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尼瑪扎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尼瑪扎西

來自 光明網 的圖片

尼瑪扎西(1966年4月25日-2020年9月5日), 男,藏族西藏扎囊縣人,1985年7月參加工作,199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研究生班自然地理專業研究生,理學博士。二級研究員。 歷任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牧科技交流培訓處副處長、處長,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所長[1],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副院長、院長等職務。

2020年9月5日,尼瑪扎西在出差途中發生車禍,經搶救無效逝世,終年55歲。

2021年2月25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追授尼瑪扎西「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2]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3]

出生日期----1966年4月25日

出生地點----西藏扎囊縣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逝世日期----2020年9月5日

人物生平

1983.07-1985.07西北農學院農學系農作物專業學生;

1985.07-1997.01西藏自治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技術員、育種室主任(其間:1985.07-1986.07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西藏專修班學習;1991.11-1992.05北京師範大學英語專業學習;1992.07-1993.08加拿大莎斯克春大學農學院青稞育種專業學習);

1997.01-2003.03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牧科技交流培訓處副處長、處長(其間:中華全國青聯第九屆委員會委員,西藏青聯副主席,獲第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1995.07-1999.03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研究生班自然地理專業學習,獲理學博士學位);

2003.03-2003.08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牧科技交流培訓處處長、農業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

2003.08-2015.06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其間: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西藏八屆政協委員、中共西藏自治區第六屆委員會候補委員、委員,2010.03-2010.07中央黨校培訓部半年制西藏班學習);

2015.06-2020.06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其間: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第二批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何梁何利基金獲得者;全國政協十二屆、十三屆二次三次委員;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參事);

2020.06- 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黨組副書記、院長。

2020年9月5日17時57分,尼瑪扎西在阿里出差途中,不幸發生車禍,經搶救無效在阿里逝世,終年55歲。

社會兼職

現任西藏自治區作物學會理事長,中國作物學會理事、中國農業信息化學會理事、中國作物遺傳資源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業科技管理理事會常務理事、西藏自治區第二屆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西藏自治區自然科學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副主任員會、西藏自治區政府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常委、西藏自治區科協副主席。

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

尼瑪扎西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主要成就

長期從事青稞遺傳育種與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研究制定了西藏青稞育種目標,主持或參加育成了青稞新品種20個,其中主要選育的"藏青2000"成為了西藏青稞主推品種,占青稞種植面積50%以上;近5年,育成了13-5171-7等高產抗倒伏的突破性青稞新品系;主持實施了種植業科技成果轉化、種植業結構調整、農作物育種、青稞育種與栽培、農業標準化技術示範、新品種示範推廣等科技成果轉化與示範項目,為當地篩選出了新品種、引進了新技術、集成了實用技術、促進了農牧民增收和農業增效,取得技術創新和上億元的經濟的雙重效益。首次在西藏提出了西藏青稞β-葡聚糖含量較高、具有營養保健功能、加強精深加工的觀點並組織有關項目,推動了西藏青稞產業的發展。發起並主持完成了青稞基因組聯合測序,構建了全球首個青稞全基因圖譜,為青稞功能基因組學研究和分子改良奠定了基礎。主持國家支撐計劃項目2項,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2項,國際合作項目4項,其中一篇發表獲得15項自治區科技成果獎,其中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7項;獲得發明專利4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NC、PNAS、BMC Genome等SCI和國內學術刊物發表論文47篇;出版英文專著3部,中文專著6部、主編出版科普圖書18種。

承擔課題

2001.8 -- 主持自治區組織部基於GIS農業生態環境建設規劃項目

2001.11 -- 在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主持山地農業系統評價方法研究項目

1997.4 - 2001.11 主持西藏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GIS技術農業應用等項目

1993.12-1998.4 主持完成自治區重點科攻關項目"農作物不生態區域穿梭育種及作物增產技術研究"

1994.1-1997.4 主持自治區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青稞優良品種選育技術研究"

1995.5-1998.12 參與負責自治區江河辦科技示範項目"一江兩河地區農作物品種更換及綜合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

1996.5 -- 999.7 主持自治區組織部資助項目"保健青稞新品種選育技術研究"

