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延東,字曉珊,號三江源頭人、西海醉石、高原人,筆名東方粟、林言、次郎。1964年4月生於青海古洞口,祖籍南京,現居北京國家一級美術師,當代著名實力派長鋒書法家,書法教育家,編輯,策劃,特聘院士,「三分書」創始人。   1996年9月,被中國國際名人研究院評審委員會授予「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榮譽稱號。2013年10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美術師審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一級美術師」,授予國際「中國人民藝術家」資質稱號。[1]

張延東
中國人民藝術家
出生 1964.4.4
中國青海海東
國籍 中國
別名 曉珊
職業 書法家 書法教育家 客座教授 編輯
知名作品 《張延東書法集》、《人品與書品之管見》、《古都翰墨香》

目錄

人物簡介

張延東,字曉珊,號三江源頭人、西海醉石、高原人,筆名東方粟、林言、次郎。1964年4月生於青海古洞口,祖籍南京,現居北京

國家一級美術師,當代著名實力派長鋒書法家,書法教育家,編輯,策劃,特聘院士,「三分書」創始人。

1996年9月,被中國國際名人研究院評審委員會授予「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榮譽稱號。

2013年10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美術師審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一級美術師」,授予國際「中國人民藝術家」資質稱號。 [2] 張延東,先後就讀南京藝術學院、北京大學為青海史上第一位北京大學書法研究生,為國家公務員,現兼職某藝術高等學院。出版有《張延東書法集》等。

90年代以來,多次被應邀赴日本香港浙江上海、北京、四川等開展書法藝術、文化活動交流和講學活動。百餘幅作品流傳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加拿大、法國、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並多次在其國家和地區的博物館、美術館展出。

先後授業於南京藝術學院博士生導師、著名書法家、篆刻家徐利民,著名書畫家啟功,著名美學家、哲學家北京大學藝術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葉朗教授等。

為「周恩來總理秘書、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第一任禮賓官、中華國禮藝術家協會會長、中國動漫第一人、著名書畫家古今明先生」入室弟子。

曾任中國書畫家系列叢書《墨彩大觀》編委、文學刊物《河湟》編委、《墨緣》主編、《海悅之聲》總編輯、互助書法藝校常務副校長、源上書畫藝術發展社社長、海東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等。

現任CCTV中國影響力·文化中國網總編輯;中國周恩來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特聘院士;北京大學校友會會員。中日韓新書畫家友好聯盟常任理事;中國西部散文學會青海分會主席團常務理事;青海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源上墨齋主人等。

張延東,長期在國家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從事書法教育、群眾文化輔導、企業管理、行政管理,以及書法、文字創作研究和美學、哲學、心理學、林學等多學科和跨學科學習、研究工作,使書家的文化積澱、人身涵養、非凡才華、字外功夫等滲透到整個人品和書品中。先後在國家級核心刊物發表論文、評論、文章等50餘萬字,其中《人品與書品之管見》、《漢字是中國的臉》、《真、善、美是中國書法藝術的一面旗幟》、《春風化雨綠滿山》、《綠色從這裡延伸》、《加強和完善基層林業體制的探討》等廣有影響力。80年代創辦青海史上第一所書法學校「互助書法藝校」,為社會培養書法人才3000餘人;同年代創辦省級社團「源上書畫藝術發展社」,與30多個省市、地區以及國家書畫團體建立了友好關係。

藝術風格

張延東善用長鋒羊毫作書,其人博雅溫情,幽默風趣,灑脫開朗,耿直爽朗;其書靈動有力、沉穩剛健、灑脫奔放,氣勢雄渾開張,書風力兼眾美。[3]

張延東受家父張有賢先生(1922.5——2002.02.07 歷任青海省互助縣李豐、台子、林川等人民公社鄉長、黨委書記、縣農機科科長、縣委貧協主席等職,為館閣體書法家)影響, 自幼好墨。

青年時代一度痴迷漢隸、魏碑以及章草,如醉如痴。

而立之後,受老子「道法自然」、莊子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之影響,崇尚「天然第一、功夫次之」思想,用藝術的品質去溶鑄自己的個性風格,用生命之本分去體悟北碑沉雄的風骨,南帖飄逸的意蘊。

