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西晉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西晉中

來自網絡的圖片

山西省轄地級市 晉中市,山西省轄地級市,位於山西省中部,東依太行山,西臨汾河,北與省會太原市毗鄰,南與長治市、臨汾市相交,東北與陽泉市相連,西南與呂梁市接壤。晉中市下轄2個市轄區、8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總面積16400平方千米。 截至2021年底,晉中市常住人口3389953人。

晉中是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早在百萬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留有百餘處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許多名人名臣出生於此。明清時期,晉中商人創造了「縱橫歐亞九千里、稱雄商界五百年」的奇蹟,以「貨通天下、匯通天下、富甲天下、誠信天下、家國天下」著稱,也孕育了彌足珍貴的太行精神。晉中屬太原都市核心區、山西中部城市群組成部分、山西乃至華北地區重要的區域性交通樞紐和物流基地,市城區緊臨省會太原,與太原形成「三縱十橫」路網體系

2021年,晉中市地區生產總值1843.4億元,比上年增長6.8%。

中文名晉中市外文名Jinzhong行政區劃代碼140700行政區類別地級市所屬地區中國山西省地理位置山西省中部偏東面 積16400 km²下轄地區2市轄區、8縣、1縣級市 [1] 政府駐地榆次區電話區號0354郵政編碼030600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人口數量3389953 人(2021年常住人口)著名景點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榆次老城、常家莊園、喬家大院、平遙古城等火車站晉中站、榆次站等車牌代碼晉K地區生產總值1843.4 億元(2021年)

歷史沿革

商代,境內散布着商朝的方國轡方(今晉中西部和呂梁市)、箕(今太谷區東)、雀(今介休市附近)和燕京戎等部落。

西周初年,境域為華夏族和戎狄遊牧部落雜居之地。春秋時期,多屬晉國領地,東部另有白狄族所建肥國(都今昔陽縣)。周靈王十六年(前556年),晉平公將「昭餘祁」(今山西中部)作為食邑封給大夫祁奚,稱為祁邑,範圍包括晉中大部分地區。周敬王六年(前514年),晉國將祁邑分置為7縣,境內有祁(今祁縣東南)、鄔(今介休市東北)、塗水(今榆次區西南)、馬首(今壽陽縣南)4縣。

戰國初期,仍為晉國領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趙、魏、韓三家分晉,境地分屬三國。趙國強盛後,大部分地區歸趙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全國後,推行郡縣制,境內置榆次、陽邑、祁、中都、鄔、界休(今介休市東南)、馬首7縣,屬太原郡(治晉陽)轄。

西漢初年,全境為代王恆領地。漢平帝時(1~5年)分屬并州刺史部太原郡、上黨郡和西河郡。其中,榆次(馬首併入)、陽邑(今太谷區,周襄王年間為晉大夫陽處父食邑,故名)、祁、京陵(今平遙縣東北)、中都(今平遙縣西南)、鄔、界休7縣屬太原郡;沾縣(治今昔陽縣,領昔陽縣及和順縣北部)屬上黨郡;平周縣(今介休市西境)屬西河郡。王莽新朝時,各縣隸屬未變,部分縣名有所變化,榆次改太原亭,陽邑改繁穰,祁改示,京陵改致城,界休改界美。東漢建立後,各縣復舊稱。東漢末年,境內置樂平郡(治今昔陽縣巴洲村),領樂平(今昔陽縣)、沾縣2縣;廢平周縣;新置轑河縣(今左權縣),屬上黨郡。其餘榆次、陽邑、祁、中都、京陵、鄔、界休7縣仍歸太原郡。

