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常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常姓,是中國漢族姓氏。

常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九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八。

常姓歷史悠久,相傳皇帝有臣常先、常儀,但在常姓夏商時代的活動沒有任何資料。周武王封其弟於康,周成王時轉封於衛,衛康叔支庶食采於常,子孫以邑名為氏。春秋吳王封支庶於常,子孫以邑名為氏 。楚大夫恆思公後有恆氏、常氏,為避北宋真宗名諱,改恆姓為常姓。

常姓主要分布於河南、河北,約占常姓總人口的32.1%,山東、山西、安徽、陝西、遼寧五省集中了常姓總人口的33.4%。

得姓始祖

康叔封,姬姓,名封,又稱衛康叔、康叔封,周文王姬昌與正妻太姒所生第九子,周武王姬發同母弟,因獲封畿內之地康國(今河南禹州西北),故稱康叔或康叔封。周成王即位後,發生三監之亂,康叔參與平定叛亂,因功改封於殷商故都朝歌(今河南淇縣) ,建立衛國,成為衛國第一任國君。

郡望堂號

常姓郡望有平原、河南等。堂號有「知人堂」、「金吉堂」、「太原堂」、「積善堂」、「受宜堂」、「學古堂」等。 [1]

研究考證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周武王姬發的同母少弟衛國康叔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元和姓纂》所載,為西州時衛康叔支庶子孫。據史籍《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載,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周文王幼子)於康邑,世稱康叔封。衛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發的同母少弟,衛國的始祖。所以,在史籍《新唐書•宰相世系》中記載:「常氏出自姬姓。衛康叔支孫食采常邑,因以為氏。」後來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姬旦)又將原來商都周圍地區和殷民七族封給康叔,建立了衛國。西周初期,周公大肆分封諸侯,諸侯也跟着大肆分封采邑。期間,衛康叔把他的一個兒子封邑在常(今山東滕州)。衛國,於秦昭襄王贏則五十 三年(公元前254年)淪為魏國的附庸,又於秦二世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為秦國大軍所滅。

衛國滅亡後,其後裔有以國為氏姓衛,也有以封邑為氏姓常者,史稱常氏正宗。同時,也不能排除殷商後裔有改姓衛或常的,是為山東常氏。該支常氏族人皆尊奉康叔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大臣常儀和大司空常先之後,相傳祖姓常氏。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記載:「黃帝大臣常儀和大司空常先,常氏當此出。」相傳,在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以常為氏的古人相當多。相傳周族與商族的首領高辛氏次妃為常儀,以善占月之晦、朔、弦、望著名。在史籍《帝王紀》中說她是帝嚳之次妃,生帝摯。因古代「儀」與「娥」同聲通用,故後世的嫦娥奔月故事有可能是由常儀占月附會而成。在史籍《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有黃帝「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的記載,常先曾被黃帝任命為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這是見於史載最早的常氏。清朝學者張滿在《姓氏尋源》中記載:「黃帝使常儀占月,又有常先為大司空,常氏宜出於此。」

黃帝所居之軒轅丘,在今河南省新鄭市西北,帝嚳的都城在今河南省偃師市,故中國最早的常氏出於河南。因此,常氏族人應該說在五千年前就有了,是為河南常氏。

源流三

出自姬姓,為春秋時期吳國君主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春秋時期,吳王封其支庶子孫於常(今江蘇常州),其後以封邑名為氏,是為江蘇常氏。另一支「常」姓出自戰國時吳國公族之後裔,也源於姬姓,即南宋學者羅泌撰著的《路史》中所記載的「吳後有常氏」。又據史籍《姓氏考略》所載:「吳後有常氏」。

吳國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太伯(泰伯)和仲雍,建都於吳(今江蘇蘇州),但吳國公族後代何人何時因何而得為常氏,未見古籍記載,有待進一步考證。

源流四

源於羋姓,出自贏姓恆氏族人因避北宋真宗趙恆之諱,屬於避諱改姓為氏。據南宋鄭樵撰寫的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記載,古代「恆」、「常」二字通義。恆氏,本是楚國公族恆思公之後,稱恆氏。到了宋朝時期,宋真宗名趙恆,恆氏族人因避皇帝名諱,改恆氏為常氏,此即南宋鄭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所說的:「又有恆氏避宋諱亦改為常」。

