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廟前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廟前鎮位於福建省連城縣南部,轄16個行政村。319國道貫穿了廟前全鏡,該鎮芷溪村出有高速路口,連城冠豸山火車站僅離該鎮30公里,連城冠豸山機場僅45公里,交通便捷。作為連城縣離龍巖市區最近的一個鎮,正積極擴大自身工業上的優勢積極融入龍巖市的「半小時經濟圈」,依託作為國內八大錳礦產區和龍巖市最大的台商工業園區,正逐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強對基礎設施的建設,走和諧發展強鎮的道路。1929年,朱德、毛澤東率領紅軍入閩,曾駐於此,並在廟前鎮的天后宮做了群眾大會,號召人們響應革命的號召.此外廟前鎮作為革命老區孕育出了原衛生部部長江一真同志等一眾功勳革命將士。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17060公頃,常住人口28997人。[1]

中文名稱: 廟前鎮

別 名: 朗村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福建連城縣

下轄地區: 廟前村

政府駐地: 廟興路

電話區號: 0597

郵政區碼: 366215

地理位置: 南部

面 積: 17060公頃

人 口: 28997人(2017年)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寶華山,狗子腦

機 場: 連城冠豸山機場

火車站: 龍巖市火車站,連城冠豸山火車站

車牌代碼: 閩F

鄉鎮概況

廟前鎮地處閩西西部,從龍巖沿319國道西行,一路崇山峻岭,石徑重疊,修竹茂林,蔭蔽天日,行約43公里至廟前的馬岌凹山口一望,頓覺天高地闊,一馬平川,心境爽然,這就是廟前。廟前位於連城最南部,素有「南大門」之稱,地處連城、上杭交界處,地形東西寬而南北窄,西、南兩面與上杭縣古蛟新區毗鄰,北與新泉鎮毗鄰。全鎮轄15個村,鎮區集中了絕大部分的人口與經濟水平,從廟前村到芷溪村通過319國道,而中間地帶建設了台商工業集中區,為鎮區的人口提供了大部分勞動崗位,GDP與人均GDP不斷居於連城縣鄉鎮前矛!

行政區劃

廟前於1972年2月由新泉公社劃出15個大隊,成立了廟前公社,1985年公社更名為鎮轄15個村委會,55個自然村。

地名由來

廟前古名朗村,又稱崇儒或崇儒隘,自連城縣建制以來,就是連城縣封疆之界,在縣建制前是隸屬於新羅縣古田六團里,南宋紹興六年始由古田鄉拆出,由連城縣管轄(元至正六年,改蓮為連)。廟前之得名是與其經濟發展分不開的,在清雍、乾時期,吏治較清,人民稍獲休養生息的機會,菁坊(今廟前村)境內的居民逐步繁衍起來,於是在境中建起一座關帝廟,由於該廟坐落適中,在其周圍商賈們逐漸營建店鋪,設立街圩,逢二、七為圩期,趕集者皆言到廟前赴圩,久而久之,遂成了眾口相傳的地名了。

氣候環境

廟前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適宜萬物生長,常年最高氣溫31.8℃,最低溫度6.8℃,無霜期300天以上,全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2230毫米。年可三熟,特別是廟前、芷溪二大盆地是主要產糧區。東部岩背、江畲、朱地一帶,乃梅花山第一峒,山嶺巍峨,群峰簇擁,廟金山海拔1754.8米,僅次於石門山和狗膩腦而為縣內第三高峰。這裡森林密布,木材、毛竹、松脂、土紙為其主要產品。

