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恩斯·沃利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巴恩斯•沃利斯
原圖鏈接 來自搜狗快照
巴恩斯•沃利斯
原文名 Barnes Neville Wallis
出生 1887年
英國德比郡
逝世 1979年
國籍 英國
職業 航空工程師
知名作品 設計惠靈頓式轟炸機、設計「跳彈」、高腳杯和大滿貫炸彈

巴恩斯•沃利斯(Barnes Neville Wallis,1887年—1979年),英國航空工程師爵士。

人物生平

巴恩斯•沃利斯,早年家境清苦,受完中等教育後即輟學求職於工廠和船塢,通過夜校課程和自學成才。1913年進入維克爾的車間從事飛艇的設計和建造。設計過R-100和R-101型飛艇。三十年代,轉向飛機設計,設計出惠靈頓式轟炸機,該機種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投入生產。此外,還設計了用於摧毀德國提爾皮茨號戰列艦和潛艇掩體的高穿透力特大型炸彈以及用於低空轟炸德國魯爾水壩的「跳彈」(Bouncingbomb)等。戰後曾廣泛涉獵於民用飛機、橋樑和天文望遠鏡等的設計。

個人履歷及成就

1887年,巴恩斯出生於英國德比郡,由於家境貧寒,家裡只能把他送到「克里斯醫院」。在這裡巴恩斯幸運地遇到了影響他一生的科學老師,查理斯•E•布朗。在巴恩斯之前,這位老師教過的學生中有5位成為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堪稱「院士培養者」。巴恩斯對這位恩師的教導念念不忘,他在晚年的回憶錄中寫道:「查斯叔叔(學生們對布朗老師的親切稱呼)教給我們的不是字面的知識,他是在用科學教導我們如何思考,讓我們看到自己擁有的力量。」帶着信心和對知識的渴求,17歲的巴恩斯只讀完中學便離開學校,在倫敦的一家機械工廠找了一份工作,隨後又去到一家船廠當學徒。儘管生活清貧而艱難,但巴恩斯仍然報名參加了倫敦大學的夜校課程,苦讀十幾年終於在1922年拿到了工程學學位。

1915年,巴恩斯以下士軍銜加入英國皇家海軍,但很快就被晉升為海軍中尉,原因是英國政府急需飛艇的設計人才,而巴恩斯正擁有這樣的才能。

1920年,巴恩斯成功設計出最新型的R.80型飛艇。然而隨着戰爭的結束,軍方對飛艇的熱情逐漸消褪,R.80飛艇只使用了一年便被迫退役。R.80的「冷宮」待遇令巴恩斯心冷,這位已名滿全英的飛艇設計師向軍方請假專心攻讀學位,同時開始考慮脫下軍裝,仿效「查斯叔叔」去當一名老師。正在彷徨之際,一位富翁找上門來,要求與他合作設計新一代飛艇。考慮再三,巴恩斯以全權負責為條件答應下來,開始着手R.100型飛艇的設計。與此同時,英國皇家飛艇工廠也在政府委託下開始設計R.101型飛艇。巴恩斯領銜的私人團隊開始了與政府的競賽。

1930年,R.100和R.101飛艇同時製造完成。巴恩斯的飛艇選擇試飛加拿大成功;政府的飛艇選擇飛往印度,但剛剛飛過英吉利海峽就墜毀在法國境內,艇上54名乘員只有6人倖免於難,死亡名單上赫然有空軍部長湯姆森爵士的名字。慘烈的災難嚇壞了政府,他們不顧R.100的成功,於1931年決定終止「帝國飛艇計劃」。看不到希望的出資人停止了資金支持,巴恩斯的飛艇夢再次被驚醒,最終,他親自駕駛一輛蒸氣壓路機壓毀了R.100的梁架結構。從飛機到炸彈無法繼續飛艇設計的巴恩斯把熱情轉向飛機,在R.101飛艇墜毀後不久進入維克斯飛機製造公司。1934年,英國空軍部向維克斯公司下了一份製造雙翼轟炸機的訂單。面對這份訂單,巴恩斯躊躇不已,他很清楚,單翼飛機正成為航空領域的流行趨勢,雙翼機即將被淘汰。但他無法說服空軍部改變訂單,只能說服公司同時設計兩種轟炸機:雙翼由政府出資,單翼自費。一年後,巴恩斯這個勇敢而大膽的決定得到了回報。單翼機在試飛時展現出遠遠超過雙翼機的性能,令所有人為之嘆服。

