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寄李十一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寄李十一建》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寄李十一建》作者是白居易 ,是中國唐朝的一部詩詞。

白居易,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3075篇詩文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寄李十一建

創作年代;唐朝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作者;白居易

作品原文

《寄李十一建》[1]

外事牽我形,外物誘我情。

李君別來久,褊吝從中生。

憶昨訪君時,立馬扣柴荊。

有時君未起,稚子喜先迎。

連步笑出門,衣翻冠或傾。

掃階苔文綠,拂榻藤陰清。

家醞及春熟,園葵乘露烹。

看山東亭坐,待月南原行。

門靜唯鳥語,坊遠少鼓聲。

相對盡日言,不及利與名。

分手來幾時,明月三四盈。

別時殘花落,及此新蟬鳴。

芳歲忽已晚,離抱悵未平。

豈不思命駕,吏職坐相縈。

前時君有期,訪我來山城。

心賞久雲阻,言約無自輕。

相去幸非遠,走馬一日程。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2]

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於洛陽,享年75歲,贈尚書右僕射,諡號「文」,葬於洛陽香山。白居易去世後,唐宣宗李忱寫詩悼念他說:「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著有《白氏長慶集》,共有七十一卷。[3]

視頻

百家講壇.白居易

參考資料

  1. 《寄李十一建》 詩詞文句網
  2. 百家講壇白居易03錚錚鐵骨—莫礪鋒20 騰訊視頻,發布時間;2016年12月25日
  3. 白居易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