三國時,全境歸魏國并州統轄,分隸於太原、上黨、西河、樂平4郡。榆次、陽邑、祁、鄔4縣隸太原郡,轑河縣屬上黨郡,中都、京陵、界休3縣屬西河郡,樂平、沾縣2縣屬樂平郡(後廢)。西晉時,境地仍歸併州統轄,分屬於太原國(太原郡改)、上黨郡、樂平郡(泰始中年復置)、西河國(西河郡改)4郡國。其中,榆次、陽邑、祁、中都、京陵、鄔6縣屬太原國,武鄉縣(泰始年間從涅縣分置,治今榆社縣社城鎮)屬上黨郡,沾、樂平、轑陽(轑河縣改)、壽陽(太康年間置)4縣屬樂平郡,介休(界休縣改)屬西河國。十六國時期,鄔、介休縣廢,其餘各縣先後為漢(前趙)、後趙、前燕、前秦、西燕、後燕統治。

北魏時期,實行州、郡、縣制,郡縣興廢不定,分合頻繁。境內初置鄉郡(治今榆社縣社城鎮,太和十五年遷至今武鄉縣故縣鎮),仍置并州樂平郡(太武帝時廢,孝明帝時復置),領樂平(太平真君九年廢,孝昌二年復置)、遼陽(孝昌二年轑河縣改)2縣,其餘縣屬并州太原郡、上黨郡和汾州西河郡。屬太原郡的有榆次(太平真君九年併入晉陽)、平遙(北魏始光元年,平陶縣由今文水縣遷至京陵縣境,因避太武帝拓跋燾名諱,改名平遙縣,同時裁京陵入平遙縣)、中都(太平真君九年,由平遙縣遷榆次縣境,同時轄原壽陽縣地;原壽陽縣遷至大陵城南)、鄔(太和十九年復置)和陽邑、祁、沾6縣;屬於西河郡的有介休(太和八年復置,地址在今介休城東南12.5千米處。不久被胡人攻破,介休縣一度喬遷外地)。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晉中全境屬東魏。興和四年(542年),在介休縣僑置平昌縣(今介休市),隸定陽郡,寄居介休30年。東魏武定八年(550年),北齊取代東魏,全境遂歸北齊控制,境內仍置并州樂平郡,新置梁榆縣(今和順縣),樂平郡領樂平、梁榆2縣;其餘中都、陽邑、壽陽(原壽陽縣境置)、平遙4縣屬并州太原郡。期間,廢鄔縣;裁祁縣入平遙;介休縣併入永安縣(今孝義市);遼陽縣併入梁榆縣。另外,境內有僑置郡、州4個,即定陽郡(由今吉縣地僑置介休30餘年)、南朔州(因遷朔州軍人戍守而設,在今介休城東南12.5千米處,只領軍人,不轄郡縣)、朔州(僑置壽陽)、燕州(僑置壽陽縣西南燕竹)。北齊承光元年(577年),北周滅北齊,全境悉歸周。北周宣政元年(578年),改定陽郡為介休郡,復置介休縣(次年改平昌縣),介休縣屬介休郡;其餘中都、陽邑、壽陽、平遙、樂平、梁榆縣隸屬未變。僑置南朔州、燕州廢止。

