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山東大學(威海)創建於1984年,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 工程[1]」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山東大學在威海設立的一個校區。學校在「統分結合、優勢互補、各具特色、一體發展」的「大山東大學」發展架構下,山東大學決定將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更名為山東大學(威海),為構建一校三地(濟南、青島、威海)辦學的山東大學系統奠定了基礎。

學校簡介

學校坐落於最適宜人類居住的美麗濱城威海,校園景色怡人,山、海、湖、林皆具,文化底蘊深厚。學校占地1600餘畝,建築面積40餘萬平方米,現有12個學院和3個教學部,42個本科專業,57個碩士專業,19個博士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和藝術學等七大學科門類,已形成了培養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留學生等多層次的教育體系。現有全日制統招本科生13900餘人,博碩士研究生1000餘人;教職工120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17(360餘)人,博士、碩士生導師[2]215人。

教學設施

學校基礎教學設施完備。主體建築12層、面積2萬多平方米的全開放圖書館擁有中外文藏書110餘萬冊,電子圖書250萬冊;教學、科研實驗室63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1萬餘台,擁有完備的語音室、自主學習室、多媒體教室。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支撐,按照「加強基礎、發展內涵、提高質量、建設特色」的工作思路,堅持全方位開放式發展戰略、教育創新戰略和人才強校戰略,實現學校學術競爭力、社會影響力和國際化水平的三大提升,切實抓好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隊伍建設三項重點,着力打造「空間科學」、「海洋科學」和「韓國教育與研究」三大特色,全面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整體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致力於培養中國最優秀的本科生。

特色課程

學校秉承並弘揚山東大學的優良傳統和校風,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學校大力加強質量工程建設,已有國家級和省級精品課程12門,朝鮮語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另有省級品牌專業及特色專業8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國家級規劃教材5部,省級優秀教材5部,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3門,擁有光學天文與日地空間環境、應用海洋生物學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法律方法省級重點研究基地;學校鼓勵學生積極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每年劃撥大量專項經費用於資助國家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智能汽車競賽、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競賽、「挑戰杯」等學術科技競賽及科研立項,近三年獲得國家獎40餘項,省級一等獎、二等獎180多項。

學校不斷優化科研環境,提升科研實力。近幾年先後承擔國家社科重點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科技部、教育部、山東省科技攻關、山東省自然基金等項目及其它各級各類科研項目400餘項,獲國家及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數十項,學校的科研實力大幅攀升。  學校大力實施「三跨四經歷」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跨學科(院)、跨學校、跨國境」的交流學習,大力推進學生的「第二校園經歷」、「海外學習經歷」、「社會實踐經歷」和「本校經歷」學習。目前,我校「海外學習經歷」項目內容包括「短期訪學項目」、「一年訪學項目」、「雙學位教育項目」、「公派自費項目」等多種形式,涉及美國、英國、法國、瑞典、日本、韓國等9個國家及我國香港、台灣地區的近40多所高校,滿足了越來越多的學生赴海外高校學習的需要。同時,在校生還可通過校際交流,到國內24所「985」、「211」著名高校進行為期一年或一學期的交流學習,體驗第二校園文化。學校要求所有學生參與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

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應用學科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交叉學科複合人才培養、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以及山東大學校級特色試驗班學生選拔方面,錄取到威海校區的學生與濟南各校區學生機會均等。學生在威海校區圓滿完成學業後,由山東大學頒發統一的畢業證書。同時,10%以上的應屆畢業生被免試推薦到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以及國家級科研院所攻讀研究生學位。

視頻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相關視頻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考研規劃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留學生為威海提建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