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丹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丹紅
張丹紅
出生 中國北京
國籍 中國
職業 Deutsche Welle中文部副主任。

張丹紅北京人,在北大學習德語後赴德留學,

1990年起在德國政府的對外廣播電台德國之聲工作,由於"工作出色"(德國之聲台長辦公室主任布爾格霍夫語),

2004年起任中文部副主任。作為德國媒體人士和中國問題專家,

自2008年3月份西藏"打砸搶燒"暴力事件發生後,張丹紅女士頻頻在德國國內各種研討會、電視節目等活動中露面,替中國說公道話。張一貫主張西方不要用高高在上的態度批評中國,而要看到中國在人權等方面的進步。此外還有醫生張丹紅。

人物簡介

1966年生於北京,198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德語系,同年秋季赴德,1990年進入Deutsche Welle中文部,能講德語、英語和法語,文筆優美、寫作勤懇,中文部資深記者,因工作出色,2004年起擔任Deutsche Welle中文部副主任。

2008年9月,因自己的一句公道話,觸犯了德國輿論的紅線,Deutsche Welle決定免去張丹紅中文部副主任職務,但保留編輯職務,恢復主持播音的工作。

停職事件

張丹紅在北京奧運開幕之前兩次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是此次事件的直接導火索她在德國電台的一次訪談中說,中國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成功地"使4億人脫貧",這說明"中國共產黨比世界上任何一支政治力量在實踐人權宣言第三條方面的貢獻都要大"。在談到中國所謂"互聯網檢查"問題時,張丹紅表示,在德國也有網頁被禁,比如兒童色情網頁。7月24日,在德國電視二台由著名主持人伊爾納主持的一次關於中國問題的討論中談到西藏問題時,她說,中國政府"為保護西藏文化做了很多事情";談到中德關係時,她說,默克爾當上總理後,良好的中德關係不再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和德國前總理科爾、施羅德不同,默克爾更多地把中德關係帶上了衝突的軌道。

8月11日,德國《焦點雜誌報道稱張丹紅"向中國共產黨獻媚"。《柏林報》20日報道說,德國執政黨之一的社民黨議會黨團內政發言人迪特·威弗爾施皮茨稱,張丹紅的發言是"無與倫比的災難","她的做法表明她不適合在德國之聲工作",該報道的題目具有明顯的煽動性:"讚揚共產黨"。22日,該報首次報道,張丹紅被德國之聲"暫時停止在麥克風前的工作",並稱是因"張丹紅由於其對華友好言論最近引起注意。"26日,《科隆日報》記者從德國之聲台長辦公室主任布爾格霍夫那裡證實了這一消息,並明顯為張丹紅抱不平,因為該報道的題目是"中國問題專家變啞了"。 [1]

外媒自省

德國之聲電台中文部副主任張丹紅因為在節目中發表真實的言論,而被調離主持人崗位。8月3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站發表一份聲明,說張並未被解職,還在繼續工作。並稱,在她接受的為數不少的媒體訪談中,有一次她的一些表述和德國之聲所秉承的主導理念不相符合。就這一事件,正在進行調查,"調查結束前,慣常的一個做法是暫停針對公眾的活動,其中也包括在話筒前的工作"。

作為德國聯邦預算資助的新聞媒體,德國之聲在列舉的"主導理念"中,似乎並不包括言論自由。換句話說,在宣揚民主、自由和人權的時候,言論自由可以受到限制。作為新聞媒體從業者,在訪談節目中批評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對華政策,背離了德國媒體的"主導理念"。當節目嘉賓所發表的談話與新聞媒體所標榜的價值觀念不相符合時,新聞媒體非但沒有捍衛嘉賓表達的權利,反而將其調離崗位,以示懲罰。

撇開這一事件所隱含的價值觀念不談,單從技術操作層面來看,西方新聞媒體在自我審查方面毫不手軟。

世界各國新聞發展的經驗表明,政府的事先審查制度,越來越多地通過間接的方式植入新聞媒體之中。新聞媒體可以自由地選擇新聞報道題材,但是新聞媒體的負責人必然受制於投資者;新聞從業者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新聞從業者的觀點必須服從於新聞媒體的"主導理念"。

假如新聞媒體從業者違背了新聞媒體所倡導的價值取向,他們就會被調離崗位,從而失去話語權;假如新聞媒體背離了投資者的價值觀念,新聞媒體就會失去經濟來源,甚至有可能關門破產。所以,千萬不要以為西方國家沒有新聞審查制度,恰恰相反,西方國家以市場的手段,影響或者干預新聞媒體的正常運作,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施加壓力,影響新聞媒體及其從業者的價值判斷。

參考資料

  1. 張丹紅事件觀察者 . 2017-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