隋朝統一後,取消郡級建制,行州、縣兩級制。介休郡改設介州,領平昌(開皇十八年改介休縣)、靈石(開皇十年平昌縣析置,十八年改屬呂州)、平遙、清世(開皇十六年平遙縣析置,治今平遙縣東青村,大業初年廢)等縣。開皇十六年(596年),境內設遼州,治樂平,領樂平、遼山(開皇十年置,原為遼陽縣)、東山(開皇十六年樂平縣析置)、交漳(開皇十六年遼山縣析置)4縣。其餘縣屬並、韓2州。屬并州的縣有壽陽、中都(開皇十年復榆次名)、祁縣(開皇十年復置)、和順(開皇十年梁榆縣改)、遼山(開皇十六年改屬遼州)、平城(開皇十六年和順縣析置,治儀城)、太谷(開皇十八年陽邑縣改)等縣;屬韓州的有榆社縣(開皇十六年從鄉縣分置,治今榆社縣社城鎮)。大業二年(606年),裁遼州及東山縣(併入樂平)、交漳縣(併入遼山)、榆社縣(併入鄉縣)。大業三年(607年)又改州為郡,行郡、縣二級制。至大業十二年(616年),全境分屬於太原、西河(介州改,後廢)2郡。祁縣、壽陽、榆次、太谷、樂平、和順、遼山和平城8縣屬太原郡;介休、平遙、靈石3縣屬西河郡。義寧元年(617年),復置榆社縣,並於介休縣重置介休郡,於霍邑(今霍州市)置霍山郡,全境由太原、介休、霍山3郡領屬。即祁縣、壽陽、榆次、太谷、樂平、和順、遼山、平城、榆社9縣屬太原郡;介休、平遙2縣屬介休郡;靈石縣屬霍山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淵、李世民父子建立唐朝。唐初實行州、縣兩級制。境內復置介州(介休郡改),領介休、平遙2縣;其餘榆次、太谷、祁縣、壽陽、樂平、平城、和順、遼山8縣屬并州;靈石縣屬呂州(霍山郡改);榆社縣屬韓州。武德三年(620年),境內置太州(治太谷區),領太谷、祁縣2縣;置遼州(治樂平縣),領樂平、遼山、和順、義興(武德三年和順縣析置,治今和順縣儀村)4縣;置榆州(治榆社縣),領榆社、平城、偃武(武德三年榆社縣析置,治今榆社魏城村)3縣;壽陽縣改屬受州(武德三年置,治今盂縣);其餘縣隸屬不變。武德六年(623),廢太州、榆州,太谷縣、祁縣仍歸併州轄;義興縣併入和順縣,偃武縣併入榆社縣,榆社、平城2縣改屬遼州;受州徙治壽陽縣,轄壽陽、樂平2縣;遼州由樂平徙治遼山縣。武德八年(625年),遼州改名箕州,受州遷治賽魚(今陽泉市賽魚村),各縣隸屬不變。從貞觀起,唐朝增設道制,逐漸成為道、州(府)、縣三級制。貞觀元年(627年),廢介州,介休、平遙縣改屬汾州。貞觀八年(634年),廢受州,壽陽縣、樂平縣改屬并州。貞觀十七年(643年),廢呂州,靈石縣改屬汾州。先天元年(712年),箕州改名儀州。至此,各縣分屬於並、汾、儀3州,統歸河東道轄。屬并州的有榆次、太谷、祁縣、壽陽4縣;屬汾州的有介休、平遙、靈石3縣;屬儀州的有遼山、和順、榆社、平城、樂平5縣。開元十一年(723年),并州改為太原府,縣屬未變。天寶元年(742年),儀州改設樂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稱儀州,中和三年(883年)再改遼州。至此,全境分屬太原府和汾、遼2州管轄。其中,遼州轄遼山、和順、榆社、平城、樂平5縣;榆次、太谷、祁縣、壽陽屬太原府;介休、平遙、靈石縣屬汾州府。

五代十國時期,全境相繼為晉唐、後唐、後晉、後漢、北漢領屬。州、縣建置基本未變。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滅北漢,統轄晉中全境。同年,晉陽城毀,并州治所遷至榆次。七年(982年)移治唐明鎮(今太原城區)。北宋地方行政區划行路、府(州、軍)、縣三級制。晉中統歸河東路,境內設遼州,領遼山(熙寧七年至元豐七年屬平定軍)、和順、榆社、平城4縣;其餘縣屬太原府、汾州、平定軍。其中,榆次、太谷、祁縣、壽陽4縣屬太原府,靈石、介休、平遙3縣屬汾州府;樂平縣歸平定軍(太平興國二年置,治今平定縣)。

金滅北宋,全境歸金統治。金承宋制,設路、州(府)、縣三級。各縣屬河東北路的太原府、平定州、汾州和河東南路的遼州管轄。境內設遼州(天會六年改南遼州,天德三年復稱遼州),領遼山、榆社、和順、平城(貞元二年併入遼山)、儀城(貞祐四年於平城舊址置,治今和順縣儀城村)5縣;榆次、太谷、祈縣(祁縣改,元朝復稱祁縣)、壽陽4縣屬太原府;樂平、壽陽2縣屬平定州;平遙、介休、靈石3縣屬汾州。貞祐元年(1213年),於祈縣北團柏村置幘州,祈縣屬之,貞祐四年(1216年)廢。興定四年(1220年),於壽陽縣西張寨村置晉州;樂平縣改設皋州。幘州、晉州屬河東北路,皋州屬河東南路。

