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少年游·去年秋晚此園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少年游·去年秋晚此園中》
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詞

《少年游·去年秋晚此園中》北宋學者歐陽修的詞作品。

歐陽修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導詩文革新運動,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義文風和詩風,取得了顯著成績。由於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創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於唐代的韓愈。他薦拔和指導了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散文家,對他們的散文創作發生過很大影響。他的平易文風,還一直影響到元、明、清各代。[1]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少年游·去年秋晚此園中

創作年代;北宋

作品出處;歐陽修全集

文學體裁;詞

作者;歐陽修

作品原文

《少年游·去年秋晚此園中》[2]

去年秋晚此園中。

攜手玩芳叢。拈花嗅蕊,

惱煙撩霧,拚醉倚西風。

今年重對芳叢處,追往事、又成空。

敲遍闌干,向人無語,惆悵滿枝紅。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漢族,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籍貫江西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3]

歐陽修於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後累贈太師、楚國公,諡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

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4]其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5]

視頻

唐宋八大家之韓愈(二)理想照亮現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