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州快速公交運輸系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州快速公交運輸系統原圖鏈接來自 政府網 的圖片

廣州快速公交運輸系統(俗稱:廣州BRT;英語:Guangzhou Bus Rapid Transit,縮寫:GBRT;舊稱中山大道快速公交(BRT)試驗線)是中國廣州市的一個快速公交系統,位於天河區黃埔區,設有31條路線及26對車站,2010年2月10日開始免費試營運並於當月20日正式營運[1]

概況

廣州BRT公交專用道呈東西走向,西起天河區天河路,沿中山大道、黃埔東路,東至黃埔區開發大道,其中天河路2.8公里、中山大道13公里、黃埔東路7.1公里。系統全長22.9公里,全線規劃路寬60米,道路中央為雙向兩條BRT公交專用道(車站處4條),外側為雙向6至10條社會車道。設置站台26座,其中對開式15座,錯位式11座,站台長度由55米至220米不等;站台為封閉式,並設有電子閘門。其營運、管理由廣州市交通站場建設管理中心專門設立的廣州快速公交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主要負責營運系統的統一調度和管理工作。

歷史

自2005年開始,廣州市建設部門展開快速公交概念研究,工程於2008年11月30日動工,總投資7.2億元。廣州BRT自起建就爭議不斷,由於施工期間需要對天河路及中山大道部分路面及人行道進行圍蔽施工,令該路段交通異常擁堵,BRT因此也被戲稱為「不讓通」,甚至影響到深圳市關於是否建BRT的決策。

2010年2月10日,廣州BRT開通,頭十天免費給市民搭乘。自開通以來,其日均客流量達85萬人次,最高達96萬人次,單向高峰小時截面通過量達2.99萬人次。

廣州BRT於2011年榮獲可持續交通發展獎,為國內交通項目首獲此獎者;2012年獲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燈塔獎」;2013年獲評為BRT系統「金牌標準」[2],成為亞洲唯一被評為「金牌標準」的BRT系統。2019年,廣州BRT獲第十六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目前廣州市官方有建更多BRT路段的意願,國外專家認為環市路、東風路、黃埔大道、解放路、機場路、三元里大道、新港路,甚至廣州大橋拓寬後的廣州大道,都比較適合建BRT,其中環市路為最適。

視頻

廣州快速公交運輸系統 相關視頻

廣州BRT是全世界第一個採取,直達服務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統,厲害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