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嶽麓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嶽麓山歷史文化風貌區名勝古蹟眾多,列為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5處。始建於晉泰始四年的麓山寺,位於嶽麓山中部,系全國重點佛寺之一,有「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之稱;「隋舍利塔」於隋文帝二年(公元602年)建成;唐開元十八年(730年)文學家、書法家李邕撰文並書的《麓山寺碑》,以文、書、刻俱佳,世稱「三絕碑」,為藝林中之瑰寶。歷史文化風貌區同時也屬於嶽麓山風景名勝區範圍內,區內自然及人文景觀極為豐富,現存的千年書院、歷史建築群、名人墓群、紀念建築等各級文保單位、歷史建築、不可移動文物最為集中、豐富。能很好的展示長沙「楚漢名城、革命聖地」的歷史文化名城特色。[1]

嶽麓山位於湖南省長沙市的湘江西岸,最高峰雲麓峰,又名靈麓峰。海拔300.8米,是南嶽衡山之72峰之一,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嶽麓山四季風景宜人、秀美多姿,而「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獨特紅楓秋景,更是古今聞名,自古以來是文人墨客必游之地。2002年5月17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現有麓山景區、橘子洲景區、嶽麓書院、新民學會四個核心景區。嶽麓書院是宋代四大書院,嶽麓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湘江之濱,依江面市,現有麓山景區、橘子洲景區、嶽麓書院、新民學會四個核心景區、景點,世界罕見的集「山、水、洲、城」於一體的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湖湘文化傳播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示範基地,面積35.20平方公里,包括麓山景區、天馬山景區、橘子洲景區、桃花嶺景區、石佳嶺景區、寨子嶺景區、後湖景區、咸嘉湖景區等八大景區。

嶽麓山因南北朝劉宋時《南嶽記》南嶽周圍八百里,回雁為首,嶽麓為足」而得名。景區內現有植物174科559屬977種,並有大量珍貴的瀕危樹種和年代久遠的古樹名木。嶽麓山四季風景宜人、秀美多姿,而「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獨特紅楓秋景,更是古今聞名。位於湘江中心的橘子洲,介於名山城市間,浮裊裊凌波上,四面環水,綿延數十里,站在洲頭極目楚天,令人心曠神怡。春天,明光瀲灩,沙鷗點點;秋至,橙黃橘綠,清香一片;深冬,凌寒剪冰,江風戲雪,橘子洲是宋代瀟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所在地,被譽為「中國第一洲」。

嶽麓山是一個巨大的「植物博物館」。景區共有植物種類174科,977種,以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亞熱帶暖性針葉林為主,部分地區還保存着大片的原生性常綠闊葉次生林。古樹名木,隨處可見,晉朝羅漢松、唐代銀杏、宋元香樟、明清楓栗,生機勃勃,人傑地靈,風景名勝比比皆是,僅列為省級以上重點保護文物就有15處。愛晚亭之幽,嶽麓書院之深,麓山寺之古,雲麓宮之清,以及白鶴泉、禹王碑、二南詩刻、隋舍利塔、印心石屋等等無不引人入勝。還有黃興、蔡鍔蔡、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曾幾何時,登高遠眺,風景名勝區如一巨大的盆景,「山、水、洲、城」空間布局優良,湘江作帶,嶽麓為屏,橘子洲靜臥江心,漫江碧透,百舸爭流,一派山光水色,清明靈秀,可謂天工造物,人間奇景!她正如星城長沙一顆璀璨的明珠,煥發出華光異彩和勃勃生機,向五湖四海賓朋盡展其無窮魅力。[2]

景區介紹

愛晚亭

愛晚亭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嶽麓書院院長羅典創建。與安徽滁縣的醉翁亭(1046)、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北京陶然亭公園的陶然亭(1695)並稱中國四大名亭。愛晚亭原名紅葉亭,又名愛楓亭。後來由湖廣總督畢.沅,根據杜枚「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更名為愛晚亭。愛晚亭幾經滄桑,清同治、光緒、宣統年間均相繼進行過修復。其中宣統三年秋,湖南學監程頌萬先生主持修復時,把羅典所撰寫的對聯刻在亭柱上,「山徑晚紅舒五百夭桃新種得,峽雲深翠滴一雙馴鶴待籠來」。這次修復愛晚亭之事還刻在石碑上記載下來。世人稱為《放鶴》石刻或《二南詩刻》,兩首詩為宋代張南軒和清代錢南園兩位大文人游嶽麓山的七韻詩。石刻後移至清楓橋南端的六角茅亭中。解放前,亭破敗不堪,四周荒蕪。解放後,黨和政府曾五次修復。其中1952年湖南大學重修,校長李達專函請毛主席題寫了「愛晚亭」亭額。1969年,嶽麓山公園重修,刻毛主席草書手跡《沁園春·長沙》於藻井內,更為古亭增添了光彩。在國際交往中,愛晚亭的知名度也與日俱增。長沙市與日本鹿兒島市結為友好城市後,愛晚亭作為古城長沙的象徵,按其規制仿建於鹿兒島市,以紀念中日兩國人民友誼長存。愛晚亭四季景色宜人,春來桃紅柳綠,曲澗鳴泉;盛夏綠蔭蔽日,涼風習習;寒秋紅楓似火,晚霞增輝;隆 冬綠樹銀妝,嫵媚多姿。

