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嶺北等處行中書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嶺北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嶺北行省,被中國明代列為中國元代十大實土行中書省之首,政治軍事中心和林。嶺北行省的經濟以農牧業為主漁獵業為輔,農業有很大發展,是漠北最大的農業區之一 。戍軍、居民所需糧谷主要還是依賴中原漢地供應 ,一部分由政府撥給,一部分靠商人販運。元代嶺北境內先後興建了許多城市。從事屯田漁獵的主要是漢軍以及從漢地和西域遷來的農民﹑工匠,嶺北行省的手工業發展也達到歷史上的空前規模。和林、稱海等城是農、牧、漁、商業和手工業中心,也是文化生活的中心,建有各種寺院和儒、醫學校。元政府還為諸王所部配備了儒學教授以及醫學、陰陽學,對促進蒙漢兩族的文化交流起了一定作用。

管轄機構

行省境內各行政區和管轄機構,包括以下幾類:和林路﹑稱海宣慰司和謙謙州地區諸城郭﹑戍軍﹑屯田﹑倉庫﹑工局等,皆由朝廷命官管治。諸王「愛馬」(ayimaq﹐元譯「部」,指蒙古諸王﹑貴族的領民和領地)──拖雷系諸王所部分布在按台山以東至怯綠連河上游,其東為成吉思汗弟搠只哈撒兒(後裔為長者封齊王,分地在今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呼倫湖一帶)、合赤溫(後裔為長者封濟南王,分地在今內蒙古東烏珠穆沁旗及其以北)、別里古台(後裔為長者封廣寧王,分地在今鄂嫩河和克魯倫河中游一帶)三家所部之地,按台山以西至也兒的石河仍屬窩闊台後王禿滿(封陽翟王)。貴戚﹑功臣的「愛馬」──按照成吉思汗的分封,遜都思部千戶鎖兒罕失剌世襲領有薛良格河(今蒙古、蘇聯色楞格河)原蔑里乞部地;八鄰部萬戶豁兒赤世襲領有也兒的石河中游以東的森林地帶;斡亦剌部駙馬(封延安王)世襲管領本部四千戶,仍居故土(今色楞格河上游以北至華克穆河一帶)。其他直屬朝廷的部落,如大澤(今貝加爾湖)東西的八剌忽(Barqu)、火里(Qori)、禿麻(Tumad)、不里牙惕(Buriyad)等部。火里﹑禿麻盛產良馬﹐元朝政府在那裡設置一道牧場﹐飼養系官馬匹,歸太僕寺管轄。諸王﹑貴族各置王傅府或斷事官,管理本部百姓的政刑財賦。蒙古民戶按千戶﹑百戶﹑十戶(也稱牌甲)的十進制組織,在指定的牧地範圍內遊牧居住,由各級那顏(noyan,官人)管轄,上下級有嚴格的領屬關係。千戶、百戶、十戶是嶺北行省境內基本的地方行政單位,因而不置州縣。至大四年(1311),罷諸王所置斷事官,蒙古人犯盜詐者由本管千戶鞫問,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自立行省後,漠北諸王的勢力漸被削弱。 元代後期,改和林行省為嶺北行省。治和林。轄境包括今俄西伯利亞南部、蒙古國、中國內蒙古、黑龍江各一部。

經濟文化

嶺北行省的經濟以遊牧畜牧業為主,農業也有很大發展。和林﹑稱海﹑五條河﹑怯綠連河﹑益蘭州以至吉利吉思等地區,都開闢了屯田。至大元年(1303),和林屯田收粟九萬餘石;同時期,稱海屯田年收穫達二十餘萬石。英宗時(1320~1323),立稱海屯田萬戶府,有戶四千六百多,墾田六千四百多頃。從事屯田的主要是漢軍以及從漢地和西域遷來的農民﹑工匠。哈剌哈孫任行省丞相時,曾命漢軍教諸部落耕作;作為一種救荒措施,行省還多次發給蒙古貧民農具田種,令其耕種自給,可見已有不少蒙古人過著半牧半農的生活。戍軍﹑居民所需糧谷主要還是依賴中原漢地供應,一部分由政府撥給,一部分靠商人販運。大元王朝嶺北境內先後興建了許多城市,除和林及稱海城﹑益蘭州城﹑昔寶赤城等外,搠只合撒兒、別里古台﹑斡亦剌等部貴族都在自己的轄境內建城居住。此外﹐被遷來嶺北各地的中原和西域工匠﹐還建立了不少定居村落。由於各族大批能工巧匠的遷入﹐嶺北行省的手工業發展也達到歷史上的空前規模。工匠有的隸屬於政府的工局﹐有的隸屬於諸王投下。 和林﹑稱海等城是農、牧、漁、商業和手工業中心,也是文化生活的中心,建有各種宗教的寺院和儒﹑醫學校。元朝政府還為諸王所部配備了儒學教授以及醫學、陰陽學,對促進蒙漢兩族的文化交流起了一定作用。