元代實行省、路、府(州)、縣四級制,全境屬中書省之太原路、平陽路。其中,榆次、太谷、祁縣、壽陽4縣屬太原路直轄,平遙、介休2縣屬太原路之汾州管轄;樂平縣屬太原路之平定州;遼州領遼山、榆社(至元三至六年併入遼山)、和順、儀城(至元三年併入和順)4縣,歸平陽路直轄;靈石、小靈石(元初從靈石縣析置,治冷泉關,至元二年省入介休縣)縣屬平陽路之霍州。大德九年(1305年),太原路改冀寧路,平陽路改晉寧路,境內州縣隸屬不變。

明代行布政使司(省)、府(州)、縣三級制。全境屬山西布政使司。境內設遼州直隸州和10縣。遼州(洪武九年遼山縣併入)領榆社、和順2縣;其餘縣屬太原府、汾州府和平陽府。其中,榆次、太谷、祁縣、壽陽4縣直屬太原府,樂平縣屬太原府之平定州,平遙、介休、靈石縣屬汾州府。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靈石縣改屬平陽府。

清襲明制,仍設省、府(州)、縣(散州)三級。全境歸山西省屬太原府、汾州府和遼州、平定州、霍州3個直隸州。境內置遼州1州和10縣。遼州領榆社、和順2縣;其餘榆次、太谷、祁縣3縣屬太原府(3縣與太原府還領屬的徐溝、交城、文水、陽曲、嵐縣、興縣、岢嵐州等共10縣,俗稱「府十縣」);平遙、介休2縣屬汾州府(2縣與汾州府另外所領的汾陽、孝義、石樓、臨縣、寧鄉、永寧州共8縣,俗稱「汾八縣」);壽陽、樂平2縣屬平定州(遼州、平定州所轄4縣,俗稱「東四處」);靈石縣屬霍州。嘉慶元年(1796年),樂平縣降為鄉,仍屬平定州。至此,境內設1州9縣。 民國元年(1912年)5月,廢府級建置,改州為縣。遼州改為遼縣,樂平復置縣。境內設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壽陽、樂平、和順、遼縣、榆社11縣,直屬於山西省管轄。民國二年(1913年),省下設道,由道轄縣。境內除靈石縣屬河東道(治今運城市)外,其餘10縣皆歸冀寧道(治今陽曲縣)轄。民國三年(1914年)4月17日,因與江西省樂平縣同名,經內務部協議,樂平改名昔陽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4月,廢除道制,各縣直屬於省。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聯合抗戰,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八路軍挺進山西開闢抗日根據地,並建立革命政權。由此,形成閻錫山領導的山西省政府劃分的行政區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的行政區兩種政權並存的局面。民國30年(1941)8月,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成立,冀太聯辦撤銷,太行區、太岳區為邊區政府直轄區。同年9月,邊區政府實行新的區劃,昔(陽)東、和(順)東改屬邊區政府太行區第一專區;原太行區的第一、第二辦事處分別改為邊區政府太行區第二、第三專區,各專區設督察專員公署,轄區未變。與此同時,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太岳行署正式成立,按邊區政府對各專區的統一排列,太岳區下轄第七、第八、第九專區,平遙、介休、靈(石)東縣屬第九專區。民國31年(1942)9月,為了紀念左權將軍,邊區政府將遼縣改為左權縣。同年10月,太岳區轄區調整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專區,平遙、介休、靈(石)東及介靈縣(1942年5月,介休同蒲鐵路以南地區與靈石汾河以東地區合併成立介靈聯合縣至次年6月)改屬太岳區第一專區。民國32年(1943)7月,太行區重新調整行政區劃,和(順)東、昔(陽)東縣屬第一專區;和(順)西、昔(陽)西、太谷、榆次(路東)、榆太祁(祁北縣與榆太路西縣合併)、壽陽(路南)、遼西縣和榆(社)北辦事處屬第二專區;左權、榆社、祁縣屬第三專區。

