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庫存周轉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庫存周轉率

庫存周轉率是在某一時間段內庫存貨物周轉的次數。是反映庫存周轉快慢程度的指標。周轉率越大表明銷售情況越好。在物料保質期及資金允許的條件下,可以適當增加其庫存控制目標天數,以保證合理的庫存。反之,則可以適當減少其庫存控制目標天數。公式如下:時間段庫存周轉天數=時間段天數x(1/2)x(期初庫存數量+期末庫存數量)/時間段銷售量;庫存周轉率=時間段天數/庫存周轉天數。

簡介

使用產品成本而不用銷售收入,消除了因為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影響。使用年度平均庫存,而不用年底的庫存,消除了另外一個影響因素——年底時經理們通常會為了一個好的業績,而人為的減少庫存。我們可以為任何一個價值流中的材料計算庫存周轉率。但是,在進行比較的時候請注意:周轉率會隨着價值流長度而改變的,哪怕是整條價值流的各個部分都同樣「精益」。例如,一個只負責裝配的工廠,可能有着100甚至更多的周轉率,但是如果加上供應廠的話,周轉率就會減少到12或者更少;如果再將原材料的價值流都加上的話,周轉率可能就會減少到4,或者更少。這是因為下游工序的產品成本都基本保持不變,而當我們計入越來越多的上游工廠的時候,平均庫存價值就不斷增高了。庫存周轉率等於銷售的物料成本除以平均庫存。在這裡,銷售的物料成本是指公司完成的最終產品銷售所包含的物料的總成本,而平均庫存則是指所有原材料,在制品,成品以及所有在手的呆滯物料的平均庫存。這裡的平均庫存通常是指各個財務周期期末各個點的庫存的平均值。 有些公司取每個財務季度底的庫存平均值,有的是取每個月底的庫存平均值。庫存周轉率考核的目的在於從財務的角度計劃預測整個公司的現金流,從而考核整個公司的需求與供應鏈運作水平。很簡單的算法,如某製造公司在2003年一季度的銷售物料成本為200萬元,其季度初的庫存價值為30萬元,該季度底的庫存價值為50萬元,那麼其庫存周轉率為200/[(30+50)/2]=5次。相當於該企業用平均40萬的現金在一個 季度裡面周轉了5次,賺了5次利潤。照次計算,如果每季度平均銷售物料成本不變,每季度底的庫存平均值也不變,那麼該企業的年庫存周轉率就變為 200*4/40=20次。就相當與該企業一年用40萬的現金賺了20次利潤

評價

用售價來計算(便於採用售價盤存法的單位,銷售額/平均庫存額)、 用成本來計算(便於觀察銷售額庫存額和銷售成本的比率)、 用銷售量來計算(用於訂立有關商品的變動、置放商品的場所及銷售作業人員計劃時,實行單位庫存管理)、 用銷售金額來計算(便於周轉資金的安排)、 用利益和成本來計算 (以總銷售額為分子,平均庫存額則用成本計算)售價、金額有時會隨着單價改變而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周轉率結果。所以儘量用量表示,如重量(當期出倉總重量/當期平均庫存重量)。[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