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乾花豆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乾花豆屬,直立灌木;芽腋上生,覆以多數錐尖、廣展的鱗片;奇數羽狀複葉,有小葉10對以上;小葉對生,全緣,漸尖;托葉和小托葉宿存;總狀花序延長,常着生於莖下部;萼截平或不明顯的5齒裂;花瓣具細柄,旗瓣大,無耳,翼瓣長圓形,近勁直,龍骨瓣鈍,稍內彎;雄蕊10,二體(9+1),花葯同型;子房無柄,有胚珠2顆;莢果[註 1]扁平,上部較寬,開裂,果瓣革質;種子盤狀,有黃色的種阜。[1]

形態特徵

灌木。莖直立,枝葉伸展;芽着生葉腋上方,具多數針刺狀開展的芽苞片 (cataphylls)。奇數羽狀複葉聚集枝梢;托葉絲狀,稍彎曲,小托葉鑽形,均宿存(國外種類多無小托葉);小葉多至12對,長漸尖,全緣。總狀花序着生老莖上或當年生枝的基部,細長,萼齒5,近截平,齒尖不明顯;花瓣均具長瓣柄,旗瓣基部無胼胝體;雄蕊二體,對旗瓣的1枚花絲離生,花絲頂端不膨大,花葯同型;子房無柄,被柔毛,花柱上彎,無毛,柱頭小,點狀,頂生,胚珠2粒。莢果棍棒狀,扁平,革質,瓣裂,有種子1-2粒;種子圓形,扁平,光滑,具種阜。

產地生境

約10種,分布於我國南部、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我國有2種。

屬模式種

Fordia caulifora Hemsl.

下級分類

乾花豆 Fordia cauliflora.

小葉乾花豆 Fordia microphylla.

注釋

  1. 「莢果」:莢果(legume)是由單心皮發育形成的果實,成熟時沿腹縫線和背縫線開裂,果皮裂成兩片。為豆科植物所特有的果實,如赤小豆、白扁豆等。但也有些成熟時不開裂的,如落花生、紫荊、皂莢。有的莢果成熟時,在種子間呈節節斷裂,每節含1種子,不開裂,如含羞草、山螞蟥。有的莢果呈螺旋狀,如苜蓿。還有的莢果肉質呈念珠狀,如槐。莢果為乾果的一種,由一個心皮發育成的果實,豆目植物的果實就屬於莢果。常見的莢果有;紫荊、紫藤、刺槐、黃花槐、黃檀、錦雞兒、油麻藤、黃花決明、扁豆、黃豆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