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對不起,紫羅蘭(劉和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對不起,紫羅蘭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對不起,紫羅蘭》中國當代作家劉和清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對不起,紫羅蘭

談到養花的話題,敝人頓覺汗顏,吾輩雖喜賞花,然,賦閒多年仍對養花技巧依然是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興趣索然。

養花雖然無需一畝三分地,若有心養花倒也不難,居家樓宇陽台一隅,養上幾盆心儀的花,投入些許時間及精力,然後上百度搜索養花技巧,再依葫蘆畫瓢,如此照搬一番,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心儀的花兒回報主人的匠心,定是妥妥的賞心悅目。

賦閒之後,「自此光陰歸己有,從前日月屬官家」,敝人曾有心利用陽台寶貴空間養上幾盆心儀的花,一來閒情逸緻,陶冶情操;二來裝點陽台空間,給有限的時間塗上一抹豐富的色彩,提升休閒生活品位,可謂益處多多。

理想總是很豐滿,現實卻總是很骨感,滿以為賦閒之後,大把的好時光可以任憑自由支配,未曾料到,敝人這邊安逸的帷幕剛剛拉開,那邊遠在千里之外的孫輩召喚的高亢號角已然吹響,吾輩責無旁貸,義無反顧,馬不停蹄,千里赴任,一去便是十個春秋成為過往;其間,家成為客棧,離多留少,陽台養花的欲望早已成為奢望,導致有心養花身不由己,欲聞花香只待月季跳牆的無奈局面困擾多年。

不過,值得欣喜的是,十年前敝人離家赴任時,隨意栽下的三盆紫羅蘭花,歷經十年歲月風霜雨雪的大考,至今,依然亭亭玉立,昂揚向上,浪漫溫馨,艷麗如初,不離不棄,守望在七米陽台,如同打入冷宮的香妃,擁抱淒涼,獨自芬芳,終老歲月,用它一抹含蓄的紫色溫柔,無聲地證明它的堅忍與倔強,彰顯它的執着與優雅。

當下,每當敝人聚焦凝視紫羅蘭那挺立的繁茂枝葉及粉里泛紫花辨的微笑,仿佛聽見紫羅蘭在輕輕訴說它的經年失寵,訴說主人的嚴重失職……。

是啊!自從十年前敝人將紫羅蘭請進自家陽台之後,敝人竟然忘記紫羅蘭你也是一枚鮮活的生命,同樣需要關愛與呵護,可是,十年中敝人離多留少,全身心忙於含貽弄孫,全然淡忘了家中陽台紫羅蘭的存在,沒有為其施過一次肥,除過一次草,松過一次土,僅僅是人在家時,象徵性地給紫羅蘭澆幾勺素水,算是對紫羅蘭的存亡作過一點良心的行為。

如今,面對紫羅蘭頑強、堅忍、柔美的倩影,敝人竟然擺出十年中大部份時光不在家貌似充足的理由,企圖逃避十年中對紫羅蘭欠下的呵護之債,想必,倘若紫羅蘭會說話,斷然不會原諒敝人的嚴重失職與冠冕堂皇的理由……

每每想到這些,敝人心海對紫羅蘭油然滋生絲絲憐憫,紫羅蘭啊紫羅蘭,你雖然擁有雅致的名號,卻沒有牡丹花的高貴與華麗,也沒有月季花的嫵媚與嬌魅,更沒有桂花的飄逸與神韻、荷花的靜美與清朗,你畢竟是草花一枚,與四季同軌,從不顯山露水,從不與百花爭艷,只悄然默守自己的一份紫色溫柔。正因為你的低調與隱忍,大凡文人墨客都吝嗇為你賦詩潑墨,歌功頌德,所以,你的優雅與溫柔被忽略,被遺忘,被世俗深深掩藏,在所難免……

敝人才疏學淺,既無詩人浪漫與豪放之才氣,更無作家學富五車、文采飛揚之妙筆,今天謹以自家陽台三盆紫羅蘭主人之身份,拼砌了一堆讚美紫羅蘭的大實話,權當是對自家陽台紫羅蘭的失寵,說聲對不起……。

2023/6/30[1]

作者簡介

劉和清,男,漢族,1953年10齣生,大專文化,高級政工師,冶鋼集團2013年退休人員。現居箭樓下社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