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寶龍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寶龍街道,隸屬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位於龍崗區東部,地處龍崗、坪山兩區交界地帶,西與龍城街道園山街道接壤,東、南與坪山區毗鄰,北與坪地街道、龍崗街道相通,轄區總面積47.89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10月,寶龍街道下轄7個社區。

截至2020年6月,寶龍街道總人口32.6萬,其中戶籍人口2.6萬。

寶龍街道以寶龍工業園為龍頭,打造高新產業聚集區,寶龍工業園是僅次於深圳南山科技園的高新產業集聚區。截至2017年底,產業核心區引進了275家科技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7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7家。

2017年,寶龍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4.5億元,同比增長8.6%。 [1]

中文名: 寶龍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深圳市龍崗區

地理位置: 龍崗區東部

面 積: 47.89 km²

下轄地區: 7個社區

電話區號: 0755

郵政區碼: 518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32.6 萬(2020年6月)

車牌代碼: 粵B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寶龍街道曾先後是越國、吳國、楚國的屬地。經吳國的拓展開發,龍崗一帶人口漸多,日趨興旺。

東晉咸和六年(331年),寶安縣建立,寶龍在其內。

東晉、南北朝和五代、兩宋時期,北方中原一帶的人民因避戰禍而遷居嶺南,加快了這裡的開發。今龍崗一帶的客家人,多為當時北方移民的後裔。

清朝初期,寶龍街道屬新安縣。

民國時期,寶龍街道屬惠陽縣。

新中國成立初期,龍崗鄉先後屬惠陽縣第二區、第三區。

1957年12月,撤區並鄉,第三區各小鄉合併為龍崗、橫崗二鄉。

1958年10月,龍崗鄉與橫崗鄉合併成立龍崗公社。同年11月,龍崗公社改屬寶安縣。

1983年7月,龍崗公社改稱龍崗區。

1986年10月,撤區建龍崗鎮。

1993年1月,寶安撤縣分設寶安、龍崗二區,龍崗鎮隸屬龍崗區。

2003年11月26日,龍崗區撤銷龍崗鎮改設龍城、龍崗兩個街道辦事處。

2016年12月27日,寶龍街道從龍崗街道析出,正式掛牌成立。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寶龍街道下轄7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深圳市寶龍街道冬青路18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寶龍街道,位於龍崗區東部,地處龍崗、坪山兩區交界地帶,西與龍城街道、園山街道接壤,東、南與坪山區毗鄰,北與坪地街道、龍崗街道相通,轄區總面積47.89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寶龍街道以丘陵、山間盆地為主。

氣候

寶龍街道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夏季盛行東南風,每年有1-2次颱風經過。年均氣溫22℃,最高氣溫36.6℃,最低氣溫1.4℃。年均相對濕度80%,年均降水量1933毫米,無霜期長達335天。氣候溫和,四季常綠。

水文

寶龍街道有9條大小河道貫穿其中,水系長達32.96公里;擁有龍崗區庫容面積第二的松子坑水庫,是深圳市級生態保護區。

人口

截至2020年6月,寶龍街道總人口32.6萬,其中戶籍人口2.6萬。

經濟

綜述

2017年,寶龍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3.83億元,同比增長8.6%。

第一產業

2017年,寶龍街道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811萬元,同比增長106%。

第二產業

2017年,寶龍街道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21.4億元,增長1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6億元,增長10.9%。

第三產業

2017年,寶龍街道實現第三產業總產值65.12億元,同比增長6.1%。

交通

寶龍街道地處龍崗、坪山兩區交界地帶,區位優勢突出,廈深鐵路、惠鹽高速等多條交通幹線穿越境內,建設中的地鐵14號線和16號線途經寶龍,廈深鐵路坪山站座落其中。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7年,寶龍科技城外國語學校(暫定名)、同樂駿龍達學校兩所學校新建以及同樂主力學校擴建工程,3所學校2018年將全面竣工招生,可新增學位7000個。

醫療衛生

2017年,寶坪醫院正式投入運營,同心社康中心工程竣工。

文化事業

2019年,寶龍街道恭和比麟堂舞獅團隊獲得2019年首屆全國南獅爭霸賽、2019年國際高樁獅王爭霸賽冠軍。

歷史文化

方言

寶龍街道原住民所使用方言是客家方言。

文物古蹟

環水樓

環水樓位於寶龍街道龍新社區蘭水坣村,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城堡式圍屋,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建成。此圍屋前原有小溪環繞而過,故稱「環水樓」。環水樓依山而建,南北走向,呈長方形,逐層遞進,有「六廳十八井,四進一圍龍」之說。占地約10畝,合6000多平方米,加上門前禾塘魚塘及兩旁的崇正學堂等附屬建築,共12000多平方米,180多間房屋,可居數百人。其四角是四個碉樓,其中軸線是一道天街,拾階而上依次是下廳、中廳、上廳,正中是祠堂。這條天街是家族集中祭祖和議事場所,每逢除夕、端午、中秋等重大節日或者家族大事,族人便奉上三牲財帛、香燭紙錢,在此集中拜祭。

大田世居

大田世居位於龍崗區寶龍街道龍東社區陳源盛村,占地面積10255平方米,是客家人最為典型且富有特質的民居建築。始建於清道光五年(1825年),整體結構完整、穩定,現存的建築物基本保留原有建築風格,是保留完整的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

視頻

廣電《龍崗新聞》區領導到寶龍街道調研斷頭路打通工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