麓山寺

古麓山寺建於西晉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山門上「古麓山寺」四字是唐代書法家、文學家李邕所寫,從麓山寺碑中拓印出來的。麓山寺碑號稱「三絕碑」,以其文章、書法以及刻工三者俱佳而得名,也是嶽麓山中現存最古老的一塊碑。山門上的對聯: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實實在在的說出了麓山寺的歷史地位。古麓山寺飽經歷史滄桑,雖然藏在山林深處,卻也未能擺脫紅塵俗世征戰之苦,屢次被毀,兵毀僧建,屢毀屢建。到了近代又被日本飛機轟炸,大雄寶殿、彌勒殿、齋堂只剩殘垣斷柱,只有山門及觀音閣奇蹟般保存下來,現在的大雄寶殿及彌勒殿是在八十年代由湖南省佛教協會及嶽麓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按原貌重修的。古麓山寺依山勢而建,殿宇不多,卻有一番巍峨壯觀之相。彌勒殿、大雄寶殿、觀音閣依次排出,兩廂為齋堂,再加上寺中匠心獨具的綠化設計,與寺外古木參天的宜人景色交相輝映,更是引人入勝。麓山寺前兩株蒼勁的羅漢松護衛在觀音閣前,一左一右,一大一小,就像武士把關,所以,它被人們稱作「松關」,到現在已有 1700多年的樹齡了,人們稱它為「六朝松」。

雲麓宮

雲麓宮始建於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在這之前據傳說有黃冠羽士慕此名山勝地作靜修之所,但無文獻可考。到明朝吉簡王就藩長沙時始建有此宮,明嘉靖年間長沙太守孫復與道士李可經主持加修,道宮格局更趨完善,周圍遍植松柏、桐,使峰頂景色更美。而隆慶年間即1572年左右,直棣新安方士金守分、王守德來到這裡主持道事,殿元張陽和拜訪他們,金道長請張殿元再修道宮。一時道士們「振鐸乞化於道」,化緣到材料,前為關帝殿,中為玄武祖師殿,後為三清殿,兩廂為道眾丹房,殿宇為石柱鐵瓦。在宮旁還建有望湘亭,可在中秋賞月,九九重陽節登臨遠眺。可惜這麼一個神仙所在的場所在明末毀於戰火。直到清朝同治年間武當山太和宮道士向教輝來雲麓宮主教事,召集道友募化捐資,按昔日規模重新修葺道宮,但始終無法恢復當年盛況,現在的雲麓宮是文革後重建的。到了近代,抗日戰爭時期又遭日本飛機轟炸,只有三清殿倖免於難,舍利,是梵文SARIRA的音譯,意思是「身骨」,指死者火化後存留的骨質結晶。相傳釋迦牟尼圓寂後進行火化,有八國國王分取他火化後所得的「舍利」建塔供奉。根據佛書《釋氏要覽》中記載:「釋迦(牟尼)既卒,弟子阿難等焚其身,有骨子如五彩珠,光瑩堅固,名曰舍利子,因造塔藏之。」其實人體骨骼內含有多種金屬元素,經高溫火化,這些金屬元素與骨膠粘合成一些結晶元粒,民國初年有信佛教的子弟尋塔原址再建石塔。建國初對舍利塔進行了修整,全部以花崗岩琢砌而成,外表很像僧帽,塔分三層:底部是塔基,作須彌座式;中間四角作蕉葉狀,浮雕力士像五尊,含有守護寶塔的意思;上層端形狀就像是僧帽寶頂。塔西方塑有石碑一通,正面隸書陰刻「隋舍利塔」,字跡俊秀。碑陰有「共建菩提」石刻,就是佛語「覺悟」。

