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
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詞

《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一首詠雪詞。

此詞上片從閨中人的視角詠雪,下片從冶遊者的視角吟雪,一為居家候者,一為旅途歸人,看似無聯繫,但表達出吟雪之時包含的閨怨之意。

此詞為天聖(1023年-1032年)末年詞人任西京留守推官時在洛陽寫的詠雪詞。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

創作年代;北宋

作品出處;《歐陽文忠公集》

文學體裁;詞

作者;歐陽修

作品原文

《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1]

玉壺冰瑩獸爐灰。人起繡簾開。

春叢一夜,六花開盡,不待剪刀催。

洛陽城闕中天起,高下遍樓台。

絮亂風輕,拂鞍沾袖,歸路似章街。

白話譯文

玉壺裡結了一層光亮透明的寒冰,獸形香爐里的香料也已燃成灰燼。打開繡簾,眺望窗外,才發現夜裡的一場大雪,將樹木花叢點綴得晶瑩透亮,不需要用剪刀裁剪。

洛陽的城闕凌空而起,高高低低遍布樓台,雪花仍如柳絮般在紛紛揚揚地下着,拂過馬鞍,沾上衣袖,約完會的人感覺這回家的路恰似章台街呢。

詞語注釋

⑴少年游:詞牌名,始見於晏同叔珠玉詞》。又名少年游令、小闌干、玉臘梅枝。

⑵獸爐:鑄成獸形的香爐。

⑶春叢:春季叢生的草木。

⑷六花:雪花,因其結晶為六瓣,所以叫六花。

⑸剪刀:喻春風。化用唐賀知章詠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⑹拂鞍:拂過馬鞍。

⑺章街:章台街,漢代都城長安街名,街旁多植柳樹。

作品鑑賞

上片從閨中人的視角詠雪,首先通過室內景寫天氣之寒冷,為下文詠雪作鋪墊。"玉壺"句,室內的王壺上結了一層晶瑩透亮的冰,取暖香爐內的香也燒成了灰燼。接着描寫的視角由內而外。閨中女主人公起床掀開繡簾一看,只見雪花紛紛揚揚,不待剪刀裁剪,樹上仿佛開滿了潔白的六出花朵。

這裡詞人巧妙化用唐詩"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及"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寫大雪紛飛的樣子,形象生動。

下片從冶遊者的視角吟雪,首先從室外着筆。洛陽城中,城闕高聳,樓台高高低低、參差不齊。飄揚着的雪花似迎風飛舞的柳絮,有的拂過行人的馬鞍,有的飄落在他的衣袖上。末句筆鋒一轉,說行人騎馬過街的情形仿佛似走馬章台街。章台街為冶遊場所,這似乎在點明雪中行人的身份--冶遊之人。

詞作上下兩片分別從閨中人和冶遊者的角度寫雪景,看似無聯繫,但一為居家候者,一為旅途歸人,如此,則詞中吟雪之時則包含閨怨之意。

古詩文鑑賞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漢族,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籍貫江西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2]

歐陽修於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後累贈太師、楚國公,諡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

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3]其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4]

歐陽修一生宦海浮沉,曾三遭貶謫,仕途不像晏殊那麼順利,對人生命運的變幻和官場的艱險有較深的體驗。表現這類情感的詞作雖然不太多,但畢竟顯示出一種新的創作方向,即詞既可以寫傳統的類型化的相思恨別,也能夠用以抒發作者自我獨特的人生體驗和心態。他有名的《朝中普·平山堂》(平山欄檻倚晴空)更展現出他瀟灑曠達的風神個性。這種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用詞來表現自我情懷的創作方式對後來的蘇軾有着直接的影響。[5]

視頻

唐宋八大家之韓愈(二)理想照亮現實

秒懂百科歐陽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