自然資源

廟前是縣內的工業重鎮,境內礦藏豐富,有煤、鐵、錳、鉛、鋅、鎢、鉬、水晶、硫磺、石灰石等。省屬企業有錳、鎢等採礦機構;地屬企業有鉛鋅礦和1500千瓦火力發電廠、高壓電網、變電所等;縣屬企業有煤、鐵等廠礦;鎮辦企業有水泥廠、鐵廠、農械廠、石灰廠、鎢礦、錳礦、煤礦和建築隊等,特別是近幾年積極招商引資,吸引台胞投資,先已建成龍巖最大的台商工業園區,截止2014年招商引資仍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希望廟前鎮的發展越來越繁榮。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備,改善了投資環境。廟前現有3.5萬千瓦的變電站與閩西南電網連接,還有小電站6座,總裝機容量842千瓦,有年供水量60萬噸的自來水廠1座,可供3萬人的生活用水。朱地、蘭橋也先後完成了人畜飲水工程。郵電通訊、集鎮建設方面,進行了10里長街的改造建設。鎮區道路鋪裝18.78萬平方米,集鎮地段新的建築群已初具規模。經濟發展促進了文化設施的改善,芷溪片有文化站、文化室,先後在芷溪、廟前建起了地面衛星接收站,全鎮80%的農戶可接收到電視信息。還有裝飾別致的歌舞廳、卡拉OK廳,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2013年6月開始廟前村「兩委」藉助全縣21個美麗鄉村建沒試點村之一的契機,廣泛徵求老黨員、老幹部和群眾意見,選擇「寨下」220多畝河灘,清理雜草、整理亂石,全面規劃,實施「一宮(天后宮)」、「一像(媽祖塑像)」、「一亭(休閒觀景亭)」、「一路(沿河觀景路)」、「一所(村民文體場所)」的遠景工程如今現場可以看到,廟前村經過三整年的努力,總投入400多萬元的寨下農民公園初具規模,「五個一」項目基本完成。1929年5月毛澤東、朱德等革命領導人「擴大紅軍運動」紅色遺址廟前天后宮煥然一新;基座高4.2米,身高7.8米,總高12米的媽祖石像聳立在公園中央;緬懷朱德、毛澤東等革命領導人在廟前開展革命鬥爭的光榮亭熠熠生輝;長70多米寬6米的水泥大道連接至水北村;占地12畝、遍植名木花卉的農民文體健身場所投入使用。有序推進建設的假山噴泉、拱橋蓮池、綠化草地、路燈彩燈、河堤護欄、籃球場、羽毛球場、停車場、立石文化、公廁等配套設施,已投入使用。

交通概況

廟前交通和地理位置優越,廟前是連城縣離中心城市龍巖最近的一個鄉鎮。境內319國道沿東西方向橫貫全境,是廈門、泉州、汕頭等沿海城市通往西南腹地的穿略地帶,贛龍鐵路必經之地,境內沿319國道45公里的兩側連貫成的9平方公里的平展開闊盆地。其邊沿河流由東向西順盆地而下,徑流量為120立方米/秒,這種地勢及交通線,河流並體縱貫的布局,有利於工業規模經濟的發展。

科教文衛

文教衛生事業,全鎮有廟前、連南兩所中學,小學2所,至1993年底,教師隊伍中教93人,小教217人,幼教22人,1985年經地縣驗收,領取了「基本實現普及初等教育」和「實現基本無文盲」證書,1992年教育「六項督導」獲旦省驗收優級水平。廟前鎮的兩所中學學生均以十分可觀的錄取率送入省一級達標的連城一中!受台商工業園區的捐建,中小學學生均享受棒球的培訓與比賽,將更冷門的棒球運動發揮得栩栩如生。廟前工業集中區的新奧生物建有博士後流動站,是國家丙丁烯的標準制定者,企業掌握自身核心技術。

人文歷史

廟前有着光榮的革命鬥爭歷史,是閩西的蘇區之一,在革命戰爭時期,出現了一批可歌可泣的革命人物,如官覲玖、江觀鑽、江啟錨,還有後來為福建省委書記中顧委委員的江一真同志等。而同時在海外也湧現了一批傑出人物,如廟前人江舉謙,現任台灣東海大學文學院院長,是著名的學者。有台胞黃鐘生,芷紅村人,1992年返鄉捐老山商場。1929年,朱德、毛澤東率領紅軍入閩,曾駐於此,並在廟前鎮的天后宮做了群眾大會,號召人們響應革命的號召。當時廟前鎮的孔清祠曾是臨時連城縣委的駐地。三年游擊戰爭時期,陳毅、張鼎丞、鄧子恢等領導的南方游擊隊,曾轉戰於廟前山區。

