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鳥依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鳥依人(拼音:xiǎo niǎo yī rén)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舊唐書·長孫無忌傳》。 「小鳥依人」的原義是像小鳥依偎着人一樣;比喻依附權貴,也泛指在窘困的情況下依附於人;後多用來形容女孩子或者小孩子嬌小可愛的樣子;在句子中一般作定語、狀語,含褒義。[1]

[]

成語辨析

小鳥依人—楚楚可憐 「小鳥依人」與「楚楚可憐」都形容女孩子嬌小、惹人憐愛,但是意義有所不同:「小鳥依人」強調的是性格乖巧,長相甜美,多用來形容小孩子與體格嬌小的女孩子;「楚楚可憐」強調的是女子的形體讓人忍不住生出憐惜之意,或者表示某人(不一定是女性)的處境可憐。「小鳥依人」還可比喻依附權貴,也泛指在窘困的情況下依附於人。

成語出處

禇遂良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加憐愛。(《舊唐書·長孫無忌傳》) 後世將「飛鳥依人」改為「小鳥依人」。

成語故事

唐代初年,唐太宗任命褚遂良為諫議大夫。有一天,唐太宗有意問他:「你每天都要把我的言行起居記錄在冊,我可以閱讀嗎?」 褚遂良答道:「從古至今,帝王的言行舉止都要如實地記載下來,然而從沒聽說過皇帝自己可以過目的。」 「那假若我有什麼做得不好的地方,你也一樣記載下來嗎?」 褚遂良接着答道:「只要是皇上有過的言行,我都會寫上。」 唐太宗有一次對司徒長孫無忌說道:「我聽說只要君主賢明,大臣們就會剛直不阿,人就擔心缺少自知之明,你們常常當面和我爭論,講述我的功過得失,如今我也要評評你們的優點與缺點。」 唐太宗首先評價了長孫無忌,說他知道避嫌才思靈敏,然而帶兵打仗不行。接着評價了高士廉,說他遭遇危難不變節,平日做官也清正廉潔,然而不敢直諫。最後談到了褚遂良,說:「遂良的學問大有進步,性格也是剛正不阿,對朝廷盡忠盡力,對我非常有感情,每天看他一副飛鳥依人的模樣,由不得我不憐愛他呀。」唐太宗臨終前,指着褚遂良和長孫無忌對太子說:「這兩人都是忠臣,只要他們在,你就可以放心。」

成語寓意

褚遂良是太宗的老師,他也像小鳥一樣棲息在皇帝的身邊。這一對書法上的師生朝夕相處,褚遂良當然要像小鳥一樣依在皇帝身邊,儘管褚遂良比李世民大兩歲,這就是等級製造成的視覺效果。如今的女孩子都想找身材高大的男朋友,因此「小鳥依人」不再是等級製造的視覺效果,而變成了性別和身高製造的視覺效果了。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小鳥依人在句子中可充當定語、狀語;含褒義;泛喻少女、小孩幼稚可愛。

運用示例 宋·闕名《宋季三朝正要·二·理宗淳祜四年》:「今嵩之父死如路人,方經營內引。搖尾乞憐,作飛鳥依人之態。」

清·蜀西樵也《燕台花事錄》:「貌白皙而豐潤,性溫婉,客殊落落,而與人交久,輒有小鳥依人態。」

清·馮仙浞《圖繪寶鑑續纂·三·女史·葉文》:「善畫蘭,亦工詩;丰姿綽約,如飛鳥依人。」

清·王韜《淞隱漫錄·七·沈荔香》:「女傍生肘下,若飛燕之依人。」

清·歸莊《送周孝逸游燕序》:「亦有落魄無聊,冀游大人以成名,如飛鳥之依人者,又與余異趣者也。」 蕭乾《栗子》:「一見面不再那么小鳥依人地笑了,第一句話總脫不了:「看報沒有?」讀書時期嘛,幹麼過問政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