1938年,兩架單翼原型機在埃及和澳大利亞間試飛,航程11526千米,耗時兩天。返回英國後,巴恩斯對它原設計進行了改進,最終定型為二戰中最著名的轟炸機之一———「惠靈頓」重型轟炸機。二戰期間,這款飛機得到了廣泛使用,從反潛、魚雷攻擊到掃雷、偵察,幾乎無所不能。雖然巴恩斯設計的「惠靈頓」轟炸機被大量用於針對德國的地毯式轟炸,但巴恩斯本人非常反對這種「不人道的、毀滅一切的大面積殺傷」,他認為,使用大當量炸彈進行精確轟炸更具效率。

1942年初,他在自家花園水池中用石片打水花時突發靈感,寫出了《球形炸彈——水面魚雷》一文,建議研製一種可以「在水面上跳躍」的炸彈,以避開魚雷防護網攻擊水壩或戰列艦等大型軍艦。皇家空軍接受了巴恩斯的建議,並委託他以「維修」為代號研製出著名的「跳躍炸彈」。不過,「跳躍炸彈」的當量畢竟離10噸級炸彈的設想還遠,巴恩斯隨後展開了6噸級地震彈「高腳杯炸彈」的研發。製造完成後,皇家空軍第617轟炸機中隊攜帶「高腳杯」,一舉炸沉了德國海軍的心肝寶貝「提爾皮茨」號戰列艦。通過實戰,巴恩斯發現,蘭開斯特轟炸機具備攜帶10噸級炸彈的能力,於是在「高腳杯」之後開始研製終極炸彈———「大滿貫炸彈」(又名「巨響」),第617中隊也成為他的「御用中隊」,專門負責投放「巴恩斯巨型炸彈家族」。

1945年3月13日,「大滿貫」首次試驗成功,英國人迫不及待地把它派上戰場,目標是英美空軍耗費3000餘噸常規炸彈都未能炸毀的比勒菲爾德鐵路大橋。焦急的等待過後,巴恩斯收到了令人興奮的消息:雖然「大滿貫」偏離目標20多米,卻炸出了30多米的深坑,巨大的震撼引發了一場小小的地震,90多米長的橋面在大地的晃動中垮塌,完全不能修復。探索超音速之路戰爭結束後,巴恩斯的興趣回歸飛機設計,他意識到,未來航空將是超音速的天下。他最早着手於可變後掠翼研究,將超音速飛行的成本降至最低。鑑於新型飛機的危險性,巴恩斯力主使用遙控模型驗證超音速飛機的設計。在他主導下,飛機公司開始製造火箭引擎驅動的超音速飛機模型,英國軍方賦予該項目的代號為「野鵝」和「麻雀」,目標是10小時內來回歐洲和澳洲。雖然巴恩斯的「麻雀」成功達到了2.5馬赫的速度,但英國政府最後還是因軍費緊張放棄了超音速項目。鬱悶的巴恩斯不得不遠赴美國尋求資助以繼續超音速研究。一直未能在該領域取得突破的美國航空航天局對巴恩斯的到來很感興趣,但也只限於感興趣,他們要的只是巴恩斯的想法,出錢免談。巴恩斯只能看着美國人根據他的設想研製出世界上第一種變後掠翼F-111「土豚」戰鬥轟炸機,看到自己的想法被美國人「挪用」,巴恩斯要求維克斯公司對美國人提起侵權訴訟,但最終這個官司不了了之。回國後,巴恩斯意外地收到英國皇家發明者獎勵委員會為表彰他在戰爭中作出的貢獻而頒發的1萬英鎊獎金。全部捐獻給自己的母校「克里斯醫院」學校。用這筆錢建立了皇家空軍信託基金,為在戰爭中失去親人的飛行員子女在這所學校上學支付相關費用。

1968年,巴恩斯被授予爵位,十年後在自己的家鄉安靜的去世。有人說,他的一生是充滿鬥爭的一生,與資金掌握者斗,與政府決策部門斗。如果不是他的堅持,也許就不會有「地震炸彈」,不會有「惠靈頓」轟炸機,超音速飛行時代的到來也可能會推遲若干年。

相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