民國34年(1945)日本投降後,昔陽、和順、左權3縣分隔的建置合併為原制。同年11月20日,太行行署成立,太行區調整為6個專區,各區設專員公署。榆次(路東)、壽陽(路南)、太谷、榆太祁、左權、榆社、昔陽、祁縣、和順縣屬第二專區 [2]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5月,晉察冀與晉冀魯豫邊區合併為華北區,太行區改歸華北區管轄,各縣隸屬不變。同年7月21日,晉中全境解放,被分隔的壽陽、榆次、太谷、祁縣、靈石縣陸續恢復為原建置。8月,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設立晉中區,成立晉中行政公署(駐榆次縣尚村,後遷田村),下設3個專區,置專員公署。境內設置第三專區,專署駐太谷縣,轄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5縣及平遙市(1948年8月至1949年9月設);壽陽縣屬第一專區。另外,昔陽、和順、左權、榆社縣仍屬太行區第二專區,靈石縣屬太岳區第一專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年2月,晉中行政公署與太原市政府合併,稱太原市政府,原屬晉中區第一、第三專區的縣相應改屬太原市第一、第三專區。同年5月,太行區調整區劃,分設5個專區,境內置左權專區,專署駐左權縣,轄左權、昔陽、和順、榆社4縣。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華北人民政府將左權專區與太原市第一、第三專區部分地區合併,設立榆次專區,歸山西省管轄。9月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榆次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為省政府派出機構,專署暫駐太谷縣城。9月24日,專署駐地遷至榆次城內。榆次專區轄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榆社、左權、和順、昔陽、壽陽、平定、盂縣13縣和陽泉工礦區。

1950年8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榆次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名為山西省人民政府榆次區專員公署。

1951年4月,榆次專區增轄交城、文水、汾陽、孝義、清源、徐溝6縣。

1952年6月,又增轄臨縣、離石、方山、中陽4縣。此後,清源、徐溝合併為清徐縣;離石、方山合併為離山縣;榆次縣改設榆次市。

1955年2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榆次區專員公署又改稱山西省榆次專員公署。

1958年11月,榆次專區改名晉中專區,設立山西省晉中專員公署,仍為省政府派出機構。同時調整行政區,晉中專區轄7縣2市,即陽泉市(昔陽、盂縣併入)、榆次市(壽陽併入)、太谷縣(祁縣併入)、汾陽縣(交城、文水縣併入)、介休縣(靈石、孝義縣併入)、離石縣(中陽、離山縣合併)、和順縣(左權縣併入)、平遙縣和臨縣。

1959年6月至1961年5月,各縣陸續分設,恢復原建置。

1968年9月,設立晉中地區,成立晉中地區革命委員會,轄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壽陽、昔陽、和順、左權、榆社、平定、盂縣、交城、文水、汾陽、孝義、中陽、臨縣、離石20縣。

1971年4月,交城、文水、汾陽、孝義、中陽、臨縣、離石7縣劃歸新設立的呂梁地區。

1978年5月,改設晉中地區行政公署,仍為省政府派出機構,轄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壽陽、昔陽、和順、左權、榆社、平定、盂縣13縣和榆次市。

1983年7月,平定、盂縣歸屬陽泉市轄,榆次市、縣合併為榆次市。

1992年2月,介休縣改設介休市。

1996年1月,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省級榆次經濟技術開發區,隸屬晉中地區管轄。

1999年9月24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晉中地區,設立地級晉中市。榆次市改設榆次區。

2019年12月9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晉中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撤銷太谷縣,設立晉中市太谷區,行政區域管轄範圍和政府駐地不變。 [1]

參考文獻

  1. 山西晉中,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