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佑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佑寺位於遼寧省遼陽市白塔區中華大街一段60號,西臨白塔,東與古城護城河相融,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南北中軸線依次為牌樓、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萬佛堂、藏經樓、僧舍,東西兩側各建鐘樓鼓樓、碑亭、配殿、圓通禪院,建築面積2萬餘平方米。其內釋迦牟尼佛佛像底座4米,佛像高17米,全長21.48米。是目前世界殿內佛身最高、體積最大的木質釋迦牟尼佛坐像。

中文名 廣佑寺

外文名 Guang Yu Temple

位 置 遼寧省遼陽市白塔公園內

占地面積 6萬平方米

等 級 AAAA級景區

特 點 世界殿內最高最大的木質釋迦坐像

歷史概況 始建於遼代,臻於鼎盛

開放時間 08:00~17:00

門票價格 40.00元

建築

[1] 遼陽廣佑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最早出現的寺院之一,金元明清各朝幾經復建,鼎盛時期占地9萬平方米,廟宇200間,是東北地區最大的佛教活動道場。康熙21年,清聖祖玄燁東巡經遼陽時,為廣佑寺題詩一首:禪宮多歲月,瑞塔積風煙。翡翠苔碑暗,珠璣寶相傳。馴檐來紫鴿,涌地出青蓮。微雨輕埃洗,茲晨興獨偏。1900年,廣佑寺被沙俄侵略者燒毀,以後廢圮。直到2002年,恰逢盛世,廣佑寺才得以重建。山門前的青石牌坊寬34米,高16米,五門六柱,形體高大,雕刻精細,是中國石牌坊中的傑作。山門兩側各有一銅塑,左為車馬出行,取材於兩漢時期墓葬壁畫的車馬出行圖,作品以遼東官員乘輿疾行的生動場面,形象地展示了古襄平獨領東北一隅的漢魏之風。右為駕鶴升仙,取材民間傳說,據說漢代遼東有一地方官叫丁令威,愛民如子,喜好養鶴。這年天大旱,丁令威逆命朝廷,開倉放糧,解救饑民,因獲死罪,此舉感動天地生靈。臨刑時,丁令威被仙鶴救起,駕鶴升天。兩組銅塑都雕得那麼栩栩如生。廣佑寺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建築面積11472平方米,通高41.7米,面闊11開間73.78米,進深7開間49.8平方米,為3層拱檐前後抱廈樓閣式建築。集遼金與明清風格與一體,磚木結構,其體量大大超出一般廟宇,據稱是世界廟宇之最。殿內供奉的大佛,據說是世界上殿內佛身最高、體積最大的木質釋迦牟尼坐佛像,總高21.48米,佛身高17米,僅佛面就有28平方米,垂耳長3米,張開的手掌可站8個人,一根手指的長度就相當於一個人的身高。佛像採用傳統的「木雕漆金朱金」工藝。共用香樟木600立方米,黃金24000克。只見金光四射的佛祖端坐在蓮花寶座上,神態凝重、莊嚴、祥和。與所見到的佛祖坐像不同的是,釋迦牟尼抬舉的右手輕拈一隻金婆羅花,儀態甚是不凡。

景點

圓通禪院為廣佑寺附屬殿宇,建於白塔北側的人工土台之上。占地3000平方米, 建築面積1350平方米,大殿為五開間歇山單檐式仿古建築,通高17米。殿額牌匾"圓通禪院"為全國著名書法家啟功所題。"圓通"乃觀世音菩薩別號,故此殿專門用於供奉觀音菩薩。殿內中央置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坐像,通高6.2米。坐像左、右前方為善財童子和龍女二立像,是為觀音二近侍。殿內東、西兩側1.2米高的須彌座上,對稱排列觀音為教化眾生而變化的32個人物形象,稱"三十二應身"。圓通禪院於2002年6月9日舉行了隆重的"千手千眼觀音落成大典",正式對遊人開放。8月27日,香港佛教協會副會長永惺法師將其珍藏的兩枚佛骨舍利贈予廣佑寺,供奉於圓通禪院。此舉為園通禪院增添了新的宗教內含和吸引力,使其日漸成為佛教信徒朝拜的熱點,也成為遼陽重要旅遊景點之一。

