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佑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佑君
張佑君
出生 1965年
職業 中信證券董事長

張佑君,1965年出生,籍貫江蘇,出生地北京,1987年獲得中國人民大學貨幣銀行學專業經濟學學士學位,1990年獲中央財經大學貨幣銀行學專業經濟學碩士學位。現任中國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人物履歷

自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995年成立時加入,曾任交易部總經理、公司襄理、副總經理,

1999年9月至2012年6月獲委任中信證券董事,

2002年5月至2005年10月任中信證券公司總經理;

1998年8月至2001年12月任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2005年9月至2011年9月先後任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董事長;

2011年12月至今任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辦公室主任,

2015年10月至今任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2016年1月任中信證券董事長。[1]

任免信息

2015年11月17日,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張佑君擬任董事長,擬提名張佑君為第六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在出任董事後擬參加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的選舉。

2016年1月19日晚間,中信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同意選舉張佑君擔任公司董事長。

成長經歷

家庭背景與求學經歷

  憶當年漫漫求學路誰也不曾想到當年的"四大鬧將"之一會與如今成熟穩健的張佑君有什麼關係,但是這個稱號一直伴隨他的整個童年。從小生在北京的他特別愛玩、很調皮,頭上還開過瓢。

  這一切在舉家遷到江蘇後發生了改變。1979年,還在上初中的張佑君跟隨父親來到江蘇,"沒有江蘇的生活就沒有現在的我",他這麼評價自己在江蘇的日子。剛轉學時,他參加了一場入學考試:化學0分,物理20分,英語剛剛及格。這對於張佑君無疑是晴天霹靂,但也激發起他的好勝鬥志,"特別奇怪,一下子就特別想學習了。"

  江南的夏天炎熱,蚊蟲多,為了防止自己被蚊子侵襲,每次看書的時候他都得穿長褲,然後把褲腿塞在雨靴里,衣服也是長袖的,扣子一直繫到最上面一粒,或者直接鑽進一個小帳篷里看書。在那樣一個大蒸籠里學習,全身濕透不說,在悶熱的環境要想靜下心來看書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南方濕冷的冬天也是對北方人的一個巨大考驗,每年冬天他手上都長滿了凍瘡,鑽進被窩連被子也是濕的。每晚看書都先用熱水洗過後,裹上棉衣、穿上棉靴開始挑燈夜讀。如此艱苦而刻苦的學習經歷必然會獲得回報,1983年,張佑君隻身來到北京參加高考,考入了中國人民大學財政系。

  人大四年,張佑君認為自己最大的收穫就是培養了正確的思維方式,他坦言:"大學裡要博覽群書,養成自己的性格和學會為人處事的方法。"大學期間他經常泡在圖書館裡,翻閱各種各樣的書,積累了多方面的知識。在他看來,這不僅是一種學習境界,更是一種人生態度。

  談到自己的恩師,張佑君一下子就說出王克華王傳倫陶湘等專家學者的名字,他們的個人品格、治學風格和學者風範都深深地感動他,影響着他,讓他終生受益。那個年代正統的教育方法,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校園氛圍是他品行養成的沃土。

  老斯坦福先生曾經說過:"請記住,生活歸根結底是指向實用的,你們到此是為自己謀求一個有用的職業。但也應該明白,這必須包含着創新、進取的願望,良好的設計和最終使之實現的努力。"

  張佑君認為那個年代的人一般都比較循規蹈矩,缺少主動和創造,只是一味地接受任務,完成任務,而這歸根到底與個人的思維方式有關。大學時代的張佑君已經充分感悟到打破陳規,不斷開拓創新的重要性,這也促成他不斷將自己的"小聰明"上升為大智慧,在職場中步步為營,穩步攀升。

初入職場的苦樂辛酸

  1989年碩士畢業前夕,張佑君跟隨他的老師前往深圳講學,自己也同時在那裡授課。隨後,張佑君被困在深圳,無法返回北京,當時口袋裡只有三、四百元救命錢。為了謀生,他到處找工作,用他的話說"天無絕人之路",最後他終於在深圳平安保險公司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成了那裡第一個擁有碩士學歷的員工。

