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實繳出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實繳出資是中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實繳出資是指公司成立時公司實際收到的股東的出資總額。也就是公司賬戶實際擁有的資本。比方說你認繳了100萬,但是只繳了50萬。這50萬就是實繳資本。

實繳出資額是指各股東按照公司章程規定的出資額、出資方式和出資期限實際繳納的出資額。

實繳與認繳的區分

實繳制和認繳制的概念:

實繳制是指公司成立股東繳納註冊資本時,需出具驗資報告,公司營業執照上的註冊資本數額是多少,銀行的驗資賬戶上就必須存有這個數目的資金。

認繳制是指工商局的營業執照只登記公司所有股東認繳的註冊資本總額,不強制要求提交驗資報告,註冊公司時公司股東(發起人)自主約定認繳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等,並且記載於公司章程。理論上,出資期限約定為100年也是可以的。

2014年,工商登記制度進行改革,將註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註冊公司門檻降低,無需註冊資本驗資報告。理論上,除了仍舊實行法定註冊資本的行業外(比如銀行、保險、證券、融資租賃、勞務派遣等行業),註冊資本隨意設定都是可以的。

公司註冊資金認繳和實繳二者存在性質不同、意義不同、類型不同的差別:

1、認繳是預期中可能會繳納的錢。認繳不用再驗資,股東對所認繳的資本負法律責任;且不用任何出資就可以註冊公司經營,無重大風險。

2、實繳才是個人真正繳納的錢。實繳制必須出資驗資,把資金凍結在開戶行,驗證資本金,涉及到公司財產安全。

3、相關的合伙人權益,通常也是根據實繳的比例情況進行分配。企業註冊資本認繳和實繳的區別在於兩者的企業註冊制度。認繳制又叫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工商局的營業執照只登記公司所有股東認繳的註冊資本總額,不強制要求提交驗資報告,註冊公司時將認定的註冊資本設定一個期限分段繳清,不需要一開始就繳全。實繳制是指公司營業執照上的註冊資本數額是多少,銀行的驗資賬戶上就必須存有這個數目的資金。就是說一開始就需要將註冊資本繳全,不可以缺繳。

知識產權實繳出資

知識產權實繳出資是指以知識產權作為實際投資標的進行出資,以獲取利益和回報。這種方式廣泛應用於知識產權領域,包括專利、商標、版權、軟件等。

知識產權出資的依據

根據《公司法》第二十七條規定:

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

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知識產權實繳出資流程

知識產權實繳出資流程如下:

(一)資產評估

為了避免出資不實的法律風險,首要的是該知識產權的價值評估,一定要找專業的資產評估公司進行,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

股東以知識產權出資的,知識產權的價值由出資時所作的評估確定,股東不對其後因市場變化或其他客觀因素導致的貶值承擔責任。除非評估機構涉嫌虛假評估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出資人才需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公司法》第三十條:「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發現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於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足其差額;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十五條:「出資人以符合法定條件的非貨幣財產出資後,因市場變化或者其他客觀因素導致出資財產貶值,公司、其他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請求該出資人承擔補足出資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二)權屬變更

將知識產權的相關權利(所有權、使用權等)從股東轉移到設立的公司名下,到國家知識產權局根據其要求辦理轉移登記手續。

《公司法》第二十八條第三款:「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除權屬變更之外,相應知產權利的技術文件的實際交割同樣重要,否則同樣存在認定為出資瑕疵的風險。

(三)註冊資本驗資審驗

根據已經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進行註冊資本出資審驗,讓會計事務所或者審計事務所及其他具有驗資資格的機構出具能夠證明資金真實的驗資報告。

(四)公示、登記、備案

股東完成實繳出資後,應當由公司自行在20個工作日內於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完成實繳出資的公示,並變更公司章程,通過將實繳情況記入章程的方式到市場監督管理局做變更登記。

(五)申請遞延納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第三條第一款:「企業或個人以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到境內居民企業,被投資企業支付的對價全部為股票(權)的,企業或個人可選擇繼續按現行有關稅收政策執行,也可選擇適用遞延納稅優惠政策。選擇技術成果投資入股遞延納稅政策的,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投資入股當期可暫不納稅,允許遞延至轉讓股權時,按股權轉讓收入減去技術成果原值和合理稅費後的差額計算繳納所得稅。」

知識產權實繳出資的好處

1、緩解貨幣出資的現金流壓力。對於貨幣出資的股東可能會面臨現金流壓力,現實中公司股東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選擇抽逃出資並不少見,儘管公司法對股東抽逃出資的法律後果進行了規定,但這屬於後知後覺了,最後難免得耗時耗力通過訴訟解決。

2、用知識產權出資,可以進行攤銷節稅。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67條規定:「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

例如:公司通過股東實繳出資獲得了價值2000萬元的專利權,分10年攤銷,相當於專利權價值每年貶損200萬元。如果公司每年利潤為1000萬,則公司每年應納稅利潤可以減少200萬元,現在公司每年應納稅利潤為800萬元,那麼相當於合法節稅200萬×25%=50萬。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