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延安市安塞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延安市安塞區位於陝西省北部,東徑108°5'44″-109°26'18″,北緯36°30'45″-37°19'31″。東南與延安市寶塔區為鄰,南和甘泉縣接壤,西毗志丹縣,北靠靖邊縣,東北與子長縣相交。縣境南北直線距離92千米,東西直線距離36千米,總面積2951.3平方千米。戶籍人口19.13萬人,常住人口17.29萬人(2012年末)。全區轄1個街道、8個鎮:真武洞街道、磚窯灣鎮、沿河灣鎮、招安鎮、化子坪鎮、坪橋鎮、建華鎮、高橋鎮、鐮刀灣鎮。區政府駐真武洞街道真武街1號,距省會西安市直線距離280千米、延安市區36千米。

地處西北內陸黃土高原腹地,鄂爾多斯盆地邊緣,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地勢多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主要山丘有高峁山、雅行山、白豬山、天澤山、玉皇廟嶺、神嶺山等。最高點鐮刀灣鄉高峁山海拔1731.1米,最低處沿河灣鎮羅家溝海拔1012米,平均海拔為1371.9米,縣城海拔為1061米。有延河、大理河、清澗河3條水系,主要河流有延河、杏子河、西川河、小川河、小溝河、雙陽河等。屬中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年均氣溫8.8℃,年均降水量505.3毫米,年日照時數為2395.6小時,日照百分率達54%,全年無霜期157天。資源有石油天然氣、鐵、石灰石、石膏、油母頁和耐火土等。G65包茂高速、S206延(安)靖(邊)、S303延(安)定(邊)公路過境。名勝古蹟有王窯秦直道、方家河仰韶文化遺址、雲品寺北魏石窟[1]、龍安古城、蘆子關、高橋寨等。

歷史沿革

古為雍州地,秦、漢屬高奴縣。《元和郡縣誌》云:鄜上及甘泉、臨鎮、安塞皆高奴地。《安塞縣誌》載:高奴故城在今坪橋鄉,倚山為城。《延安府志》、《讀史方與》均說,高奴縣城在安塞境內。北魏太平真君十年(449)置廣洛縣(治今縣東南安塞舊城);十一年(450)置金明郡,其境與漢高奴縣大致相同(今延安市寶塔區北和安塞縣境);次年於今縣東北設永豐縣。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永豐縣入廣洛縣;仁壽元年(601)因避太子楊廣之名諱,改廣洛縣為金明縣。大業十三年(617),撤金明縣,併入膚施縣。唐武德二年(619)復置金明縣(其故城在現沿河灣鎮的碟子溝,《新唐書》、《地理志》)。貞觀十年(636)在北部增設罷交縣,天寶元年(742)改名延昌縣,五代後梁廢入金明縣。宋熙寧五年(1072)廢金明縣,割西南部為敷政縣。

宋以「安定邊塞」之意設安塞堡(在安塞故城,即今沿河灣鎮),屬綏德軍轄。蒙古憲宗二年(1252)於宋代安塞堡(今沿河灣鎮碟子溝)始置安塞縣,縣從堡名。l268年,省敷政縣入安塞縣,屬延安路轄。1914年屬榆林道。l919年,洪水毀壞碟子溝縣城,縣治所遷至黃崖根村對面的新樂寨。1928年直屬省。

1934年7月,安塞縣革命委員會設立4個區(今安塞縣南部),即王家坪區、下寺灣區、劉老莊區、永寧山區。1935年5月l6日,安塞全境解放後(安塞縣蘇維埃政府)增設苗店、西河口、高溝口、龍石頭、樓坪、洛平川、碟子溝、肖莊7個區。各區分別設2至7個鄉不等;同年ll月調整行政區劃,將一區劉老莊、二區下寺灣、三區王家坪劃歸甘洛縣轄,四區永寧山劃歸保安縣轄,十二區肖莊劃歸延安縣轄;其餘7個區縮編為6個區,即一區碟子溝、二區龍石頭、三區高溝口、四區苗店、五區西河口、六區洛平川;6個區共轄24個鄉。

1935年5月,安塞區蘇維埃工農民主政府先在延河以西待解放地區(今安塞縣北部)建立了西革命委員會;同年7月先後建立了一區郝家坪、二區王家灣、三區坪橋、四區寺灣、五區朱塌灣5個行政區;8月,將西革命委員會更稱六區;9月,將六區劃分為康家廟、蔡科峁、真武洞3個區。1936年春,四區劃歸秀延縣轄,原八區更稱四區;又在張渠、大高山地區建立了八區;各區分別下轄5至8個鄉。

1937年9月12日根據陝甘寧邊區政府命令,將子長縣所轄原安塞縣區域交歸安塞縣轄。同年安塞南北合併後,縣域面積2984平方千米,設立七個區、42個鄉。一區沿河灣轄沿河灣、社科、雲坪、棗灣、馮家營、龔家溝6個鄉;二區磚窯灣轄槐樹莊、樓坪、高橋、謝家溝、苗店、西河口、杜寨、磚窯灣(1941年改為市)8個鄉;三區招安轄招安、康岔、馮莊、廟溝、白家窪5個鄉;四區真武洞轄佛道崾嶮、龍安、小草溝門、佛殿溝、托桃灣、東溝門、真武洞[2](1941年改為市)7個鄉;五區蔡陽坪轄東溝、郝家坪、肖官驛、陽窪、杏樹溝5個鄉;六區化子坪轄徐家坪、賀莊、曹嘴子、康家廟、化子坪、劉家河6個鄉;七區寺灣轄白廟岔、王家灣、石門、高里圪台、宋家窪5個鄉。

視頻

延安市安塞區 相關視頻

航拍延安之安塞區:陝北最知名腰鼓旅遊目的地
延安市安塞區之旅,風起安塞,黃土風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