  去深圳平安保險面試時,其中一個要求就是會打字,那個時候很多人都沒碰過打字機,張佑君也不例外。沒想到工作第一天,經理就給他一份資料,要求打印後發電傳。

  情急之中,張佑君突然回想起大學時翻看過一本打字速成書,他閉上眼睛默想那本書上寫手該怎麼放,然後根據那個順序慢慢敲起來。一旁的人問他:"你怎麼打字這麼慢啊。"他趕緊說:"好久沒打了"。中午趁別人都在休息的時候,他一個人在辦公室里練習盲打,漸漸地速度起來了,大家午休回來看到張佑君打字飛快,納悶道:"你還行啊,一下子就這麼快了。"

  在當時那個沒有誰知道什麼是保險的年代,做保險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也不會有誰願意買保險,但是越是不可能的事情越是蘊涵着無限潛力。

  張佑君借錢買了輛自行車開始滿深圳的跑業務,雖然處處碰壁,卻也練就了他極強的與人溝通的能力和堅忍不拔的耐力。那個時候大家都不知道怎麼做保險,在業績的重壓下,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摸索,"忘我投入"是他在平安保險公司工作中最深的體會。

  在兩年做保險的過程中也滲透着很多的艱辛,張佑君卻懂得以樂觀的心態面對一切,用過人的智慧將複雜的事化解掉。張佑君在回憶某一次經歷時說:"當時有一家賓館的業務很難做,他們的財務經理不搭理我們,我們跑了很多次都拿不下來。有一天下大雨,我們穿着雨衣騎着摩託過去,到了那裡就把雨衣一脫,先在外面站着淋,淋得全身濕透,然後準時到,當時財務經理一感動就把項目給我們了。"說完,張佑君一拍大腿,爽朗地笑了起來。

臨危受命掌舵中信建投

  在平安保險工作的幾年中,他有幸籌備組建了平安保險證券營業部,他任第一任經理,從此他也就熱衷於證券業務了。1992年,張佑君進入中信實業銀行深圳分行,並在中信證券從底層做起,營業經理、部門經理、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2005年起擔任中信證券總經理。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控股的國內第一家公開發行上市的證券公司,也是第一批取得創新試點資格的證券公司,近年來中信證券利潤總額、淨資本及淨資產在全行業中一直名列前茅。在擔任中信證券總經理期間,張佑君完成了很多併購案利,其中最大的一個案子是併購中國三大證券公司之一的華夏證券。應時,張佑君受命整合華夏證券,出任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於2005年11月,由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60%,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出資40%。公司主營業務包括證券(含境內上市外資股)代理買賣、承銷和上市推薦,證券投資諮詢(含財務顧問)等。併購前的華夏證券從資產規模、業務量、人員數量到市場份額都比中信證券要大,但是由於華夏證券在幾年熊市中的經營不善,不控制成本,盲目投資等問題形成大筆不良債務。

  併購後的重組、改造中總是面臨各種各樣複雜的問題,因特有的併購方式所帶來的管理難度可想而知。組建後的中信建投擁有2500個合同制員工,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剛剛併購時的人心渙散等狀態,張佑君採取簡單化的管理方式,"從來都是看工作,不看關係,對能力弱勤奮肯乾的人一定要給他們時間。除非證明你不行,不然就一定有機會。"他把這種管理方式歸為自己大學時養成的一種思維方式,將複雜問題簡單化,找出最佳捷徑。

  在業務方面,張佑君吸取了華夏證券盲目投資的教訓,明確中信建投的核心業務是證券,在做證券業務上,張佑君有自己的見解:「做什麼都要有一個遊戲規則,證券業尤其如此。國外證券投資業的發展進程已經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我們不能違反規律做事。穩紮穩打一直是中信建投的風格。」[2]

參考資料

  1. 金融界知名人士——張佑君江蘇頻道_鳳凰網
  2. 張佑君慢錢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