轄境

嶺北行省的轄境東越哈喇溫山(今大興安嶺),至嫩江和松花江流域,與遼陽行省相接界;南臨大戈壁;西達阿爾泰山西麓。東部從斡難河(今鄂嫩河)、克魯倫河中游以東,為成吉思汗諸弟合撒兒、合赤溫、鐵木歌、別勒古台東道諸王的封地;西北至鄂畢河上游直至額爾齊斯河的巴阿鄰部領主管轄地,居住着帖良古、客失迪迷等「林木中百姓」,其南為窩闊台後王的陽翟王封地;駐在唐麓嶺北益蘭州的五部斷事官管轄着葉尼塞河和安加拉河流域的奇爾吉思、撼合納、謙州、益蘭州、烏斯諸部;北至北海(今西伯利亞北部之地),凡附屬元朝的林木中百姓均歸其統轄;東北則包括貝加爾湖周圍的豁里圖麻惕、布里牙惕、巴爾虎諸部以及石勒喀河至額爾古納河一帶。色楞格河流域為遜都思千戶駐地。八河流域為斡亦剌部駐地。克魯倫河上游為成吉思汗大斡爾朵(行宮)所在地。

親王出鎮

嶺北地區是元朝"祖宗根本之地",是原蒙古帝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行政中心區域,諸王所部星羅棋布,各擁有自己的屬民和軍隊。忽必烈定都中都後,它雖然降為元朝的一個邊區,但有元一代(尤其是在元朝的前期),它在政治上仍占有重要地位。 忽必烈即位以後,「忽里勒台」(蒙古帝國上層貴族大會)選汗制度逐漸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但蒙古諸王對皇位仍在窺視。阿里布哥在汗位的爭奪中失敗。1276年爆發昔里吉之亂。據有阿爾泰山以西廣闊地區的窩闊台兀魯思的海都,虎視眈眈,始終把奪取嶺北地區和故都和林作為實現恢復其先人大汗之位的主要目標。凡此諸種原因,促使忽必烈十分重視鞏固其對嶺北地區的統治,把它視為大都的藩屏。 1260年,忽必烈封子那木罕為北平王。出鎮北方,統領諸王的軍隊。1264年,忽必烈特派燕王真金到稱海巡邊撫軍。1265年,忽必烈命那木罕率領嶺北諸王的軍隊進駐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縣永定鎮西北),加強對海都的進攻(《元史》卷134《昔班傳》)。1270年冬,從軍諸王昔里吉、脫脫木兒、明里鐵木兒等反叛,忽必烈急遣伯顏丞相統領蒙古、漢軍北征,打退了叛王的進攻,隨即以侍衛諸軍戍守和林、稱海等地,屯田實邊(元明善《元文類》卷24;《丞相淮安忠武王碑》)。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那木罕改封北安王,仍命出鎮嶺北;二十四年(1287年),置王傅,「凡軍需及本位諸事並以王傅領之」。在此前後,忽必烈又派真金長子甘麻剌到北邊鎮防。 二十六年(1289年),海都乘戰敗甘麻剌之機,占據和林,忽必烈統兵親征,收復和林,命伯顏以知樞密院事之職鎮守和林。

