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衛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衛紅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張衛紅,張衛紅,1964年5月出生,中國科學院院士[1],無黨派人士,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2]陝西省歸國華僑聯合會第八屆委員會副主席,陝西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1984年,張衛紅本科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飛行器製造工程系;1991年,在比利時列日大學宇航技術實驗室獲計算力學與結構優化方向應用科學博士學位。1992年,在比利時列日大學宇航技術實驗室繼續從事博士後研究 ,後於1999年回國,歷任西北工業大學理學院院長等職務;2014年12月,任西北工業大學校長助理;2015年4月,任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

張衛紅長期從事航空航天結構輕量化高性能設計、薄壁構件切削製造工藝優化研究。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西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

出生日期----1964年5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畢業院校----西北工業大學

研究方向----工程結構的優化設計理論

人物經歷

張衛紅,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教授博士生導師[3],理學院院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第十三、十四屆會評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84年本科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飛行器製造工程系。1985年11月由原國家教委公派赴去比利時列日大學宇航技術實驗室(University of Liege, LTAS-Aerospace Laboratory)攻讀博士學位,從事航空結構計算力學與優化設計研究,導師 G. Sander 和 P. Beckers 教授。1991年12月獲比利時列日大學應用科學博士學位並取得最高成績。1992年1月至1996年1月在比利時列日大學宇航技術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合作導師 C. Fleury 教授,並獲比利時教育部高級研究員職稱(charge de recherche)。1996年2月至1998年7月任法國UTBM科技大學高級研究員。1998年2月至1999年1月任法國UTBM科技大學副教授。1999年2月回國工作至今。

長期從事計算固體力學與結構優化設計技術研究,系統地開展了航空航天複雜薄壁結構優化設計理論方法、高效工程優化設計算法,輕質材料與結構的功能、性能一體化設計技術、薄壁構件切削加工變形機理仿真計算與工藝參數優化研究。先後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航空基金、973計劃、863課題項目累計50餘項。

獲陝西省人才引進計劃獎勵、陝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導師獎,所指導的兩名博士生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培養的研究生中3人晉升教授,7人晉升副教授。

2021年8月1日,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布,張衛紅位列其中 。

人物履歷

1984年本科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

1991年12月獲比利時列日大學博士學位。

1991年12月在比利時列日大學航空航天實驗室作博士後;

1996年2月任法國貝爾福-蒙貝里亞科技大學高級研究員;

曾任西北工業大學理學院院長。

2014年12月任西北工業大學校長助理。

2015年4月任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 。

張衛紅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社會兼職

陝西省歐美同學會(陝西省留學人員聯誼會)副會長

兼任中國僑聯第九屆委員會委員,陝西省僑聯第七屆常委,陝西省僑聯第八屆委員會副主席。

學術兼職

兼任法國貝爾福-蒙貝里亞科技大學副教授,國際結構及多學科優化協會會員和IEEE協會會員

主要成就

是國際工程優化設計領域前沿的年輕學者,被比利時政府授予高級工程師稱號,還榮獲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20世紀2000位傑出學者稱號,2006年入選國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學術技術帶頭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2020年5月,獲得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4]

2020年11月,獲得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5]

學術科研

張衛紅教授主要從事工程結構的優化設計理論、優化算法、優化模型的建立、有效近似方法、靈敏度分析研究及大型自動化設計軟件的開發,提出並建立了自動選取獨立設計變量的參數化結構形狀優化設計方法,使得數值優化設計與傳統零件設計方法達到統一。

主要從事結構輕量化設計與切削加工製造中的力學問題計算理論與方法研究。先後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空天飛行器重大研究計劃、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陝西省教委人才基金、博士點基金、航空基金、國家863項目、973計劃30餘項,團隊獲批主持國家首批外專千人項目。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一項 ,省部級二等獎三項。

累計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其中SCI檢索論文100餘篇。獲國家發明專利受理30餘項、已授權10餘項,並在航空設計製造部門得到工程應用。

張衛紅教授團隊主持的"機械結構系統的整體式構型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獲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張衛紅教授主持完成的"大型複雜薄壁結構的多柔性匹配切削製造技術及應用"獲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任免信息

2019年9月11日,陝西省第八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選舉決定:張衛紅當選為副主席。

人物評價

作為回國創業多年的法國歸僑,張衛紅教授積極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助力推動搭建學校、地方、國家層面新僑交流合作,對接國家戰略需求,為促進新僑創新創業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西北工業大學評)

長期以來,張衛紅秉承教研融合理念,在致力於培育國際化應用型人才的同時孜孜不倦潛心科研。他總是鼓勵青年師生,要依託時代發展的大平台,以披荊斬棘的勇氣,破釜沉舟的決心,紮實落地的工作,做出無愧於使命與擔當的成果。(《華商報》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