歷史

  • 遼陽廣佑寺,始建於遼,臻於鼎盛。最盛時,殿堂塔閣達二百餘間,為東北佛教活動中心之一。後金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碑載:「寺創於漢,經唐尉遲恭重修,蓋古剎也。」
  • 遼代後金天聰九年(1635年)廣佑寺重修碑記載,寺創於漢時,唐尉遲恭重修金皇統五年(1145年) 金世宗完顏雍之母李洪願於遼陽出家。金廷特殊性撥金錢三十餘萬為其營建「大清安禪寺」,並建「垂慶寺」尼院供其獨居,詔李氏法號「通慧圓明大師」。
  • 金貞元三年(1155年)完顏雍任東京留守,與母親李氏在遼陽相見,母子倆往來於官邸與寺院之間。金正隆六年五月十六日(1161年) 通慧圓明大師圓寂,葬於垂慶寺塔園,李顏隆撰寫塔銘。金正隆六年十月(1161年) 完顏雍於清安寺發動政變,逮捕政敵高存福與李顏隆。後宣告即皇帝位,改元「大定」,是為金世宗。尊諡李氏為貞懿皇后,將李氏生前居所改稱「孝寧宮」。
  • 金大定二年(1162年)增修李氏葬身塔,塔前建「奉慈殿」,命禮部尚書王競重新撰寫塔銘。命於清安寺內建「神御殿」。金大定九年(1169年) 改神御殿為「報德殿」。命翰林學士張景仁撰寫《清安寺碑》。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將垂慶寺周圍大片民田收為寺產,重建神御殿。
  • 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 金世宗駕臨清安、垂慶二寺。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 清安寺第八代住持隆公圓寂,釋善英繼任第九代住持。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釋善英圓寂。
  • 元代清安寺改稱「廣佑寺」。元皇慶二年(1313年) 重修廣佑寺寶塔(遼陽白塔)。明洪武五年(1372年) 明軍攻克遼陽,廣佑寺為兵火焚毀,唯塔倖存。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 覺觀法師來歸,授遼陽僧綱司副都綱職,重建寺院,草成格局,以「白塔寺」命名。
  • 明永樂六年(1408年) 道圓法師繼任遼陽僧綱司副都綱併兼任白塔寺住持。新建大佛殿、天王殿、伽藍祖師殿、大悲閣、鐘樓、方丈、兩廡、山門,重塑佛、菩薩、羅漢像。發現舊時廣佑寺碑,遂復名「廣佑寺」。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 道圓主持重修白塔,歷時四年工竣。明正統三年(1438年) 道圓辭去廣佑寺住持職,於清雲山(今慶陽)建下院永安寺退居。正統七年(1442年)道圓歸寂,葬於永寧寺塔園。
  • 明正德三年(1508年) 重修白塔明隆慶五年(1571年)重修白塔。至此,廣佑寺規模達到鼎盛,有殿宇近二百間。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 重修塔剎。
  • 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 夏季,重修白塔。七月初三日,赴京城鑄造鎦金佛三尊、三淨身佛三尊、韋陀菩薩一尊。九月,萬曆帝賜廣佑寺《經書》637函及護持聖旨。明萬曆二十七年七月十日(1599年)御賜《經書》裝滿38箱,入藏經樓。
  • 後金天聰九年(1635年) 重修廣佑寺。
  •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清聖祖玄燁東巡,駕臨廣佑寺,留《廣佑寺》詩一首。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局部修繕廣佑寺。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沙俄修築中東鐵路,廣佑寺遭部分破壞。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 七月,廣佑寺為義和團活動場所。九月二十八日沙俄攻占遼陽,廣佑寺遭狐宮火燒,大部被毀。後逐漸廢圮。

視頻

被譽為最神秘的白塔——廣佑寺,實在太好看了,讓人流連忘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