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寄聖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寄聖俞 》
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詞

《寄聖俞 》詩為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被貶夷陵期間寄給老友梅聖俞之作。

反映了其被貶期間閒適自在,優遊卒歲,恣情山水的生活,更表達了其灑脫真率,超脫世俗的人生態度。

作品原文

《寄聖俞 》[1]

西陵山水天下佳,我昔謫官君所嗟。

官閒憔悴一病叟,縣古瀟灑如山家。

雪消深林自劚筍,人響空山隨摘茶。

有時攜酒探幽絕,往往上下窮煙霞。

岩蓀綠縟軟可藉,野卉青紅春自華。

風余落蕊飛迴旋,日暖山鳥鳴交加。

貪追時俗玩歲月, 不覺萬里留天涯。

今來寂寞西崗口,秋盡不見東籬花。

市亭插旗斗新酒,十千得斗不可賒。

材非世用自當去,一舸聱牙揮釣車。

君能先往勿自滯,行矣春洲生荻芽。

作品欣賞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歐陽永叔被貶荒涼之地卻樂得自在。

全詩描述景象蔚為可觀,令人痴醉,表現了作者寬宏的胸襟和超脫的人生態度。

在給好友的寄詩中,非但沒有大吐苦水,反而勸慰好友,結尾的一句:"君能先往勿自滯,行矣春洲生荻芽",頗有"陌上花開冉冉歸"之意,足見其詩品人品俱佳。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漢族,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籍貫江西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2]

歐陽修於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後累贈太師、楚國公,諡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

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3]其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4]

視頻

百家講壇-唐宋八大家-歐陽修-第5講-清醒的醉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