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寄朱錫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寄朱錫珪》

作品名稱: 《寄朱錫珪》

創作年代: 唐代

文學體裁:詩

作者:賈島

《寄朱錫珪》唐代詩人,字閬(讀láng)仙,人稱"詩奴"賈島詩。

賈島人稱「詩囚」又被稱為「詩奴」,一生不喜與常人往來,《唐才子傳》稱他「所交悉塵外之士」。他惟喜作詩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文章提及的朱錫珪無相關記載。[1]

這首詩能充分體現賈島尚意的特色,賈島詩常從體認中來,所寫之景並非盛唐詩人那種對自然或沉浸或相融的描繪,亦即賈詩在寫景中少了情的因素,而採取遠觀的態度對所描繪的景致進行意念上的再加工,使之符合某種非凡的審美體驗,使讀者可以對其進行直接的審美觀照,進而獲得超人意表的審美感受。=詩詞正文==

賞析

《寄朱錫珪》這首唐代詩人賈島的一首五言律詩之一。

賈島出生於平民家庭,門第寒微。所以他早年行事率不可考。傳說他30歲前曾數次應舉,都不得志。失意之餘,又迫於生計,只好棲身佛門為僧,取法名無本。貧困的家庭景況,枯寂的禪房生活,養成他孤僻冷漠而內向的性格,耽幽愛奇,淡於榮利,喜怒鮮形於色,世事頗少縈懷。但他仍酷愛吟詩,常常為構思佳句而忘乎所以,「雖行坐寢食,苦吟不輟。」賈島也因此被視為唐代苦吟詩人的典型。

文中「釣」、「燒」、「吞」、「厄」等字足以看出其字句上下工夫。

「燒」字表現了在詩的意境營造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賈島詩中對於燃燒狀態的表現就頗能反映這種特色。

作者簡介

賈島(779~843年),[2]唐代詩人,字閬(讀láng)仙,人稱"詩奴",與孟郊共稱"郊寒島瘦",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人。自號"碣石山人"。

據說在長安(今陝西西安)的時候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作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才華,並成為"苦吟詩人"。後來受教於韓愈,並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

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遂州長江縣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有詩文集《長江集》。[3]

賈島的家鄉范陽曾是安祿山的老巢,安史之亂平定後,這裡又長期為藩鎮所據,處於半隔絕狀態。賈島出生於平民家庭,門第寒微。所以他早年行事率不可考。傳說他30歲前曾數次應舉,都不得志。失意之餘,又迫於生計,只好棲身釋門為僧,取法名無本。貧困的家庭景況,枯寂的禪房生活,養成他孤僻冷漠而內向的性格,耽幽愛奇,淡於榮利,喜怒鮮形於色,世事頗少縈懷。但他仍酷愛吟詩,常常為構思佳句而忘乎所以,"雖行坐寢食,苦吟不輟。"賈島也因此被視為唐代苦吟詩人的典型。

視頻

賈島創作風格

安岳賈島墓探秘

參考資料

  1. 《寄朱錫珪》 古詩文網
  2. 賈島簡介, 古詩詞網
  3. 走進以刻苦認真而著稱的唐朝詩人賈島的故居 快資訊,發布時間;020-08-27 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