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康達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康達維

圖片來自小故事網

出生     1942年10月23日 美國蒙大拿州

配偶    張泰平(Tai-ping Chang)

母校    華盛頓大學,哈佛大學

研究領域  漢賦六朝文學

博士導師  衛德明

其他指導者 海陶瑋蕭公權李方桂

康達維,(英語:David R. Knechtges),(1942年10月23日),是一名美國學者和漢學家。在華盛頓大學教授中國文學,現為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亞洲語文系退休教授。

重要轉變

當康達維還在西雅圖高中念書的時候,他就立志研究化學,希望將來做一名醫生。這是因為他的母親是一名護士,也希望他能從事醫學。 高中的最後一年,他選讀了「遠東史」這門課,指定的讀物有兩本,一本是賽珍珠的《大地》(The Good Earth),另一本是老舍的《駱駝祥子》英譯本。我們的任課老師邀請華盛頓大學的衛德明教授(Hellmut Wilhelm,1905—1990)就這兩本指定的讀物到課堂上演講。 當時衛教授的演講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他不但對兩本著作具有高度啟發式的詮釋,而且對故事的內容和時代的背景也做了詳細的說明,同時所呈現的是對文學不同尋常的敏感性和鑑賞力。 最讓感到震驚的是,英文翻譯對於《駱駝祥子》的結局做了如此大的變動——為了配合西方讀者的喜好,竟然將悲劇改成喜劇收場。雖然當時的興趣主要是在科學方面,但是這時發現真正喜愛的是語言和文學。 衛教授演講之後,留下來回答幾位同學的問題。對他的耐心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雖有些問題對他來說,可能既可笑,也太膚淺,但是他為了回答學生的問題,在演講之後,至少還停留了一個小時。另外,衛教授對中國最直接的(第一手資料的)認知和了解,也給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衛教授是德國人,在青島出生,他在中國現代史上最艱難的一段時間住在中國,對中國的文學和歷史都有廣博、精深的研究,讓初次接觸中國文化的高中學生能夠了解。 在聽過衛教授的演講之後不久,康達維開始重新考慮上大學以後要研讀的科目。雖然對研究中國的學科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但是決定正式開始研究中國的歷史、語言和文學。

中國文學

康達維就讀華盛頓大學三年級的時候,開始選修衛教授的課,選修第一門衛教授的課是整學年的「中國歷史」,第二年選的是「中國文學史」。 就是在「中國文學史」課上,第一次接觸了中國的漢賦。當時寫的第一篇有關漢賦的研究報告是「揚雄的賦」《A Study of the Fu of Yang Hsiung (53 B.C.-A.D.18)》,在衛教授的親自指導下,我完成了題目為《揚雄、辭賦及漢代修辭研究》的博士論文。在文中,我將揚雄所有的賦作都譯為英文並詳加批註與分析。

在華盛頓大學研讀辭賦的時候,發現有另一位美國學者也是賦學專家,他就是哈佛大學的海陶瑋教授(James Robert Hightower,1915—2006)。大學畢業之前,我曾跟衛教授商量過,他鼓勵我申請哈佛大學的研究所,幸運的是,哈佛大學接受了我的申請。 海教授那時候已經出版了兩本有關辭賦的專著,第一本就是《中國文學論題》。直到今天,這本書仍是有關中國簡明賦學史的最佳英文著作。當開始研習賦學的時候,美國或是歐洲研究這方面的學者並不多。過去幾十年來,康達維可能是西方漢學家中唯一繼續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人。 自1980 年代以來即着手英譯《昭明文選[1]的工作,預計將六十卷《文選》譯為八冊英文。 《文選》中的選文包含了許多罕見的奇字或術語,要做通盤的研究才能將其翻譯成適當的英文。在《文選》(《Wen xuan or Selections of Refined Literature》)所包含的各種文體中,尤以賦體最具有挑戰性。

康達維擅長漢賦六朝文學,對於這一長期被西方學者忽視的領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致使這一方向重新引起西方學者的興趣。康達維最著名的成就是首次全英文翻譯了中國早期的文學選集《文選》。[2][3]

2006年被選為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2014年榮獲第八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4](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新聞出版總署2005年設立的一個獎項,會定期選擇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頒發。該獎項旨在對中國文學創作、翻譯、出版有特殊貢獻的作家、翻譯家以及出版家進行表揚。)

翻譯的信念

者要信念為執着作品的原文和原意。康達維十分贊同俄裔美國作家和翻譯家納博科夫(Vladmir Nabokov,1899—1977)的金科玉言:「最笨拙的逐字翻譯要比最流利的意譯有用千倍。」 譯文的流暢和可讀性是每位翻譯家所追求的目標,但是翻譯古代或是中古時代的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翻譯家就必須勇敢地做到美國著名的漢語、日語語言學專家羅伊·安德魯·米勒(Roy Andrew Miller,1924—2014)所說的名言:翻譯必須具有「字字斟酌、探討語言和文字本義的勇氣」。 我個人認為,在英譯的過程中,必須儘可能正確地傳達中文文本的原意,並且儘可能地保留或許會令讀者驚訝的比喻說法,甚至是一些非比尋常的措辭用語,只有這樣,才能儘可能地還原漢賦氣勢雄渾的鋪陳之美。

著作

  • 《漢賦研究二則》(Two Studies on the Han Fu, 1968)。
  • 《揚雄賦研究》(The Han Rhapsody: A Study of the Fu of Yang Hsiung, 1976)。
  • 《漢書揚雄傳研究》(The Han shu Biography of Yang Xiong, 1982)。
  • 《文選》的英譯,目前已出版三卷(1982, 1987, 1996)。
  • 《漢賦研究》編譯自龔克昌(1997)。
  • 《宮廷文化中的權力話語和修辭》(Rhetoric and the Discourses of Power in Court Culture, 2005)與范士謹(Eugene Vance)合作主編。
  • 《古代及中古中國文學史料叢考》(Ancient and Early Medieval Chinese Literature: A Reference Guide, 2010)-與張泰平(Taiping Chang)合作主編。

視頻

Larry David Speaking Fake Chinese - Curb Your Enthusiasm

參考來源

  1. -古詩文網-昭明文選
  2. 新書推介|康達維:《賦學與選學:康達維自選集》,小故事網,2019年9月9日From:www.xiaostory.com
  3. 存檔副本.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4). ,華盛頓大學官網。
  4. 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新聞,201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