知天命之際,張延東悟得書法真諦,風格自成一體,被世人稱之為「三分書」。

主要貢獻

張延東對我國的書法主要貢獻,在於他用中國長鋒羊毫毛筆創造了獨樹一幟的「三分書」書體,開創了中國當代書風之先河,成為中國書法史上又一新書體「三分書」的創始人。[4]

{Infobox person | 圖像 =

| 圖像說明 = 張延東作品 }}

三分書

張延東【曉珊】創造的「三分書」,融「漢簡、魏碑、章草」筆意於其中,柔「情」、「韻」、「法」為一體,注「萬物」與「水墨」之靈性,以「亂石鋪街」為主要造型手段,把自然生命及書法形式本身所蘊含的節奏美、韻律美神奇結合,線條、筆墨和空間同步在一種節奏化、舞蹈化、音樂化中,形散而神不散,給人一種感染力,讓人自覺不自覺地融入其中,享受那份「書筆畫神」的神奇美、自然美。

「三分書」廣涉「法」外之趣,在「法」中透情,在「法」中求變,在「法」外尋求自我,有着「師法萬物」較強的自然美,雄強靈動而富有變化,自然酣動而渾然天成,達到了天人合一之境。

「三分書」以生動的筆情墨韻,在似與不似之間,產生一種似醉非醉、氣勢流暢、情韻連綿的「延東現象」韻律美。這種美便是中國書法的一個重要特徵。

在書法中走出一條個性張揚之路恐怕要比接納傳統困難得多。張延東卻得到「大自然」與「水墨」神韻之恩賜,走出了自己獨闢蹊徑的、「延東現象」的「三分書」之路。這條路納古而不泥古,創新而不怪誕,瀟灑而不浮滑,飄逸而不輕佻,蒼勁而不呆板,潤澤而不俗滯。

延東現象

{Infobox person | 圖像 =

 
[ 原圖鏈接] 圖片來源360搜索


「延東現象」在於水墨之中,在於靈動之中,在於他與古人有着不解之緣中,在於他的「獨、奇、神」中。

如果說「書法」是張延東的語言,那麼「美酒」是他更深處的語言。每有創作,必酌美酒,人助酒興,酒發人情,七分醉酒後張延東也往往於大醉淋漓之間,千古佳作自然驚現筆墨之間,大有「神筆馬良」之境界,如:「觀海聽濤」的「海」字,「厚德載物」的「德」字,「心誠則靈」的「心」字,筆墨間奇現秦朝水神「李冰父子」、一代女皇武則天、達摩祖師行禪圖等,從而傳為佳話,被人們稱為「延東現象」、「書筆畫神」。

藝術特色

《中國書畫家大辭典》以「張延東擅用長鋒羊毫作書,取法自然,氣勢雄渾開張,章法新穎,在厚健流暢、灑脫奔放的陽剛之氣中,再現出一種自然、淳樸、柔情之美」而加以定論。80年代中期,《青海青年報》稱:「從紅土中泡出來的青年書法家張延東是河湟書法界迎風招展的一面旗幟。他的書風備受矚目,他的書風的最終定位代表了河湟的一種書法信號,這種書法信號給當地書法人充滿了期待」。

主要成就

1、創作方面

書法作品曾多次參加了由文化部、中國文聯、書協、中國美術館等舉辦的國際國內各類書法大展賽。在「中國中青年書畫家作品邀請展」、「第三屆中國書畫博覽會」、「全國文化系統中、青年書法繪畫展覽」、「孔聖杯當代國際書畫大賽」、《王羲之杯中國書畫大賽》、「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作品展示會系列大展」、《建黨90周年全國林業行業書畫大賽》、第八屆「中國企業教育百強」年度盛典書畫大賽等展賽中獲得特別獎、金獎、一等獎,優秀作品獎,中國美術館等多次展出。

百餘幅作品流傳大陸及新加坡、馬來西亞、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美國、法國等海內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翰園碑林以及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寺院等刻碑、收藏。

傳略和代表作入編《中國當代青年書法家辭典》、《當代書畫篆刻家辭典》、《中國當代書畫名家潤格大全》、《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辭典》、《中國書畫家辭典》、《國際青年書法家精品集》、《毛澤東詩詞當代名家150人書法選集》、《當代民間名人大辭典》、《慶陽·全國書畫長卷百人集》、《中國當代書畫篆刻界領袖人物傳記》等十多部辭書。

