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對己匯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對己匯票是中國的一個專有文化術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名詞解釋

對己匯票,又稱己付匯票,是指出票人以自己為付款人的匯票,即匯票的出票人和付款人為同一人。

出票人

出票人又稱為「發票人」,出票人簡單地講,便是開立票據的人,其主要責任保證該匯票被承兌或付款。

商業承兌匯票與銀行承兌匯票主要區別是:商業承兌匯票的出票人是工商企業,銀行承兌匯票的出票人是銀行。

出票人的條件:

向銀行申請辦理匯票承兌的商業匯票的出票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在承兌銀行開立存款帳戶;

(2)信用狀況良好,並具有支付匯票金額的可靠資金來源;

(3)與承兌銀行具有真實委託付款關係。

付款人

付款人,即對商業匯票金額實際付款的人。其有以下情況:

1、在出票人是債務人時,其相對債權人成為票據收款人,到期後相對債權人可持商業承兌匯票向出票人的開戶銀行提示承兌,由該銀行從出票人的銀行存款中代為付款,出票人是實際付款人;或者根據與出票人的約定,該債權人向與出票人有資金關係的其他工商企業提示承兌,該工商企業向該債權人付款並成為實際付款人。

2、在出票人是債權人時,其相對債務人收到票據後,可持票向其開戶銀行提示承兌並供應充足的資金,由該銀行從該債務人的銀行存款中向出票人代為付款,該債務人是實際付款人;或者根據與出票人的約定,該債務人將收到的票據,向與其有資金關係的其他工商企業提示承兌,再將承兌的票據還給出票人,該工商企業向出票人付款並成為實際付款人。

匯票

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託付款人在見票時或者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匯票的特徵如下:

(1)匯票是一種支付工具。

(2)匯票需在確定的日期內支付。

(3)匯票支付以無條件為前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