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思缽氏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巴思缽氏龍屬
圖片來自dinosaurpictures

巴思缽氏龍屬屬名Barsboldia)是一大型的鴨嘴龍科恐龍,化石發現於蒙古南戈壁省耐梅蓋特地層,地質年代屬於上白堊紀麥斯特裡希特階早期。牠的化石是部份脊柱、部份骨盆及一些肋骨。巴思缽氏龍可能是北美洲亞冠龍的近親。

模式種B. sicinskii,是由Teresa Maryańska及哈茲卡·奧斯穆斯卡在1981年所敘述、命名。屬名是以著名的蒙古古生物學家瑞欽·巴思缽(Rinchen Barsbold)為名。

描述

巴思缽氏龍的正模標本(編號ZPAL MgD-1/110)是一個部份骨骼,這副骨骼包括9節背椎、9節薦椎、15節尾椎、左腸骨、部份左右恥骨、幾條肋骨、及一些後肢碎片,當中大部份的脊椎都是呈關節仍連接的狀態。

巴思缽氏龍的最大特徵是在神經棘。這些神經棘很高,尤其是在臀部的,並且是當時已知鴨嘴龍類的第二高,僅比亞冠龍的神經棘短(但這不包含同年被命名的寬尾賴氏龍),而且前幾節尾椎的神經棘末端是呈棍棒狀的,可能是老年的跡象。

古生物學

如同其他鴨嘴龍科,巴思缽氏龍可能是雙足或四足的草食性恐龍,具有複雜結構的頭顱骨,並使用不斷更換的牙齒來吃食植物。如果巴思缽氏龍是屬於賴氏龍亞科,牠的頭頂可能有著空心的頭冠。

種系發生學

雖然沒有發現頭顱骨,巴思缽氏龍被分類在賴氏龍亞科中,是第一個發現於耐梅蓋特地層的賴氏龍亞科恐龍。牠的薦骨與賴氏龍亞科相似,底部有個稜脊[1],且這些骨頭與亞冠龍的相似[2]。由於只發現部份的骨骼,巴思缽氏龍被認為是疑名,或可能是賴氏龍亞科內的分類不明屬。根據2011年的重新研究,巴思缽氏龍被改歸類於櫛龍亞科

參考文獻

  1. Norman, David B.; and Sues, Hans-Dieter. Ornithopods from Kazakhstan, Mongolia and Siberia. (編) Benton, Michael J.; Shishkin, Mikhail A.; Unwin, David M.; and Kurochkin, Evgenii N. The Age of Dinosaurs in Russia and Mongol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462–479. ISBN 0-521-55476-X 請檢查|isbn=值 (幫助). 
  2. Glut, Donald F. Barsboldia. Dinosaurs: The Encyclopedia.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 1997: 202. ISBN 0-89950-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