白鶴泉

光緒三年(1877年)湖南糧道夏獻雲所建。1943年,抗日戰爭期間,亭廢碑存,造形古樸典雅,七級石階,石柱瓷頂,碧瓦飛檐,藻井上彩飾兩隻展翅欲飛的白鶴,倒映泉中,微波顫動,翩翩起舞。泉井上砌有長方形的漢白玉欄杆,上面刻着精美的白鶴圖案。白鶴泉位於麓山寺觀音閣右側的岩石下,是清楓峽到響鼓嶺峰一大裂隙的中段。因山上樹木茂盛,豐富的地下水經沙岩濾泄至此湧出,源源不斷,清澈透明,甘甜清涼,無論冬夏從不枯竭。古人稱此泉為「冷暖與寒暑相變,盈縮經旱潦不異」,用泉水沏茶,蒸騰的熱氣盤旋杯口,好象白鶴飛舞,栩栩如生,飲此泉水沁人心脾,可延年益壽,堪稱嶽麓山一絕,故有「麓山第一芳澗」的美稱。從古至今,遠近居民多有早晚來這取水飲用的習慣。

響鼓嶺

響鼓嶺雅名叫步虛嶺。據《新修嶽麓書院》解釋,是因為「履之(腳蹬地)空洞有聲」。響鼓嶺地勢高亢,怪岩林立,風光獨秀,歷代為佛、道兩家所重視。佛教曾在此建法華塔,後來被毀。現建有石亭,供遊人歇憩,亭子由麻石建造,六條斜邊使得亭子方正敞亮。亭旁的巨石上刻有今人周翰陶書「響鼓嶺」三字,另一巨石「觀楓台」三個字。亭的北側有1941年7月7日豎立的「長沙會戰碑」,碑高225米,寬1米。碑文記述了1939年9月國民黨第九戰區全體將士奮 勇抗日的悲壯事跡。當時,日寇以18萬兵力,分六路進攻長沙,經過將士的浴血奮戰,殲敵3萬,史稱「第一次長沙會戰」。碑陰刻有記事詩十首,《嶽麓舊志》上曰:「石飛崖外,如伸螭首」。傳說中的螭是一種蛟龍,也有人說是山神作獸形。「飛來石」石頂寬闊,縱橫大約一丈左右,石上平坦,可以坐在上面休息,也可以躺在上面小睡片刻。以前在石上有人用花崗岩琢石柱,砌了一座石亭,據說還供奉了真武祖師的神像,在當時是香火十分旺盛。亭上懸有「寄岳雲」額,是衡山太守聶銑敏所題,後來亭子倒塌,已經不復存在了。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石上刻有「飛來石」三字,及今人劉世善所書的宋代御史趙忭的《飛來石》詩:「片石倚中天,雲深鳥道閒。人多祝堯壽,登此拜南山。」因為這裡視野開闊,可遙望南嶽而拜,因此古人又稱它為「拜岳石」。詩中的「登此拜;南山」一句,南山是指南嶽衡山,南嶽山上黃帝岩有一塊巨石,上面刻有「壽岳」二字,站在雲麓峰「飛來石」上可以默默祈禱,遙望而拜,祈求多福多壽,傳響四方,遊方道士聞聲歸來,故叫「自來鍾」。又因鍾懸於數十米的高處,山風吹拂嗡嗡作響,所以又叫「自鳴鐘」。原鐘在清代中期被毀,同治六年(1867),重鑄安放在宮的左側。鐘口直徑為四尺五寸,上鑄「大清同治六年造」。光緒年間又被毀壞,民國時期,再次重鑄,懸掛在樹上。「文革」期間再次被毀,現鍾為1978年仿製,鍾 口直徑尺余,上鑄「明萬曆四年造」字樣,「萬曆四年」即公元1576年。

禹王碑

五輪塔最早建於1927年,是以佛教最高塔式來作為革命將士的紀念塔,又稱北伐陣亡將士紀念塔。該塔毀於文革期間,2002年修復後的五輪塔占地400多平米,塔高11.18米,分五層,由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半圓和圓點等5種幾何圖形構成,造型奇特,極為壯觀,塔身每一層都有金書梵文。五輪是指地、水、火、風、空,其形表示地方、水圓、火三角、風半月、空圓點。意為世界由地水火風空構成,表現了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塔即微型世界,是 世界的一個縮影,五輪又象徵人體,是人體的一個縮影,世界和人體同用五輪顯示,表明五輪塔是天人合一之塔,禹王碑高1.84米,寬1.4米,字高約16厘米。碑文分9行,每行9字,未行空4字,共計77字。碑文有的象奔走的龍蛇,有的象團起身子的蝌蚪,字形獨特,難以辯認。自明代以來,研究禹碑的學者數不勝數,有人說是蝌蚪古文,也有人說是鳥文古篆或道家符篆。現在一般多採用楊慎的譯文,大意為:禹奉舜囑託,治理洪水,在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在登南嶽時,夢見蒼水使者,得到治理洪水的要領金簡玉字書,刻於石山的高處。從此,改圍堵為疏導,河流疏暢行通了,害人的禽獸蛟龍永遠奔逃。碑亭左邊是清乾隆年間嶽麓書院山長歐陽正煥楷書《大觀》,右邊是劉汝楠題,張隸書《夸神禹碑歌》。這些名家石刻,更為禹王碑增添了幾分神彩。1959年禹王碑被列為湖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