這一支常氏主要繁衍於今江蘇省東部沿海一帶。

源流五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魯國邑地常,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常,是春秋時期魯國的一個邑地名稱,但實際上非具體的行政單元,而是魯國南部邊境地區的一塊地方之稱謂。在史籍《左傳》中記載:「常、許,魯南鄙、西鄙也。」在魯釐公(魯僖公)姬申執政時期(公元前659~前627年),致力於恢復魯國的大國地位,實施了完全對外擴張的政策,包括對邾國、莒國、陳國、項國、齊國等一系列戰爭,其中有在周惠王姬閬十八年(魯釐公元年,公元前659年),魯釐公一即位就發動的針對莒國的「驪之戰」,不但奪回了失去很久的許邑,還搶占了不少莒國的地盤。之後在周惠王二十一年(魯釐公四年,公元前656年),又聯合齊國發動了針對陳國戰爭,奪回了失去的常邑的一部分。在周襄王姬鄭十八年(魯釐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又聯合楚國對齊國開戰,取回了常邑的全部。之後,魯釐公在常邑、許邑大動土木,修建宮殿。當時的魯國大夫公子奚斯寫了一首詩,頌美魯釐公恢復疆土、修建宮室的功德,這在典籍《詩經•大雅•魯頌•駉之什•閟宮》中有詳細記載:「……及彼南夷,莫不率從。莫敢不諾,魯侯是若。天錫公純嘏,眉壽保魯。居常與許,復夏公之宇。魯侯燕喜,令妻壽母。宜大夫庶士,邦國」。

在魯國常邑的軍民之中,即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常氏,世代相傳。

源流六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君主左右隨侍官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常伯、常任,是一種對常隨西周君主左右的大臣的稱謂。在典籍《尚書•立政》中記載:「王左右常伯、常任:王親近左右,常所長事,謂三公也。」在後世,常伯、常任等成為皇帝近臣的泛稱,皆以此為榮耀。在漢、唐、宋歷朝,所有類如「侍中」的大臣,皆稱常伯。例如在漢朝時期,在少府內負責掌管天子御輦、御服、御器的侍中官,就被稱作常伯。

在常伯、常任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稱為姓氏者,稱常伯氏、常任氏,後多省文簡化為單姓常氏。

源流七

源於古教,出自遠古時期舜帝五典,屬於以傳統教義為氏。遠古時期舜帝執政時期,制定了五典,這就是後世詮釋的「五常」。常,就是典制的意思,在當時稱為「倫」。在春秋晚期新興封建地主階級興起之時,孔子就極端強調這終「倫常」,將「仁、義、禮、智、信」定為五常之標。二者合一,就是董仲舒著名的「三綱五常」理論,它是儒家學說中的一個核心內容,極端適應封建統治集團的需要,因此在封建社會中成為一直延續不絕、不可或缺的道德行為準則,在漫長的封建社會確然起到了一定的維護社會秩序、規範人際關係的歷史作用。而且,今現代社會中,其仍舊在發揮着潛移默化的、不可低估的作用。

戰國時期,在孔子的門徒弟子中,以及分裂為其家的儒教學派中,均有以「倫常」為姓氏者,或稱倫氏,或稱常氏,皆世代相傳。

源流八

源於官位,出自秦、漢時期官吏常侍,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常侍,是秦、漢時期設置的一種官稱,全稱為「中常侍」,簡稱「常侍」。在東漢時期,中常侍通常由宦官擔當。常侍的官秩起先為一千石,沒有定員限制,視帝王的需要而設,後將官秩增至「比兩千石」。專職負責侍從皇帝左右、從入內宮、贊導內眾之事、顧問應對之事,為皇帝所有侍從中的親近之官。到了魏、晉時期,常侍被稱為」散騎常侍」,在隋、唐時期則稱作「內常侍」,均為皇帝左右的近侍之臣,具有忠心不二、學識淵博,勤勞神武等特點。

在常侍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常氏。

源流九

源於官位,出自西漢時期官吏常侍曹,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尚書,本文治之官的總領大夫之稱,在秦朝時期就基本確定了「尚書」之稱。由於文治政務繁複複雜,因此在西漢時期,尚書之職分曹治事,其一稱「常侍曹尚書」,為漢武帝劉徹在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設置,歸由少府管轄,凡丞相、御史、公卿各官所掌文書,均由常侍曹尚書來處理。由於文山書海浩淼,因此又在常侍曹尚書之下設置了侍郎、令史等下屬官位。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元年(公元25年),改「常侍曹尚書」位「吏部曹尚書」,為六曹尚書之一,也成為後世歷代封建王朝六部制中「吏部尚書」之始。