建置

忽必烈即位以前,嶺北地區的軍民行政由大蒙古國的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元史·地理志》載: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建都哈剌和林,「初立元昌路,後改轉運和林使司,前後五朝焉。世祖中統元年,遷都大興,和林置宣慰司都元帥府」。這一年,成吉思汗正在西域攻打花剌子模,沒有隨從征伐的皇后、諸妃等家眷均留居本土,1221年,丘處機前往西域途中,親眼見到了他們所居的斡爾朵(亦即"奧魯"),車帳千百,"車輿亭帳,望之儼然,古之大單于未有若是之盛也"(《長春真人西遊記》)。《元史》所謂"太祖建都和林"的說法當由此而來。其地在今鄂爾渾河上游之西、杭愛山北麓,當時這一帶地方泛稱哈剌和林(突厥語「黑圓石」)。實際上當時還未建城郭,只是成吉思汗的大斡爾朵之一。後來窩闊台汗所建的和林城也不在太祖斡爾朵原地。 至元九年(1272年),和林轉運司設立。大約在至元十九年,改置和林宣慰司都元帥府,作為中書省的派出機構,管理政府所屬軍民和城郭、工局、倉庫、屯田、驛站等事務。 嶺北地區西北部的吉爾吉思、謙謙州(今葉尼塞河上游以南)等處是托雷長妻唆魯禾帖尼的封地。唆魯禾帖尼死後,其封地由幼子阿里布哥一家繼承。至元七年(1270年),忽必烈派漢人劉好禮擔任益蘭州等五部斷事官,往治其地,將該地區納入朝廷直接管轄下,以限制阿里布哥家族的勢力。五部指益蘭州(突厥語,意為蛇,地在今葉尼塞河上游烏魯克木河南)、吉爾吉思、謙謙州、烏斯(今葉尼塞河上游烏斯河地區)和撼合納。此外,昂可剌部(今葉尼塞河與安加拉河合流點以北地區)附屬于吉爾吉思,亦在五部斷事官轄境之內。劉好禮設治於益州(治所在今圖瓦自治州境內,烏魯克木河支流帖列克特河旁,當地稱登帖列克。前蘇聯考古學家曾在此作過考古發掘工作),建城郭、置官署。五部斷事官下設經歷、知事等官員。後諸王脫脫木兒等反叛,據謙謙州、吉爾吉思之地,至元十七年(1280年),劉好禮被迫逃回朝中。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忽必烈改封甘麻剌為晉王,命出鎮嶺北,統領成吉思汗四大斡爾朵及北方諸軍和蒙古本土。晉王駐守克魯倫河上游成吉思汗大斡爾朵之地,置內史府,秩從二品,設內史、中尉、司馬、斷事官等官屬,並在大都置分司;原北安王王府並轉屬晉王(《元史》卷17《世祖紀》)。至元三十年(1293年),元軍越唐麓嶺(今唐努山脈),渡謙河,收復吉爾吉思等五部之地,屯兵戍守。元朝政府曾將吉爾吉思、烏思、撼合納等部人民遷於遼陽行省、大都附近和山東等地,但不可能將他們全部遷離故土。 不在五部之列的有斡亦剌部(活動地區是色楞格河支流德勒格爾河北)。斡亦剌作為蒙古大汗的世戚,是獨立的領地。忽必烈即汗位後,為了拉攏這一貴族集團,選用忽都合的後人供職元朝。元朝又以公主嫁斡亦剌首領耶布甘,分別封為延安公主和延安王,在元朝北疆擔負起「藩翰屏垣之寄」的重任。 嶺北行省統有蒙古本土及其以北地域。其轄境大體是:東至哈剌溫山(今大興安嶺),接遼陽行省;西至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接欽察汗國和察合台汗國;南隔大漠與中書省和甘肅行省轄境接界;北至北海(今西伯利亞北部)之地,凡附屬元朝的林木中百姓均歸其統轄。轄境大體上和晉王所統之地相同。 按照元朝分封制度,嶺北是晉王分藩之地,如同安西王分藩於秦蜀,西平王分藩於吐蕃的情況一樣。按照行政建制,嶺北行省作為元朝中央政府分治北邊的地方最高機構,統轄這一方面所有地區,因此省丞相常以勛舊重臣擔任(朱思本《貞一齋詩文稿》卷1《和寧釋》)。自設立行省後,晉王的權力相對削弱了,王府直接管轄的範圍實際上只限於本位下。行省官員對諸王的無理索要和干預予以拒絕;行省不能決定的事務,則報告中書省議決。

