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馬過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馬過河》是一則胎教故事[1]

胎教一詞源於我國古代,最早出現在西周時期[2],現代醫學也已經證明了,生活在媽媽子宮裡的胎兒是個能聽、能看、能感覺的小生命,媽媽對外界事物的感受都能通過某種途徑作用於胎兒。所以媽媽們在懷孕的時候應該加緊與胎兒之間的交流,對他施以良性刺激,以豐富胎兒的精神世界。

在胎教中,給胎兒講故事是一項不可缺少的胎教內容,讓胎寶寶接受美的薰陶,都可以讓胎兒「見多識廣」。講故事時孕婦應把腹內的胎兒當成一個大孩子,向他(她)娓娓道來,通過語言神經傳遞給胎兒,使得胎兒不斷地接受客觀環境的影響,在不斷變化的文化氛圍中發育成長[3]

故事內容

有一天,媽媽把小馬叫到身邊說:「小馬,你已經長大了,可以幫媽媽做事了。今天你把這袋糧食送到河對岸的村子裡去吧。」小馬非常高興地答應了。他馱着糧食飛快地來到了小河邊。可是河上沒有橋,只能自己淌過去。可又不知道河水有多深呢?猶豫中的小馬一抬頭,看見了正在不遠處吃草的牛伯伯。小馬趕緊跑過去問到:「牛伯伯,您知道那河裡的水深不深呀?」

牛伯伯挺起他那高大的身體笑着說:「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小馬高興地跑回河邊準備淌過河去。他剛一邁腿,忽然聽見一個聲音說:「小馬,小馬別下去,這河可深啦。」小低頭一看,原來是小松鼠。小松鼠翹着她的漂亮的尾巴,睜者圓圓的眼睛,很認真地說:

「前兩天我的一個夥伴不小心掉進了河裡,河水就把他捲走了。」小馬一聽沒主意了。牛伯伯說河水淺,小松鼠說河水深,這可怎麼辦呀?只好回去問媽媽。

馬媽媽老遠地就看見小馬低着頭馱着糧食又回來了。心想他一定是遇到困難了,就迎過去問小馬。小馬哭着把伯伯和小松鼠的話告訴了媽媽。媽媽安慰小馬說:「沒關係,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小馬和媽媽又一次來到河邊,媽媽這回讓小馬自己去試探一下河水有多深。小馬小心地試探着,一步一步地淌過了。噢,他明白了,河水既沒有牛伯伯說的那麼淺,也沒有小松鼠說的那麼深。只有自己親自試過才知道。

小馬深情地向媽媽望了一眼,心裡說:「謝謝你了,好媽媽。」然後他轉頭向村子跑去。他今天特別高興,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胎教故事注意事項

1、為了讓母親的感覺與思考能和胎兒達到最充分的交流,最好是保持平靜的心境並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2、在念故事前,最好先將故事的內容在腦海中形成影像,以便比較生動地傳達給胎兒[4]

3、如果沒有太多的時間,只能匆匆地念故事給胎兒聽[5],至少也要選擇一頁圖畫仔細地告訴胎兒,儘量將書畫上的內容「視覺化」地傳達給胎兒。

4、在選擇胎教書籍[6]時,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自以為寶寶會喜歡哪些書籍,儘量廣泛閱讀各類書籍。

視頻

小馬過河 相關視頻

語言胎教的奧秘
聽故事對寶寶好處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