民俗傳統

文化方面,廟前村自身的代表:紅龍纏柱。《連城客家節慶民俗文化》史料記載,「紅龍纏柱」是福建省連城縣廟前鎮群眾春節民間娛樂活動的一種舞蹈形式。起源於當地江氏六世祖江萬權初創,一代一代傳承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已至第十代傳承。100多年前十七世祖的江流民曾把此龍舞帶到廣東韶關的「福建會館」傳藝,受粵人歡迎。當時,初創者認為連城有滾龍,可舞沒有燈;姑田有燈龍,有燈不可舞。於是,各采其長,自創一種可舞又有燈的紅龍。一般配以1~5個龍珠套路,用武術「六九拳」或少林拳術「四平步」為龍頭的舞步,用武術棍棒的「四勾撥」為龍珠的舞步,伴以六件鑼鼓組成「蘇州鑼鼓」的神韻節奏擊樂,融武術、舞蹈、圖畫、音樂於一體,既健身又營造春節吉祥喜慶的濃厚氛圍;歷史上在連城南部的廟前、新泉各地皆有流傳,曾經成為各姓氏堂號族群的文化藝術水平,而周邊各地罕見此跡,是連南人客家智慧的結晶之一。

芷溪村花燈

素有「連城南大門」之稱的廟前鎮芷溪村,是一個客家萬人古村落。芷溪村花燈有300多年的歷史,游花燈是為了祈福,同時也可以增進親友鄰里的感情。如今,村民們還通過花燈宣傳計生國策、家風家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給花燈賦予了時代的內涵。

旅遊資源

廟前山清水秀,風光綺麗,自古以來就有「東有朝天岩」,西有「筆架」伸張;南有將軍「上馬」錦鄉旗山這樣描述。境內12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嶺岳銜接,綿延百里,尤其是東北端的廟金山,海拔1755米,是連城第一高山,它與左邊的人頭石(海拔1658米),右邊的鐵昌山(海拔1627米)形成鼎足聳立,蔚為壯觀。這些峰巒現已列入梅花山自然保護區,該處闢為自然景點,已是指日可待。

經濟發展

具有革命鬥爭傳統的廟前人民在鄧小平視察南方講話和十四大精神鼓舞下,積極發揮各種優勢,使全鎮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文化事業全面發展。2001年,農業總產值達9135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54302萬元,財政收入87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80元,糧食總產量10842噸。廟前物華天寶,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據地質勘探初測,石灰石1200多萬噸;錳200多萬噸,且以品位高,分布集中而聞名全國;煤500多萬噸;鉛鋅礦50多萬噸;還有鎢、鐵、銅、水晶、硫磺等在閩西資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閩西重點工業區之一,有的礦藏已在開採利用,大部分還是潛在的優勢。

廟前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立足鎮情,穩住農業,以扶持鄉鎮企業為主,採取鎮辦、村辦、私營、聯辦四個「輪子」一齊轉的辦法,鼓勵獨資、集資、聯營等經營方式發展鄉鎮企業,並加以引導和規劃管理,成效顯著。近幾年來,以礦業為先導,先後發展了冶金、電力、建材等鄉鎮集體股份合作企業,其中礦業、建材已形成規模群體,發展速度和規模進入全縣領先行列。

外向型經濟上了新台階,外引內聯,興辦了年產值千萬元以上的龍連鋁型材廠等。名優特新產品主要有「梅花牌:普通硅酸鹽水泥,連續五年獲省優產品;鋁型材系列新產品,以其技術含量高而聞名,不僅水平領先省內其他廠家,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傳統工藝的健康竹筷以其悠久歷史、精湛的工藝、上乘品質飲譽全國各地;久負盛名的芷溪藤椅、竹涼蓆,廣泛受到省內外客戶的的青睞;礦藏主要有:錳礦、煤礦、鎢礦、鉛鋅礦等。

2008年一來不斷吸引台灣同胞對廟前鎮的投資,建立了龍巖市最大的台商工業園區——廟前台商工業集中區。吸引了綠之緣高塔肥業,宏觀運動器材,新奧生物製藥,富溢洋傘廠等企業,其中宏國的棒球生產出口享譽國內外,廟前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大陸棒球中心。

廟前鎮依託錳礦,鉛鋅礦等自然資源和台商工業園區,竹製品不斷協調發展,截止2014年廟前鎮的GDP每年增幅達40%以上,廟前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視頻

廟前鎮美麗鄉村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