各行政區

和林路、稱海宣慰司和謙謙州地區 諸城郭、戍軍屯田倉庫、工局等,皆由朝廷命官管理。路之下不置州縣。原因是當時嶺北蒙古人民仍是按千戶、百戶的組織作為地方行政單位。元朝政府又先後在和林地區多處屯田,並建立了和林、孔古烈、扎渾、昔寶赤等大倉庫。這些都直屬於政府,隸於和寧路總管府,由朝廷派官管理。還設置了掌管地方治安工作的和林兵馬司(張思明《和林兵馬劉公去思碑》)。 稱海宣慰司治所在稱海城。稱海又譯鎮海(Cingqai),本是13世紀蒙古國大臣的名字。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命他留守後方,總領所俘漢民萬人,闢地屯田,築城阿布罕山北,此城因而得名鎮海城(蒙古語作鎮海八剌哈孫,今蒙古科布多之東)。由於其地近阿爾泰山,處在東西通路的要衝位置,後來成為元朝防守阿爾泰山沿邊一線的軍事重鎮(真金、鐵穆耳、海山都曾在此巡撫或長期鎮守)。至治三年(1323年),曾置宣慰司,改置稱海屯田總管府,其後又恢復了宣慰司的建置。 諸王「愛馬」 (指蒙古諸王、貴族的領民和領地) ,諸王公地是嶺北行省境內的一類特殊政區。每個王領有分屬於他的一部分民事和牧地,稱為「愛馬」,元代漢譯為部,或稱位下(也作投下)。 按照傳統的分配財產習慣,成吉思汗將一部分蒙古民戶分封給其弟、子,各得一份兒(忽必)。後來又劃分了諸弟和諸子的封地。弟搠只哈撒兒封地在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闊連海子(今內蒙古呼倫湖)地區,後裔為長者封齊王;合赤溫封地在兀魯灰河(今內蒙古烏珠穆沁旗烏拉根果勒)南北,後裔為長者封濟南王;鐵木哥斡赤斤封地在哈勒哈河以東;別里古台封地在克魯倫河(今鄂嫩河和克魯倫河)中游,後裔為長者封廣寧王。子朮赤、察合台、窩闊台封地在阿爾泰山以西,總稱西道諸王。 托雷系諸王所部分布在阿爾泰山以東至克魯倫河上游。托雷諸子襲領蒙古本土和絕大多數蒙古千戶。其中阿里布哥諸子的分地在阿爾泰山至吉爾吉思等處;蒙哥之子玉龍答失的分地在札布罕河;忽必烈之孫晉王甘麻剌的分地在克魯倫河上游祖先故地。窩闊台後王圖滿分地照舊是阿爾泰山以西至額爾齊斯河,封陽翟王。其餘諸王的分地所在多不明。 東道諸王分地除斡赤斤和朮赤、察合台領地外,其他諸子、弟領地都應包括在嶺北行省境內。 貴戚、功臣的"愛馬" 按照成吉思汗的分封,遜都思部千戶鎖爾罕史拉世襲領有色楞格河原篾里奇部;八鄰部萬戶豁兒赤世襲領有也兒的石河中游以東的森林地帶;活動地域在吉爾吉思、謙謙州以西,額爾齊斯河以東的脫額列思部,元時仍屬八鄰部萬戶管轄;活動地域在額爾齊斯河以東的田列克部,亦受八鄰部的豁兒赤管轄;斡亦剌部駙馬(封延安王)世襲管領本部4千戶,仍居故土(今色楞格河上游以北至華克穆河一帶)。

