。所用石頭,全部從距離渡槽近2公里左右的盤龍石石場採掘而來。就是這短短的2公里,搬運石頭所用工具,為繩索、木棒、扁擔等簡單工具。2014年7月,登東渡槽被列為永川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為登東人民勇敢勤勞的象徵。

雄家沖曠氏民居:位於永川區寶峰鎮龍鳳橋村雄家沖村民小組,始建於清同治八年(1869年)。該民居呈四合院布局,分為戲樓、廂房、正房。民居內建築均為小青瓦屋面,懸山式屋頂,穿斗式梁架。牆體為土、石、磚所構築,左、右廂房分別築有盔形和重檐式封火牆。戲樓外檐下左右灰塑彩繪下山獅一對。進院門額上方陰刻行書「瑞接湘雲」四字,落款為「同治八年」。整座民居建築體量較大,主體結構保存較為完好,部分雕塑構件藝術價值較高,時代特徵顯著,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

寶峰場老街與黃桷樹:寶峰建場二百多年,老街場口原有2株黃桷樹,樹齡二百多年,其中1株已枯死,僅存1株。

經信事業

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5920萬元,工業產值10670萬元,農業產值5250萬元。全鎮經濟總收入13580萬元,企業營業收入2442萬元,上交稅金201萬元,實現利潤178萬元;財政收入215萬元。全鎮糧食總產量13380噸,油料產量200噸,糧經比例為64:36。農村儲蓄存款4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32元,比上年增長5%。寶峰鎮屬於典型的農業鎮,多年以來,全鎮一直致力於農業內部結構調整,走綠色生態農業之路。以蠶桑發展為重點和突破口,栽植桑苗750萬株,栽桑達7000餘畝,筍用竹1200畝,花椒300畝,計劃在桑間栽植藥材、優質牧草,發展畜牧業。按照「立足三點,建設三線,開發一山,發展一片」的既定發展戰略,結合退耕還林政策,突出永峰路登東至寶峰段沿線2000畝及寶峰場鎮至五家坡公路沿線6000畝蠶桑生態林,登東場鎮至五家坡公路沿線1500畝花生、30萬隻家禽的農業產業化經營「三線」建設。另外,加快建設寶峰鎮、登東場、五家坡居民點的「兩場一點」,積極推進城鎮化。依託陰山山脈的煤炭資源,異地辦廠搞好煤炭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發展新興工業。

基礎設施

電力通訊:農村電網改造全面完成。社社通閉路電視、電話,轄區內建有移動、聯通通訊基轉站8座,信息網絡能全面覆蓋。固定電話裝機容量達2000門。

公路交通:境內有重慶市S206省道過境,有永(川)瀘(州)高速公路過境,寶峰段約9公里,設有寶峰收費站1座。已實現村村通公路。全鎮通組公路通達率100%,通組通暢率97%。

文化設施:已興建市政廣場1座,新建寶峰小學1座(在建)。

視頻

靖安寶峰鎮獲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稱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