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寺(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寺》

作品名稱:《山寺》

創作年代:唐代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作者:杜甫

《山寺》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首聯寫山下所見山寺,僧人寥寥,山園路高;頷聯寫山寺禪院景象,石竹叢里麝香安眠,金桃掛枝鸚鵡輕啄;頸聯和尾聯寫登上山寺所見所感,山腳亂水,山上窟龕;重閣晚望,歷歷在目。這首詩純用白描手法描寫登麥積山所見景色,語言清新自然,毫無雕刻塗飾的痕跡。聲律諧美,對仗整齊。山勢形狀,崖龕構造,花鳥動靜,宛然在目。

原文

譯文

荒涼的山寺里和尚很少,蜿蜒的小路愈盤愈高。

麝香在石竹叢里安睡,鸚鵡悠閒地啄食金桃。

亂流的溪水行人可以趟過,懸崖上建構的屋宇十分牢靠。

登上山頂的高閣天色已晚,百里之外還能望見飛鳥的毫毛。 [2]

賞析

首聯先寫眼前近景:麥積山寺剩下不多的僧人;再寫野眺遠景:麥積山的形狀和曲折盤旋的小道。由近及遠,天然工巧,十分精絕。

領聯一個「眠」,出了麝香鳥的疲倦;一個「啄」,出了鸚鵡的貪饞。此聯不但對仗工整,而且色彩明麗。雖值秋季,但字裡行間躍動着春天的旋律,給人心理上一種愉悅的美感。

首聯和領聯描述了戰亂對山寺的影響。僧人或參戰,或逃跑,已所剩無幾。而麝香、鸚鵡卻怡然自得,不知人間變故。

頸聯寫遊人登上麥積山,要通過山峽上縱橫流淌的涓涓溪流。「懸崖」句,仇兆鰲引《玉堂閒話》云:「麥積山,梯空架險而上,其間千房萬室,懸空躡虛,即『懸崖置屋牢』也。」這兩句寫出了麥積山的險峻和詩人的興致。

尾聯接近傍晚,詩人登上了麥積山,看到了山頂上重重疊疊的樓閣台榭,山寺的長老就住在那裡。憑檻遠眺,那百里遠的景物盡收眼底。

這首五言律詩,每句都是一幅色彩絢麗的圖畫,可謂「詩中有畫」。綜覽全詩,不但格調清新,對仗工整,而且描摹景物近景遠景相互配合,使全詩的意境明麗悠遠,讀之令人賞心悅目。這首詩的寶貴不只在為我們展現了極為優美的如畫山水,更寶貴的是為後人記錄了當時在秦地數量很多的麝和鸚鵡的事實。麝因有珍貴的麝香,鸚鵡因美麗而能學人言,長期遭致濫捕濫殺,在這一地區相繼滅絕了。高遠得接近仙境的寺廟尚且如此,戰亂對社會的破壞就更難以言表了。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現鞏義市)。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人稱「詩聖」,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集》傳世。因在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從八品小官)。入蜀後曾在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大曆五年(770) 公年五十九。春,在潭州。夏四月,避臧亂入衡州。欲入郴州依舅氏崔偉,因至耒陽,泊方田驛。秋,舟下荊楚,竟以寓卒,旅殯岳陽。[3]


參考資料

  1. 山寺, 詩詞名句網,
  2. 山寺, 古詩文網,
  3. 杜甫簡介與生平, 華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