歷史介紹

嶽麓山融中國古文化精華的儒、佛、道為一體,包容了歷史上思想巨子、高僧老道、騷人墨客共同開拓的嶽麓山文化內涵。山下,是被列入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首的嶽麓書院。嶽麓書院1000多年來一直都沒有停止過教學,培養了一大批經世致用的棟樑之才,如魏源、曾國藩、左宗棠、蔡鍔、陳天華、楊昌濟、徐特立等。山腰有被譽為「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的古麓山寺。古麓山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湖南省佛教的發源地和中心。位于山頂的雲麓道宮,是道教的72福地的第23洞真虛福地,據今也有500多年的歷史。儒、佛、道並存使嶽麓山獨具魅力,三教相互交融,共同譜寫了一部嶽麓山文化發展史的壯麗詩,江澤民、朱鎔基、胡錦濤、溫家寶、賈慶林、曽慶紅、吳官正、李長春、羅干、吳儀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視察嶽麓山風景名勝區,對麓山景區的發展給予了極大的關懷和鼓舞。

嶽麓山,肖勁光是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國家和軍隊的優秀領導人。1921年赴莫斯科學習,1924年回國,在安源煤礦從事工人運動,1925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第六師黨代表,參加北伐戰爭。大革命失敗後,赴列寧格勒軍政學院學習。1930年回國,歷任閩粵贛軍區參謀長兼政治部主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校長。後調任紅軍第五軍團政委。1933年,任建黎泰警備區司令員兼紅十一軍政委,調閩贛軍區司令兼紅七軍團政委。參加長征,到達陝北後,任陝甘寧省軍事部長兼紅二十九軍軍長、中央軍委參謀長,參加籌備並出席黨的洛川會議。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後方總留守處主任、留守兵團司令員、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總司令。在此期間,撰有《近戰戰術》和《游擊戰爭指導要令》。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副總司令員兼參謀長。與陳雲一起領導南滿根據地的鬥爭,指揮「四保臨江」之戰;與蕭華爭取國民黨第六十軍起義。平津戰役後,任四野十二兵團司令員兼政委,率部渡江。長沙和平解放後,兼任湖南省軍區司令,指揮衡寶戰役。建國後,奉命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領導機關,1950年任海軍司令員。1954年任國防部副部長。1955年授海軍大將軍銜。是第三、四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第五屆人大副委員長,中共第八屆至十 一屆中央委員。1982年當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蔡鍔墓是嶽麓山的大型墓葬之一,1956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蔡鍔墓掩映在古楓翠柏中,莊嚴而又肅穆。墓塔象一柄利劍直指蒼天,象徵着蔡鍔將軍不畏強權,仗劍維護正義的英雄壯舉。墓區周圍的石欄上刻有當時各省省長、督軍題寫的紀念銘文。蔡鍔是湖南邵陽人,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傑出的軍事家,作為辛亥革命的先驅者之一,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出生於1882年,15歲時考入長沙時務學堂,成為著名的維新派領袖梁啓超的弟子。後來,曾留學於日本士官學校,學習現代軍事。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時,他在雲南發動新軍響應武昌起義,被推為總指揮,為辛亥革命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貢獻。1915年為反對袁世凱稱帝,他從北京潛回雲南,通電宣布雲南獨立,討伐袁世凱。並組織護國軍,打響了討袁第一槍,歷史上稱為「二次革命」。蔡鍔是「二次革命」的急先鋒和 首倡者。

歷史文化底蘊而蜚嶽麓書院至今已有一千餘年歷史,有「千年學府」之稱;有「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之稱的古麓山寺,距今已有1700餘年的歷史;景區內黃興、對袁世凱蔡鍔等名人墓葬林立,文物古蹟眾多;以「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百折不撓、兼收並蓄」為精髓的湖湘文化,以毛澤東、蔡和森等偉人足跡為代表的名人文化;融儒、佛、道於一體的宗教文化在這裡激盪弘揚,交相輝映,影響深遠。「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曾幾何時,朱熹與張軾開創了嶽麓書院會講之先河;魏源、陶澍、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燾等近代名人受訓於嶽麓山下,從這裡意氣風發地走向文明開化的前沿,擔起救國圖強的重任;太平天國起義軍與湘軍鏖戰湘江,戰鼓之聲響徹歷史的天空;毛澤東、蔡和森等革命歷史偉人在此「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演繹了歷史的壯麗篇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