1996.8-1999.8 以山地農業持續發展為研究方向攻讀博士學位

發表論文

尼瑪扎西, 西藏食物安全的前景評價,ICIMOD出版(英文專著)2002.7

尼瑪扎西, 西藏牧業系統變遷,提交聯合國糧農組織 (英文報告), 2001

尼瑪扎西, 西藏高原農業生產潛力分析,國際山地農業研討會,2001, 尼泊爾

尼瑪扎西, 西藏農業生產系統區劃,地理科學,第19 卷,2000,4期

尼瑪扎西, 西藏食物保障自然資源相對優勢評價,自然資源學報,第15卷,2000, 第四期

尼瑪扎西, 西藏食物生產發展趨勢分析,地理學進展,第18 卷,1999,3期

尼瑪扎西, 西藏食物保障前景與對策研究,中科院博士論文,1999

尼瑪扎西,高寒山區食物生產系統的自然資源評價,西藏農業科技,1998,1

尼瑪扎西,青稞與西藏食物保障:優勢與作用,西藏農業科技,1998,2

尼瑪扎西,山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幾個問題,西藏農業科技,1997,3

尼瑪扎西,青藏高原的自然地域分異與作物種質資源分布特點,西藏農業科技,1997,4

尼瑪扎西,西藏山地資源的特點與優勢,西藏農業科技,1996,3

尼瑪扎西,副主編,西藏農牧實用技術文庫 (藏、漢文),西藏新華出版社,1997

尼瑪扎西,西藏農作物生物多樣性(英文專題研究),提交給 國際山地綜合開發中心的專題研究報告,1997

尼瑪扎西,西藏日喀則縣區域規劃與產業政策(英文專題研究),提交給國際山地綜合開發中心的專題研究報告,1997

尼瑪扎西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尼瑪扎西等,山地發展前景與新作物開發(英文專題研究),提交給國際山地綜合開發中心的專題研究報告,1997

尼瑪扎西,執行副主編,西藏山地持續農業技術,一,二,三冊(藏文)西藏新華出版社,1996

尼瑪扎西,西藏山地特徵與資源特點,西藏農業科技,1996,3

尼瑪扎西,西藏日喀則縣持續農業發展及規劃(英文專題研究),提交給國際山地綜合開發中心的專題研究報告,1996

尼瑪扎西,西藏山地持續農業發展組織機構能力建設高級研討班總結(英譯漢)西藏農 業科技,1996,2

尼瑪扎西,西藏青稞食用營養特點及利用,首屆西藏青年學術年會,拉薩,1995

尼瑪扎西,冬青稞生產潛力分析,首屆西藏青年學術年會,拉薩, 1995

尼瑪扎西,西藏農作物品種中試體系建設,第五屆西藏作物學會學術年討會,拉薩, 1994

尼瑪扎西,西藏青稞傳統食用及加工 (英文),第十五屆北美國際大麥學術討論會, Gelph, 加拿大,1993

尼瑪扎西,西藏青稞品種改良的發展(英文),第十五屆北美國際大麥學術討論會, Gelph, 加拿大,1993

人物事跡

尼瑪扎西長期致力於西藏農牧業科研和脫貧攻堅事業,帶領團隊與田野為伴、與青稞為友,刻苦鑽研、敢為人先,破解青稞「基因密碼」,選育青稞新品種,創造了青稞高產紀錄,被群眾親切稱為「青稞博士」。

尼瑪扎西是西藏第一位藏族農學博士、農作物育種首席科學家。2020年9月5日,在阿里地區開展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途中,突遇車禍不幸殉職,用生命踐行「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農戶家中」的初心使命。

在青稞增產中逐夢,在脫貧攻堅中圓夢。尼瑪扎西放棄國外高薪待遇,歸國投入到心愛的青稞育種事業。他領銜創立自治區第一個青稞分子生物學遺傳育種實驗室,建設青稞育種加代與擴繁基地,研究加速青稞等喜涼作物的育種進程。3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先後主持選育出20多個青稞新品種(系),研製12項西藏農作物標準化栽培技術,累計示範推廣新品種新技術1300餘萬畝,為西藏年糧食總產量突破100萬噸作出重要貢獻。尼瑪扎西培育的青稞良種在西藏覆蓋面積達到95%以上,66個貧困縣區超過30萬貧困人口從中受益,實現年人均增收500元以上,推動西藏青稞總產量突破80萬噸,經中國農科院效益測評,經濟效益超過27億元。「藏青2000」等優良青稞品種還被推廣到四川、青海、甘肅和新疆等省區,助推當地青稞種植增產10%以上。

尼瑪扎西堅持事業至上、工作第一,加班成了他的工作常態。因長期超負荷工作、身體透支嚴重,2013年春末組織安排尼瑪扎西到成都輪休調養。剛到沒幾天,他接到白朗縣良種推廣駐點人員電話反映青稞出苗問題,立即放棄休養趕回西藏、奔向田間地頭,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直到查明原因、研究確定補救措施。尼瑪扎西着力打造一流創新團隊、推動科技富民,在他的積極努力下,申報組建省部共建青稞氂牛國家重點實驗室、西藏農科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西藏農口院士專家工作站以及農產品開發與食品科學研究所等4個研究所,建成西藏首個水肥一體化、全程機械化的萬畝馬鈴薯繁育基地等,為加快西藏農牧業轉型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科技和人才支撐。

獲獎情況

2001-- 獲第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00-- 獲第四屆中國青年科技創新獎的中國優秀青年科技創新獎"

2000-- 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2000-- 藏青539優良品種選育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0-- 西藏農作物品種大面積退管技術研究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6-- 獲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伊利達優秀研究生獎

1995-- 冬青稞生產潛力分析,獲首屆西藏青年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1993-- 藏青85優良品種選育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3-- 西藏農作物品種系譜分析,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2020年2月,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專項獎勵記大功。

2021年2月25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追授尼瑪扎西"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

2021年3月8日,獲得2020年度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履職獎。

2021年6月28日,被中共中央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21年11月,被評為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

2021年11月29日,入選第七屆中華農業英才獎獲獎人選名單。

視頻

尼瑪扎西:一生追逐青稞增產夢 2020年11月2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