多次為《青海日報》、《黨的生活》、《中國稅務報》、《青海人大》、《中國書畫報》、《民族經濟與社會發展》、《中國土族》等報刊題寫刊頭和標題書法。

1991.11——作品《古都翰墨香》等三幅作品被「中國翰園碑林」收藏、刻碑,流傳後世;

1996.6 ——被中國國際名人研究院評審委員會授予「中國當代著名書法藝術家」榮譽稱號;

2011.7 ——為東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紀念建黨90周年《森防風采》書畫集題寫了書名;

2012年7月15日應邀在北京·東方藝術館成功舉辦「當代實力派書畫家九人聯展」。新華社、中新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國日報、中國書畫報等26家媒體予以報道,在京乃至全國產生了極大影響力。、

2012.11——出版《張延東書法集》。

2、文字方面 書余喜文,文筆獨特,見解獨到,先後在《青海日報》《民族經濟與社會發展》《新華月報》《人民日報》《新華網》《中國書畫報》《新時期領導論壇》《中國綠色時報》等發表各類文章20餘萬字。

其中,《人品與書品之管見》、《真、善、美是中國書法藝術的一面旗幟》、《春風化雨綠滿山》》、《綠色從這裡延伸——互助縣林業發展紀實》、《《打造山川秀美的土族之鄉》、《萬木蔥翠唱和諧九峽土鄉寫文明》、《河湟明珠西部獨秀》、《加強和完善基層林業體制的探討》、《建設生態文明是林業的重要使命》、《《趙恆倫:一位退休幹部的綠色情緣》、《李春艷老人的綠色之夢》、《與林共舞——記青海省人大代表、全國綠化獎章獲得者林純芳》、《韓福海:敢叫百年童山變成花果山》、《「黑白」世界寫情緣》等在國內學術、林業、書法界廣有影響。論文《春風化雨綠滿山》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獎。

主創的電視專題片《綠色從這裡延伸》得到國家林業局和有關媒體專家好評。

3、其他方面 自1988——2012年先後共獲得國家級特別獎1個,金獎2個,一等獎2個,優秀獎20餘個;國內外筆會100餘場次;為災區捐贈書法作品100餘幅。

1989.11——創辦「互助書法藝校」,任常務副校長,為海內外社會各界培養3000餘名書法人才;

1995.4 ——創辦「源上書畫藝術發展社」(青海省民政廳批准)任社長,與海內外30多家書畫界建立友好合作關係,為推動西部書法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2012.10——發起首屆「青海影響力•風雲人物」評選暨「企業慈善榜樣與文化藝術教育事業發展高峰論壇」活動,為主要策劃人。

社會評價

1、從紅土中泡出來的青年書法家張延東是河湟書法界迎風招展的一面旗幟。他的書風備受矚目,他的書風的最終定位代表了河湟的一種書法信號,這種書法信號給當地書法人充滿了期待。

——【青海青年報】共青團青海省委機關報

2、張延東擅用長鋒羊毫作書,取法自然,氣勢雄渾開張,章法新穎,在厚健流暢、灑脫奔放的陽剛之氣中,再現出一種自然、淳樸、柔情之美」而加以定論。

——《中國書畫家大辭典》

3、張延東是「君子能獨善其身,出淤泥而不染,他以其自己的創作風格力兼眾美。」

——《中國書法論壇》

4、積微者,可以建成。

——【葉朗】教授、著名美學家、哲學家、北京大學藝術院院長

5、立意標新,獨樹一幟。

——【楊辛】當代美學家、書法家、北京大學教授

6、法古而不泥古,創新而不怪誕。

——【張辛】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書畫協會會長

7、這種作品前無故人,後無來者,不可無一,不可有二,乃絕世佳作,神來之筆。

——【古今明】周恩來總理秘書、國務院老幹部、中國開國第一代國家禮賓官、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創建人、中國周恩來研究會會長、著名書畫家

8、章法自然,筆墨情深,寓意深遠,風格獨特,不拘一格,自成風格;既有漢簡之風、又有音樂舞蹈之靈動;既有北碑的雄厚、險峻、磅礴,又有南帖的艷麗、柔媚、飄灑;既有西部狂野、豪爽之情調,又有文人含蓄、瀟灑之風範;作品碑帖兼容,雅俗共賞,為舉世之作。

——【王敬之】國學家,中央電視台鑒寶專家、中國文物學會文博學院教授、著名書法家

9、中國書法的硬功夫!

