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實支實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實支實付它通常發生在住院醫療保險中。 在保險合同規定的「總支付限額」內,保險公司為被保險人的實際醫療費用支付保險金。 現時,金融穩定委員會已經開放了重複理賠的可能性。 申請保險時,應先告知您是否已投保其他公司的已繳醫療保險及投保順序,以免引起後續理賠糾紛。[1]


醫療實支實付險

我們可以更精準的去稱呼它:限額醫療實支實付險。

簡單來說,就是在有最高限制額度(並非無限)下,你花多少,保險公司就理賠你多少錢。譬如:一張實支實付的病房限額是3,000元,當你病房一天花費是2,500元時,保險公司一天就會給付2,500元;當你病房一天花費是5,000元時,保險公司一天最高就是給付3,000元(因為一天最高限額就是3,000元)

醫療實支實付險的理賠啟動條件通常有兩種狀況:

1.住院行為 2.門診手術行為(有部分保險公司的醫療實支沒有理賠這項就沒有了)

就是說,保戶必須要有住院或是門診手術(沒有住院的狀況下進行的手術)的行為才有能啟動理賠機制,所以像是一般感冒這種沒有住院的醫療行為,實支實付是不會啟動的喔!

實支實付險的理賠依據主要需要2個文件

由於自付保險涉及費用,因此有必要提供被保險人的費用證明,即「收據」。 然後還要判斷被保險人的事故情況是否符合條款,所以需要醫生提供專業判斷證據,即「診斷證明」。 因此,醫療費用的索賠檔案至少需要收據和診斷證明!

參考資料

  1. 實支實付(reimbursement benefits)10.15.2015 MoneyDJ理財網

實支實付險的理賠範圍主要有2大類

意外、疾病(包含癌症)只要符合住院或是門診手術的條件,無論是意外事故還是疾病治療都是可以理賠的。


醫療實支實付險常見的項目

因為各家保險公司的商品內容不盡相同,所以我們就以常見的項目做為解說的範疇,詳細的內容、項目等等還是要以各家商品為準:

(1)病房費 不管是單人房、雙人房、加護病房等等都可以使用,一樣是在限額內花多少理賠多少,但是,像是健保病房這類有時候不需支費的話,就不會啟動這項理賠喔!因為你沒有花費,所以就不會啟動喔!

(2)手術費 目前手術費有兩種常見的理賠類型,分別是:比例型、總限額型。

比例型:會依照手術的等級比例去限額給付。條款後面會有一張手術等級表,理賠會依據手術表所列的限額去理賠,手術等級越高(越危險或是越複雜)的限額就會越高,反之越低。譬如:鼻息肉切除術可能就因為手術較為簡單,限額就會較低;心臟移植手術可能就會因為難度較高,限額就會便比較高。實際金額比例還是要以購買的商品為準。 總限額型:手術不分等級,給予一個最高的限額,限額內實支實付。譬如:手術限額上限20萬,在20萬內,無論動甚麼手術,花多少就理賠多少。

門診手術費

這一邏輯與手術成本類似,但它只是成為一種不需要住院的手術行為。 例如,盲腸切除術、包皮切除術、結石切除術等,這些門診手術項目由於醫療進步可以在不住院的情況下完成,等等。 一些保險公司在實際醫療費用方面沒有門診手術的索賠,所以你可以在選擇商品時稍微評估一下![1]

醫療費用(雜費)

雜費主要理賠的是,健保不給付的必要醫療自費項目,像是藥物、耗材等等…。常聽到的像是標靶藥物、心臟支架、止痛針、水晶體等等,一樣是在限額內花多少賠多少的模式。


一些保險公司會支付比上述項目更多的自付保險,例如重大疾病、輔助設備(假肢)、癌症、剖腹產等。。 事實上,它主要是商品本身。 請記住,醫療自費保險的目的是什麼? 不要被「附加」保護所吸引,忽視自費保險的本質!


影片

【「實支實付」一定要知道的那些事!】-不懂保險‧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