在常侍曹尚書、常侍曹侍郎、常侍令史、吏部曹尚書、吏部尚書等的後裔子孫中,均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常氏。

源流十

源於官位,出自東漢時期官吏常侍謁者,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常侍謁者,是東漢時期所設置的一種官職,任官者身手敏捷,長相威武雄壯,文武具備,專職掌管朝堂威儀之事,兼最高政令的傳達等。在史籍《後漢書•百官志》中記載:「常侍謁者五人,比六百石。主殿上時節威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國君左右掌傳達等事的近侍,已用「謁者」之稱。秦、漢時期屬郎中令(光祿勛)管轄,西漢時期定員七十人。到東漢時期,人員減半,以謁者僕射為主官;而常侍謁者僅有五人,分中宮常侍謁者令一人、中宮常侍謁者四人,權力頗巨,直接聽從皇帝指令。

在常侍謁者令、常侍謁者的後裔子孫中,均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常氏。

源流十一

源於官位,出自唐朝時期官吏常平署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常平署令,是唐朝太宗李世民在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於太府寺之下設置的「常平署」中的官位,長官稱「常平署令」,專職掌管平倉出納、平準糧、帛、鹽價格,如同國家物價總局局長。常平署令的官秩為從七品上,之下設有副職屬員若干,分掌各州之分屬常平署,官員稱常平署丞,相當於各省、市、自治區物價管理局的局長,不過官任在中央王朝,時常下巡檢視而已。

在常平署令、常平署丞的後裔子孫中,均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常氏。

源流十二

源於官位,出自元朝時期官吏常和署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元朝時期,元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在皇慶元年(公元1312年),於禮部儀鳳司之下設置有「常和署」,專職掌管回族音樂家。常和署起初的名稱為「管勾司」,後改稱為「常和署」,長官稱常和署令,多由地位尊貴的穆斯林擔當,官秩為正九品,屬下有常和署丞、常和署管勾、常和署教師等附屬官員。隨着伊斯蘭教徒的不斷增加,到元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常和署令的官秩升為從六品。

在常和署令、常和署丞、常和署管勾、常和署教師等的後裔子孫中,均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漢化稱常氏,是為回族常氏的重要姓氏起源之一。

源流十三

出自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1.蒙古族漕丹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Caodan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常氏。

2.蒙古族常佳氏,世居巴林(今黑龍江伯力、俄羅斯哈布羅夫斯克)。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Canggiya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常氏。

另外,蒙古族瑚佳氏,源於陳蒙古八旗部落的一支族人,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隨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派駐丹東鳳凰城,屯墾於璦河沿岸影壁山附近,後代多取漢姓為常氏,今主要聚居於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大堡蒙古族鎮。

源流十四

出自回族,出自元朝時期撒馬耳汗人常志美,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常氏,據史籍《回回姓氏考》中記載:「金吉堂稱:常志美字蘊華,其先撒馬耳汗人……後至濟寧,與當地常氏聯宗遂姓常。」在文獻《江蘇六合常氏譜序》中也記載:「先世(常)遇春公出自安徽定遠,明永樂年間,祖泰雲,為都督總兵,因年老賜第江北養老,為遷棠始祖。」

今北京牛街、花市等處的常氏回族皆自稱是明朝開國大將、開平王常遇春的後裔。

源流十五

出自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1.滿族覺爾察氏,以地為氏,滿語為Giorca Hala,世居長白山、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覺爾察(今遼寧新賓溫家窯)等地,另有清太祖佟•努爾哈赤祖父的兄長德世庫後裔,後被革退、系紫帶子者,沿用祖名覺爾察為氏的。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常氏、趙氏、肇氏、孫氏、陳氏等。

2.滿族烏蘇氏,亦稱吳蘇哈里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溫古孫部(吾古孫部、烏孫部),以部為氏。滿語為Usun Hala,漢義「水」,世居烏蘇(今吉林伊通)、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蘇魯、佛訥赫托克索等地)、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長白山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漢姓為常氏、烏氏、吳氏、蘇氏、關氏、穆氏、戴氏、柏氏、武氏等。

3.滿族周延氏,滿語為Joyan Hala,世居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後多冠漢姓為常氏、周氏。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