——【林家雄】新加坡著名大畫師

10、延東現象,書界奇觀。不得不說:他不可複製。是的,他的那些神聖之作,亦永遠不可複製。他曾經的書法已達天人合一之境,這意味着今後,我們對他的期待還會驚喜再現——這個世界最歡迎非凡的個性創造,個性創造當為極致經典,如同碑銘一樣,會永存天地而遺世獨立。

——【祁建青】著名軍旅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青海作協副主席

11、張延東不是神人,這種「書筆畫神」也不是他的刻意追求所得,但毫無疑問,幾十年的書法功底是這種神來之筆的基礎,筆鋒的靈動就是他的情韻的靈動,如此,「書筆畫神」也在所必然。

這個世界最歡迎非凡的個性創造,個性創造當為極致經典,如同碑銘一樣,會永存天地而遺世獨立。

——【井石】國家一級作家、青海作協副主席

12、張延東一生摯愛有三:書法、綠色、美酒。他的藝術人生不乏傳奇,但更具精彩。在人品與書品高度統一中,他享受着書法的快樂;在有為與無為的境界中,他體驗着管理的藝術。

——【CCTV中國影響力·文化中國】

經典語錄

1、書法是我的語言,我活着,我寫着,我以此而愉快,這就是我的全部。

2、書法是我的生命,綠色是我的事業,美酒是我的靈感;我寫書法,完全是再造一種心境,不管我走多遠,我都會去延伸、去呵護!延伸也好,呵護也罷,守護着她們,就等於守護着一片純淨的天堂。

3、生命中總有一些註定的緣分,有些緣分註定要隨風,有些緣分註定要隨緣,我與書法屬於「隨緣」的一類,因為隨緣,所以結緣。

4、生活是一種品質、沉默是一種堅強、低調是一種境界。

5、道是悟出來的,路是走出來的,事是做出來的,人是學出來的。

6、拚命了才是三郎,感人了才是藝術。

7、人生是一種修行。

8、一種需要,書法讓我的生命改變簡譜。

{Infobox person | 圖像 =

| 圖像說明 = }}

評論文章

人品與書品之管見 文/ 張延東/原載《中國書法》

對於「人品」與「書品」,歷代書家、文人都極為重視,發表了許多高見。然而,「人品」、「書品」作為一個理論問題,它們的種種涵義是否有必然聯繫,還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因為,「人品」與「書品」,是我國古代確定一個人思想、修養、道德、學識、層次的一種常用的標準,也是中國古典美學的傳統思想,反映了中國藝術作品審美價值的獨特看法。

大家知道,「人品」與「書品」,顧名思義:人品是指人的品格、格調,品格則是對一個人道德行為標準的評價。這一詞早見於南北朝時期沈約的《秦彈王源》一文中:「源雖人品庸陋,胄實參華」。在李中《碧雲集》里有:「品格清於竹,詩家景最幽」之說,對品格作了有情有景的形象比喻。在宋黃庭堅《豫章集》「清溪序」里有「春陵周茂叔(敦頤)人品甚高,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之說。這些恰當古樸、形象生動的比喻,已開拓了後世品評一個人品格高下的先河。

「書品」即對書法藝術的品評,是人品的藝術反映形式,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與陶宏景就常有書札來往專論書法。梁著有《書評》一卷,陶著有《書品》,評自漢至梁的書家28人,開書評之先聲。至充庾肩吾的《書品》、張懷瑾的《書斷》已頗為系統地載述了漢自齊梁間書家123人,並分為三等九級和神、妙、能三級的品評。

人品與書品的關係極為密切,劉熙載認為:藝術作品的審美價值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作者的思想境界的高低。因此,他明確提出:「寫字者,寫志也」,「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劉熙載《書概》)。

為此,可以說書品出於人品,「寫字」就是寫「志」,因而從一個人的藝術作品中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志」,看到這個人的「其學」、「其才」、「其志」、「其品」。

我認為,一個人道德品行以及社會處境所形成的審美觀,從志趣喜好到藝術作品裡,或隱或顯地流露在作品中,具體到書寫的內容,以及用筆、用墨、章法、落款、鈐印等等不同的處理手法,也是顯露個人風格的因素之一。因而,這種風格恰好或多或少地披露出作者的「品」和格調,正如劉熙載所云:「賢哲之書溫醇,駿雄之書沉毅,畸士之書歷落,才子之書秀穎」。

