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尖葉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萬客莊
圖片來自杉林溪自然教育中心

尖葉槭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尖葉槭

‧英文名稱: Kawakami Maple

‧學 名: Acer kawakamii Koidz.、Acer kawakamii Koidz. var. taitonmontanum (Hayata) Li、Acer kawakamii var. taitonmontanum (Hayata) Li、Acer insulare Makino、Acer caudatifolium Hayata(中國-植物分類學報)、Acer morrisonense Hayata

‧科 名: 楓樹科(Aceraceae)楓樹屬(Acer)

‧別 稱: 尖葉楓、尖尾槭、川上氏槭

‧分布: 特產台灣中央山脈海拔 1,500~2,600 公尺處,多生長於闊葉林上部,森林邊緣或叢林內,常與檜木林混生,族群數量頗多;陽明山竹子湖海拔 650 公尺之硫磺泉地帶亦有生產。[1]


尖葉槭
圖片來自福山植物園

《生活型》

落葉大喬木 《樹幹及枝條的描述》

樹高可達20m,小枝細長、光滑。

《葉的描述》

葉對生,紙質,卵形,先端長尾狀銳尖,基部心形,不整齊細鋸齒緣,偶3淺裂,長7~9㎝,主脈5條,掌狀。

《花的描述》

總狀花序腋生。


尖葉槭
圖片來自福星花園

《果實、種子描述》

翅果,翅作鈍形展開。 《生育環境》

尖葉槭是臺灣特有種,天然分布於臺灣全島中央山脈中高海拔之森林中,常與檜木林混生,族群數量頗多,在北部陽明山竹子湖海拔650m處亦可發現。

《原產地》

臺灣特有種

《其他特性描述》

臺灣產的槭樹類植物約8種,尖葉槭是高海拔地區比較常見的種類之一,在秋冬時節,槭葉轉黃或紅,非常艷麗,是高山的主要紅葉植物之一,頗具觀賞潛力。


用 途:

1. 觀賞:樹形優美,,樹葉至冬季時,落葉前會轉變呈黃色,頗具觀賞價值,為自生之優良樹種,值得加以推廣。

2.木材用途:木材灰白色,材質輕軟,年輪明顯,適合作箱材用。


形態特徵

1.落葉中喬木,枝條細長光滑。

2.葉為單葉,紙質,對生,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10公分,寬3~5公分,葉基鈍、圓或略心形,葉端尾狀漸尖,葉緣有鋸齒,5出脈,葉常有不明顯3分裂,葉柄3~5公分。

3.單性花,雌雄同株,頂生總狀花序,花萼及花瓣均5枚,雄蕊8枚,花柱2枚。

4.翅果黃褐色,2粒種子,向外延伸出刀片狀的翅,翅長約2.5~3公分。

尖葉槭
圖片來自陽明山國家公園
尖葉槭
圖片來自福星花園

生態習性

1.又名川上氏槭,全株光滑,樹形優美,落葉前葉子會轉變成金黃色,形成特殊景觀,也是秋冬季節頗受歡迎的變色葉植物之一。

2.特有種,特產台灣中北部海拔1000~2500公尺森林,杉林溪各步道均有零星分布。[2]


不同季節、不同氣候、不同生長期尖葉槭要注意什麼?

如果種植在地下, 尖葉槭主要依賴於雨水。但是,如果連續 2-3 週沒有降雨,您可能需要適當考慮對植物進行深層澆水。

如果在夏天給尖葉槭澆水,你應該盡量在早上澆水。水溫和根系之間的較大溫差會對根系造成壓力。當外面太熱時,你需要避免給灌木叢澆水。當地面不太冷時,在春天開始覆蓋它們。 植物的年齡很重要。缺水是新種植的植物無法生長的最常見原因之一。建立後,您需要放鬆澆水計劃。 在秋季和冬季減少給它們澆水,尤其是當它們的土壤中含有保水材料時。冬天乾燥的風會使它們乾涸,而新種植的植物在多風的冬季、夏季和秋季可能會面臨乾旱的風險。多風的季節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澆水。

種在花盆裡的會乾得更快,所以需要更多的澆水。一旦您發現它們開花減少,葉子就會開始變乾。 盆栽對水比較複雜,頻率也有波動。始終注意盆栽植物不要坐在水中。避免將它們放在有碟子、碗和托盤的容器中。

秋天澆水過多會使葉子看起來斑駁或發黃。無論您當前的氣候或季節如何,防止過度澆水總是一個好主意。在尖葉槭開始開花的月份裡,您可能想要增加澆水頻率,但一旦它們完全長大就停止澆水。 每 3 到 5 天給他們一次足夠的水,但不要定期給他們喝水。將手指伸入花盆以確保土壤乾燥,如果您不確定時間是否正確,也可以使用濕度計。過多的根腐病會導致它們死亡,因此無論您所在地區的氣候或季節如何,都要小心不要澆水過多或水下。[3]


視頻

屋脊賞楓大雪山、黃色楓葉東勢林場-台灣楓之旅系列08

20180422夏艷楓紅~太平山賞紫葉槭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尖葉槭,認識植物
  2. 尖葉槭,杉林溪自然教育中心
  3. 尖葉槭,Picture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