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茴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茴香(學名:Carlesia sinensis)為傘形科山茴香屬下的一個種。矮小草本,產自遼寧山東。生於海拔300—950米的山峰石縫。

形態特徵

根粗長,密生纖維質葉鞘殘留物。

基生葉多數,矩圓形,長3~9厘米,3回羽狀全裂,最終裂片條形,長5~10毫米,寬約1毫米,邊緣內折;葉柄長2~8厘米,基部具鞘。花葶多數,有時分枝。

復傘形花序頂生;總苞片多數,條形,長約1厘米;傘幅10~20餘,長1.5~3厘米;小總苞片多數;條形,長3~5毫米;花梗多敷,長約2毫米;花白色;花瓣倒卵形,頂端2裂,基部收縮,中間凹,有內折的小舌片;萼齒明顯,果期宿存,萼片反卷;子房有毛,花柱特長,與果等長或稍長。

果實

雙懸果矩圓狀卵形,長4~5毫米,有疏毛,先端稍收縮,果棱絲狀,稍凸起。花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950米的山峰石縫。模式標本采自山東煙臺。

分布範圍

產遼寧、山東。

主要價值

可做香料,也有食用和藥用價值。[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