在我國的書法史上,出現有不少書家的人品與書品相吻合的風格形式,比如唐代的顏真卿,其人品剛正不阿,行為剛毅果敢,以致為國捐軀,故才有他剛健道勁,嚴謹端莊的書法藝術特徵等等。顯然,為此可以說書品是人品的外貌,書品就是書法藝術中的人品。劉熙載在《藝概》里指出:「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又云:「楊子以書為心畫,故書也者,心學也。心不若人而欲書之過人,其勤而無所也宜矣」。還如著名學者、書法大師楚圖南先生的:「先有風骨俊,始能翰墨香」等等強調的正是人品與書品相互吻合,相互影響的極為密切的關係。為此,可以說書品是人品的藝術及反映形式,人品是書品組成的內在因素,它們具有相互表里的統一性,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的「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也正是同樣的道理。

以人品論書品乃「上之上」品。一個藝術家首先要致力於提高自己的人品。人品高,沒有庸俗的得失之慮,才能有得心之作。劉熙載云:「乃知點墨落紙,大非細事,必須胸中廓然舞一物,然後煙雲秀色,與天地生生之氣,自然湊泊,筆下幻出奇詭。若是營營世念,澡雪未盡,即日對後壑,日摹妙跡,到頭只與髹采圬墁之工爭巧拙於毫釐也」。所以,只有「胸中廓然無一物」,筆下方能「幻出奇詭」。若是不能排除「營營世念」,不能「澡雪」精神,則決不能創造出高妙之作,而只能與一般的油漆工、匠人、泥瓦工爭拙巧了。

顯然,僅僅是主觀努力而練成的技巧,是表達不了作者的人品的,其書品是不能確定的。如明代宰相嚴嵩,其人品行屬於奸權,但他的書法頗為不錯,這是因為他在書法技巧方面下過苦功而已,何況他還是一位進士出身,但後世人們不列嚴嵩為書家,仍為人品所累。

所以,筆者認為「人品」與「書品」的統一,應該是書法家的最高境界。至於「人品」的標準,應該有時代的內涵與現代道德觀相吻合。至於「書如其人」,只能是書家思想的形成和個性的流露,而不是「人品」的再現,只有知名度是「書品」與「人品」的綜合體現,但「書品」和「人品」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這裡不能混為一談。因為,往往,反而知名度本身又會造成「人品」與「書品」變異的弊端,為此,可以說,一些所謂的「名人」效應、冒牌書家往往是歷來書法界一副沉重的枷鎖。

筆者一向認為,學習書法先要建立自己的人品,多看書學習,多強化字外功夫,多加強自身修養的冶煉,再把字練好了,書品就自然提高了。因為,書法家的立足點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他的思想、修養和情感的再現,而人品則是書法家自身修養所不可缺少的要素。但現在時代不同了,人們對「人品」和「書品」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異,甚至大相徑庭。我以為,書法必須要走出權力、走出名利、走出官場,要走進自然、走進社會,走近百姓。畢竟,書法藝術來源於生活,來源於社會,來源於自然,來源於大眾……所以必須要原原本本回歸到生活,回歸到自然,回歸到大眾,而不是高高在上,高談闊論,高不可攀,這才是真正的藝術。

因為,書法藝術(包括一切藝術)如文學、音樂、繪畫、舞蹈、攝影等等都是人類智慧、勞動所創造的結晶,屬於精神的產物。也就是說,書品與人品乃藝術鑑賞論中的一個基本出發點,將書品給人品的總的審美感與對人品的總評價緊緊聯繫起來加以認識,是中國書法藝術鑑賞論的一個優秀傳統,也是從「大量藝術實踐中得出來的一條基本經驗。」

綜上所述,筆者深知「人品」與「書品」的重要性,但也一貫反對以「人品」和「書品」為幌子,貶低別人、攻擊他人、提高自己的人和行為,尤其是現在這個把名利和權貴視為唯一主流的社會裡,書法界若能真正糾正急功近利,門戶之見、地域偏見、小圈子主義、文人相輕、冒牌書家等一系列怪現象,那才是「人品」與「書品」最真正的完美結合。


視頻

張延東寫意山水技法2020年01月29日發布 

參考來源

  1. 張延東 ,學習啦網
  2. 張延東 ,散文吧網
  3. 張延東 ,三典軒網
  4. 張延東 ,搜狐