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建新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建新鄉

中文名 :建新鄉

所屬地區:徽省池州市東至縣

建新鄉位於東至縣城西十公里,東邊基地離縣城僅六公里,327省道貫穿全鄉,交通十分便捷。建新鄉國土面積69.21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耕地面積11000畝。農業基礎設施良好。自然條件優越,土壤肥沃,四季宜人。地處國家生態經濟示範區內,位於東至縣縣城西部13公里處,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適宜水稻生產,全鄉擁有耕地面積11284畝,其中水田9503畝。 [1]

簡介

建新原為建東公社,新崗公社,1969年建東、新崗合併,取兩公社首字命名為"建新"公社,1982年改為建新鄉至今。

建新鄉東鄰堯渡鎮,南依梅山嶺,西連香隅鎮,北起七里湖鄉,與黃泥湖緊緊相連。境內洋塘湖養殖場除產鮮魚外,還盛產珍珠、螃蟹等水產品。

建新境內的馬塘,相傳很久前有一位將軍,在此飲過馬,故名。建新南端的崇山峻岭中還建有上海三線廠。

改革開放以來,建新鄉的鄉鎮企業發展很快,著名的有建新水泥廠,年產量達4萬噸,管理規範,經濟效益好,曾獲得省地鄉鎮企業明星稱號。建新鄉的留蘭香生產一度也很興旺。

招商引資

東至縣

建新鄉積極應對鄉鎮財政體制改革、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等諸多方面的影響,通過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努力培植新型財源,有效化解了財政吃緊狀況。2008年來,有關政策相繼調整,給建新鄉鄉級財政帶來不小壓力。面對財政吃緊狀況,建新鄉採取措施主動應對,廣拓財源,優化投資環境,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一是積極為外資企業排憂解難,做好各方面協調工作,並承諾只要涉及到投資環境問題,不論大事小事,鄉黨政負責人隨時前往解決;二是任何集體、個人都絕不允許侵害外資企業利益和刁難外資企業,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三是大力整治企業周邊環境,維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重拳打擊地皮卡現象,認真調查處理企業用工、用地、道路通行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矛盾糾紛。

環境的優化加快了外來客商落戶的步伐。2007年,利用當地建材資源優勢,建新鄉引進無錫客商投資300萬元興建年產30萬噸的石子加工廠,建材石子主要向鐵路工程供貨,2008年有望為財政貢獻10萬元以上;前年引進2007年投產達效的興路礦業公司,由南陵客商與本地客商合夥投資350萬元,主要生產建材石子和白雲石,生產規模達30萬噸,2007年上繳財政20萬元,2008年已上繳10餘萬元。建新鄉還有兩個項目被列入2008年東至縣重點建設項目,一是由江蘇鎮江客商與本地客商合夥投資建設的長江制皂項目,項目一期計劃投資1200萬元,主要生產15000噸皂粒和1000噸粗甘油,項目全部達產後可創產值8000萬元,實現利稅1000萬元;二是由江蘇崑山客商投資1500萬元建設的梅山白雲石礦,該礦年產量為100萬噸,2008年,企業正在抓緊設備安裝,興建專用道路和專用碼頭。完全投產後,預計可為財政貢獻100萬元,解決當地人口就業100多人。

外來企業的投產達效為建新鄉提供了穩定、優質的財源。2008年建新鄉全年財政保證目標任務為120萬元,截止到7月底,已完成78.2萬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