其他直屬朝廷的部落 如嶺北行省北境的"大澤"(今貝加爾湖)東西的八剌忽、豁里圖麻、布里牙惕等部。在《馬可·波羅遊記》中將這個地區稱為"巴兒忽地面",並謂其境廣袤達40日程,該地區的部落隸屬於大汗政府。其屬火里、圖麻兩地盛產良馬,元朝在這裡設置火里圖麻麻牧場,屬太僕寺所領全國十四道國家牧場之一(《元史》卷100《兵志·馬政》)。 諸王分民和封地均由受封宗王世代承襲,管轄分民的千戶那顏即成為所屬宗王的家臣。諸王視其地位高低、屬民多寡,各置王傅府或斷事官、府慰、司馬等官,管理本部百姓的政刑財賦。管理所領軍民,並可以成立自己的切薛(近衛軍),形成許多不同層次、大小不等的藩領,然而,他們均統屬於大汗(皇帝),王位的承襲、官屬的設置,都必須得到皇帝的詔准。 嶺北行省境內的基層地方行政單位,是由千戶、百戶、十戶(也稱牌甲)十進制所組成,他們在指定的牧地範圍內遊牧居住,屬各級那顏(官人)管轄,上下級之間有着嚴格的領屬關係。由於按十進制的組織編戶,因而不置州縣。至大四年(1311年)罷諸王所置斷事官,蒙古人犯盜詐者由本管千戶鞫問。設立行省制,使得漠北諸王的勢力大為減弱。 [1]

測驗所

嶺北行省下轄各部叫「嶺北五部」,元初,河南人劉好禮在這裡作五部斷事官,管理地方民政,「......蓋嶺北,遼陽......之邊......今皆賦役之,比於內地」。唐代記載:「其北又距大海,晝長夜短,日沒後,天色正曛,煮一羊胛,才熟,而東方已曙,蓋近日入出之所。"①元人盛如梓的《庶齋老學叢談》便記到:「許獻臣僉事說,盎哥拉(按即昂哥拉)日不落,只一遭黑氣遮日,煮羊膊熟,日又出也。保定劉敬之(按劉好禮字敬之,其父從河南遷保定,故云)往任斷事官,親見之。」為了查明當地情況,以利統治和開發,元太宗還特地派人前往考察,《西使記》曰:「《新唐書》載:『拂菻去京師四萬里,在西海上。』所產珍異之物,與今 日:道里正同,蓋無疑也。」 雖縈迂曲折,不為不遠,不知幾萬里也。 《雙溪集丁零詩》註:「聖朝太宗皇帝嘗詔和端等入北海,往複數年,得日不落之山,未始聞有馬腦、馬蹄之民。」又派人打大隼(既海青,是種大鳥)「騎行四十日過此大平原,即見海洋,洋之岸有一高山,中有隼作巢。」元朝傑出科學家郭守敬制定《授時曆》時,為使曆法更準確,派14名鑒侯官分道四處側影,共設27處測驗所,其中最北就有北海所。 最後說明一下,元人的北海測影所向北達到了北緯63度,不等於元人在東經70度到140度一160度的巨大跨度內都達到過北緯63度。政治地理學和國際法學認為,某國的臣民先到過某地,但未在那裡長期留守、居住,管理統轄,考察.便不等於某地便已是某個國家、政權的疆土地盤,不等於已把某地「劃入了」某國的「版圖」。因為那樣的事例在探險史、地理髮現史、旅行史上是屢見不鮮的。 [2]

地理位置

中國元代行中書省之一。全稱嶺北等處行中書省,是元朝最北方的行省。治和寧(見和林),北至北海之地,西南至也兒的石河(額爾齊斯河古稱),西接欽察汗國和察合台汗國;東南至哈剌溫山(今大興安嶺),以勒拿河東接遼陽行省;凡屬元朝的林木中百姓和諸王地等均歸統轄。統轄漠北、漠西諸地,南隔大漠與中書省和甘肅行省轄地接。本為中國北方民族蒙古族等族領地。元朝皇慶元年(1312)始稱此名,但早在13世紀60年代 中國皇帝忽必烈改國號蒙古為大元時就已經是拖雷汗國領土。嶺北等處行中書省以蒙古大汗王廷和林為中心,東道諸王(又稱左手萬戶)封地東到大興安嶺東西地區;西道諸王(又稱右手萬戶)封地西達阿爾泰山一帶地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